理论教育 孔子授业研究:孟子的高致之教

孔子授业研究:孟子的高致之教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其实,在《孟子》中,高致之论还可列举很多,足见孟子教人“常高致”,是有一定思想基础的。那么君子怎么办呢?鉴于在我国迄今为止,还或可见到“高致之教”的影子,也就有必要考虑孟子的见解能否成立,“高致之教”为什么能在尔后千百年中发生如此深远的影响?正如程颐所说,“不高致则门人不尊”。孟子也知修道并非易事,只是相信“中道而立”,必有“能者从之”。

孔子授业研究:孟子的高致之教

孟子相信:“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之难。”(《孟子·离娄章句上》)

公都子问:同样是人,为什么有的人是“大人”(君子),有的人是“小人”?孟子答:“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孟子·告子章句上》)

曹交问“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这回事么?孟子答:“然!”(《孟子·告子章句下》)

其实,在《孟子》中,高致之论还可列举很多,足见孟子教人“常高致”,是有一定思想基础的。

不过,这样一来,其弟子公孙丑就发生了疑问。

公孙丑问:如今的“道”,很高很美,只是人们修道就好像登天一样,“似不可及也”,高攀不上。何不使其令人可望达到,以便于人们天天去努力呢?(www.daowen.com)

孟子不以为然。他举例说,高明的木匠并不因为木工笨拙而废弃操作的规矩。神射手后羿,也不致由于有些射手笨拙而改变拉弓技艺的动作规范。所以,“道”,作为标准、规矩,是不应改变的。那么君子(“教”者)怎么办呢?“引而不发,跃如也”,即传道像是拉满弓,却不一定放箭,而作出跃跃欲试的态势,让弟子按照既定的标准(道),自己去修身养性。自然,弟子修养水平参差不齐。他们未必都能按照既定的标准去修养,那也没有关系。在弟子中,总归会有人按照高标准自我修养。这就是所谓“中道而立”,无过无不及,弟子中“能者从之”(《孟子·尽心章句上》)。

鉴于在我国迄今为止,还或可见到“高致之教”的影子,也就有必要考虑孟子的见解能否成立,“高致之教”为什么能在尔后千百年中发生如此深远的影响?不过,在具体讨论这个问题之前,须交代一下道德概念问题。

中国古代,“道”与“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就以《孟子》一书来说,其中“道”字144见,“德”字42见,未见“道德”这个双音词。“道”与“德”的区别在于“道生之,德畜之。”(《老子·五十一章》)王弼注:“道者,物之所由也;德者,物之所得也。由之乃得。”《管子》说,“德者,道之舍”(《管子·心术上》)“德行必有所是,道义必有所明”(《管子·法禁》)。按照现今的观念,“道”,相当于根本性质的价值观念,而且是世俗信仰中核心的价值观念;“德”相当于按照一定行为标准修养而成的品质(德性)。“道”作为行为准则的依据,并寓于行为准则之中。这便是“道生之,德畜之”的道理。

孟子用工匠(以及射手)技艺操作规矩作比喻,无非是说明“道”的标准,也像工匠的规矩一样不可偏离,不可降低。其实,这两者之间尚有不可比之处。因为“道”属于价值观念范畴,工匠的规矩为动作规范,它相当于作为行为准则的“德”。“道”转化为行为准则(德)才有可操作性,否则,就连已经具有相当修养的人,如公孙丑,也会觉得修道如“登天”之难。

所以,问题在于是否把“道”蕴含在可行的“德”中,而不在于“道”是否很高很美。“道”如果不是很高很美,谁还有志于去追求它呢?正如程颐所说,“不高致则门人不尊”。孟子也知修道并非易事,只是相信“中道而立”,必有“能者从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