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孔子授业研究修订版:孔门弟子知仁传说

孔子授业研究修订版:孔门弟子知仁传说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荀子·子道》所传,孔子曾以“知者若何,仁者若何”分别询问子路、子贡和颜渊,并对他们的回答作出评价。虽非定义,却是孔子所谓“智者”“仁者”的简明表达。问题在于,《论语》中似未见“自知”“自爱”明确提法,正如未见“爱己”提法一样。所以它实际上成为“后孔子时代”有关“智”“仁”的新见。换句话说,便于同现今“智”“仁”观念接轨。孔子即使求“知”、爱“知”,主要仍为“知人”之智。

孔子授业研究修订版:孔门弟子知仁传说

常言道,对一人一事的判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非表示不同人对同一人、同一事,可能作出不同的判断。其实,对一人一事,仁者见其“不仁”,智者见其“不智”,或更近于常理。更何况仁者之间、智者之间所见也不尽一致。问题在于,何为“智者”,何为“仁者”?按照孔子所代表的中国儒家价值观念,“智者”“仁者”到底应当如何看人看己、对人对己?

据《荀子·子道》所传,孔子曾以“知者若何,仁者若何”分别询问子路、子贡和颜渊,并对他们的回答作出评价。由于此案例有助于对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了解,不妨从这一案例谈起。

关于“知者若何,仁者若何”,孔门师—弟子的回答是:

子路:“知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爱己。”

子曰:“可谓士矣。”

子贡:“知者知人,仁者爱人。”

子曰:“可谓士君子矣。”

颜渊:“知者自知,仁者自爱。”

子曰:“可谓明君子矣。”

关于如此传言,若信以为真,难免引起诸多争议。由此还少不得对三位弟子的一贯言行考证一番。不过,这里援引此例,只是由于它虽属拿孔门师—弟子说事,而其所传的话题,却可触发关于人生智慧与道德的思考,故有对其辨析的必要。

这个案例表明,在“孔子”看来,“知人”重于“使人知己”,“自知”又重于“知人”;同样,“爱人”重于“使人爱己”,而“自爱”亦重于“爱人”。其中所谓“自知”“自爱”,真的那么重要么?到底应当怎样看待这种价值判断?怎样看待其中涉及的知仁问题呢?

关于以上提到的几种不同看法,都须具体分析。

关于“使人知己”“使人爱己”,孔子再三表示,君子原不必因别人不知自己而怒。那么,它为什么又不介意子路“使人知己”之见呢?

孔子再三表示: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论语·里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论语·宪问》)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论语·卫灵公》)

话虽如此,由于别人是否知己,不仅事关个人名声,更同个人社会地位及影响力相关。孔子虽堂而皇之地宣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其实,他自己就深切地领受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论语·卫灵公》)的滋味。不过,他毕竟是君子,相信“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所以,即使“名不称”焉,也不怨天,不尤人,只考虑个人是否有能耐足以使自己广为人知。其实,子路所谓“使人”知己,正表明他是“求诸己”的君子,可算是同乃师的教诲相反而相承。

至于“使人爱己”,由于未见孔子如此说法,容后再议。

关于“知人”“爱人”,在《论语》中有智者“知人”、仁者“爱人”一说(《论语·颜渊》)。虽非定义,却是孔子所谓“智者”“仁者”的简明表达。如是,那么,在乃师的评价中,为什么“自知”高于“知人”、“自爱”高于“爱人”呢?这就得考虑在此语境中“自知”“自爱”是怎么一回事。

由于传闻中“自知”“自爱”,是拿颜渊说事,就得看颜渊如何“自知”,如何“自爱”。

关于“自爱”,据《论语·颜渊》载:

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www.daowen.com)

颜渊果然谨遵师嘱,“为仁由己”。也就是坚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至少“其心三月不违仁”(《论语·雍也》)。

这大概就是所谓“自爱”。

关于“自知”,据《论语·公冶长》载:

颜渊、子路侍。

子曰:“盍各言尔志。”

……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其中,“伐善”“施劳”,据朱熹注:“伐,夸也。善,谓有能。施,亦张大之意。劳,谓有功。”看来有能不自夸,有功不自吹,便算是所谓“自知”。

问题在于,《论语》中似未见“自知”“自爱”明确提法,正如未见“爱己”提法一样。故此传闻中之议,是否出自孔子之见,尚难以断定。

关于出自《荀子·子道》中的传闻,其可信程度如何?梁启超曾把《荀子》中的《子道》等篇,断为:“汉儒所杂录,非《荀子》之旧。”[10]汉儒杂录中类似传闻,多有代孔子立言或拿孔门师—弟子说事的情况,也就不如《论语》可信。至于《论语》是否足以全信,那是另外的问题。

不过,汉儒杂录中的此类传闻,往往倒比《论语》中的片言只语,易于激活思考。

关于《论语》,宋代陆九渊早有明见。他认为其中“多有无头柄的说话,如‘知及之,仁不能守之’之类,不知所及所守者何事”。[11]相比之下,《论语》虽有智者“知人”、仁者“爱人”一说,而《子道》中的传闻,则把此说同“使人知己”“使人爱人”及“自知”“自爱”联成系列,从而使“知人”“爱人”,成为“有头柄”的说话。所以它实际上成为“后孔子时代”有关“智”“仁”的新见。

虽然这种新见,同儒家正统价值观念或多或少有出入,由于它作为相关价值观念配套的见解,也就便于同西方近代以来相关话题中的见解比较。换句话说,便于同现今“智”“仁”观念接轨。

儒家的“智者”观念,其中包括这一传闻中的“人知”和“自知”,都以“人”为认知对象。虽不可少,却同智者“爱知”及探求客观真理的科学异趣。孔子即使求“知”、爱“知”,主要仍为“知人”之智。

“人爱”“爱人”“自爱”之“爱”,虽然属于人之常情,而“为什么爱”“爱什么”和“如何爱”,才是伦理评价的对象。所以,无论是“人爱”“爱人”还是“自爱”,该爱还是不该爱,爱得正当或不正当,只有以爱的对象和爱的行为为依据,以一定的伦理原则或行为规范为准绳,才能作出恰当的判断。至于不同时代不同社会—文化中伦理原则、行为规范的异同,那是比较复杂的问题,在此不拟论列。唯关于儒家之谓“爱”,仍有必要作点交代。

前面提到,在《论语》中,似难得寻觅“使人爱己”“自爱”之类话题,看来并非出于偶然。因为孔子所谓仁,即使以“爱人”为基本规定,其适用范围并不限于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它更是以礼制为前提,为仁政立言。如“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即使作为行为规范,个人修养之“仁”,爱人仍以礼为节度。“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论语·卫灵公》)由于孔子孜孜以求之礼,是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核心的宗法等级制度,重在“立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礼记·典礼》)故仁者虽然“爱人”,却同人人平等的价值取向异趣,在道德评价中漠视独立人格,也就不足为怪。唯其如此,《子道》传闻中的“使人知己”“使人爱人”和“自知”“自爱”话题,便可算是发前人之未发。不过,像颜渊那种“明君子”的“自知”“自爱”,属于自我克制型的品格,同近代以来自我完善型的“自知”“自爱”有别。前者倾向于保守,后者倾向于进取。这两种品格各有短长,其具体行为都少不得接受实践检验。

在此案例中,孔门师—弟子的智仁价值取向虽各不相同,然而,人知、知人和自知之间,却或多或少有其内在联系。其中,为人知而知人,同非为人知而知人,理由不同;因自知而知人,同不自知而知人,成就不同;由自知知人而为人知,同不自知、不知人而为人知,性质迥异。“人爱”“爱人”“自爱”之间的内在关联,同样如此。

所以,“知者若何”,远非“知人”一语足以尽之;同样,“仁者若何”,岂是“爱人”一说了得!

【注释】

[1]这三篇著作,都在汉儒杂说之列。其中,据梁启超所断,《法行》为《荀子》一书中的伪作。《尚书大传》,旧说为西汉伏生所著。据考,或为伏生弟子张生、欧阳生或其再传弟子所作。三者中,《说苑·杂言》所记,既包括前两者所有,又有前两者所无。故以《说苑·杂言》为据。

[2]《荀子·法行》:“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拒,欲去者不止。”

[3]胡适对《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表示怀疑:“我以为这一篇多不可靠。篇中说‘弟子籍出孔氏古文近是’,这话含混可疑。这篇中把澹台灭明、公伯寮都算作孔子的弟子,更可见是后人杂凑成的。况且篇中但详于各人的姓字、年岁,却不记各人所传的学说。即使这七十七人都是真的,也毫无价值,算不得哲学史的材料。”“《史记》说他的弟子有三千之多,这话虽不知真假,但是,他教学几十年,周游几十国,他的弟子必定不少。”(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M].影印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123,71.)

[4]崔述:“《世家》云:‘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余按:孟子但云‘七十子’,则是孔子之门人止七十子也。孔子弟子安能三千之多?必后人之奢言之也。且汉人所称‘六艺’,即今《六经》,非《周官》‘礼、乐、射、御、书、数之六艺也’。孔子晚年始作《春秋》,而《易》道深远,圣人亦不轻以示人,其言未足信,今不取。”(崔述.洙泗考信录[M]//顾颉刚,编订.崔东壁遗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321.)

[5]孔子按规矩对弟子称名不称字。如颜回字子渊,仲由字子路,孔子分别称他们为“回”“由”,《先进·德行章》记为颜渊、子路。

[6]陈青之.中国教育史[M].3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46:49.

[7]王力.古代汉语:第3册[M].2版.北京:中华书局,1989:988—991.

[8]如“升车,必正立,执绥”(《论语·乡党》);“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论语·卫灵公》)。

[9]周德昌.北宋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332—333.

[10]梁启超.荀卿及《荀子》[M]//罗根泽.古史辨·第四册.上海:朴社,1933:115.

[11]熊承涤,邱汉生.南宋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32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