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因材施教,通常的依据是:在孔门授业中,不同弟子问同一个问题,乃师对不同弟子作不同的回答。其中以“仁”为话题的对话如表7.4所示:
表7.4 七弟子八问之“仁”的大致区别
由此发生的问题是,孔子到底因“何”施教?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不能不对作为思考这个问题依据的素材加以分辨。
由于这个记载中,各个弟子所问之“题”,都被简化为一个简单的“仁”字,也就产生不同弟子所问为“同一个问题”的错觉。由此便自然地得出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并假定这或与不同弟子之“材”相关。然而,这个立论若得以成立,还有一些问题待解。
如果把因材施教作为先入之见,势必需要回答:如对颜渊的如此回答,究竟同颜渊(其材)有何相关?对仲弓的那样回答,同仲弓(其材)有什么具体的联系?否则其论能否成立,便成为问题。(www.daowen.com)
同一个樊迟,三次问“仁”,至少表明三次不同的回答,未必都同樊迟(其材)相关。
如果不以因材施教为假设,另眼看待上述原始材料,即相信孔子不致文不对题,答非所问。那样或能从孔子所答中,折射出七弟子八问之“题”的大致区别(见表7.4)。
这是从以“仁”为主题词的话语中归纳出的“仁”的概念在运用中的区分。因为如不明德行之“仁”与作为德性(人品)的“仁者”之别,甚至还可能误以为夫子前言不搭后语。例如,既然“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那么,当孟武伯问子路、冉有、公西华“仁乎”的时候,孔子都以“不知其仁也”作答(《论语·公冶长》),仿佛“仁”又远不可及。其实,前者是指德行意义上的“仁”,后者是就作为德性(人品)的“仁者”而言。个人修养中德行、德性之“仁”,同治国理政中的“仁政”更有区别。
在以上讨论中,涉及作为因材施教立论依据的原始资料中,由于“仁”一词多义,才发生孔子对不同弟子提出的“同一个问题”作不同回答的错觉,并由此发生孔子因“材”施教的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