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是材料的意思,如木材、石材、钢材等。人材,一般泛指个人的资质,而人才主要指资质优秀、能力甚强的人材。至于孔子对弟子之“材”的看法,大致可以从他对身边若干弟子画龙点睛式的评价中看出。如:
“由也果”(《论语·雍也》)、“由也喭”(《论语·先进》)、“由也兼人”(《论语·先进》);
“求也艺”(《论语·雍也》)、“求也退”(《论语·先进》);
“赐也达”(《论语·雍也》);
“师也过”(《论语·先进》)、“师也辟”(《论语·先进》);
“商也不及”(《论语·先进》);(www.daowen.com)
“柴也愚”(《论语·先进》);
“参也鲁”(《论语·先进》)。
且不说如此评价同后世所谓孔子七十弟子“身通六艺”(《史记·孔子世家》),“皆异能之士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颇有出入,其实,孔子实施的是以礼乐为核心价值的伦理道德之教,有别于客观知识传承之教,无论弟子“愚”不愚,“达”不达,礼乐是夫子之教的根本,故与其说孔子因材施教,不如说他实际上是因弟子伦理道德的得失而施教,却很难证明他因赐(子贡)之达、师(子张)之辟、商(子夏)之不及、柴(高柴)之愚以及参(曾参)之鲁而教什么、如何教。
在语言中,往往存在一词多义的情况,而在研究中,必须确定某个语词所表达的概念到底是什么含义。故通常按照下定义的规则,对基本概念的内涵加以界定,并且在同一著作行文中,必须保持概念的单义性,否则在同一著作中基本概念的含义变来变去,也就不知所云,甚至成为狡辩。
明乎此,可知以上的讨论,正与此相关。关于因材施教,自然涉及其中所谓“材”,如作为语词,可以一词多义,那么,在这个意义上,究竟因什么施教,便带有不确定性。如果把其中所谓“材”作为概念,势必对其内涵加以界定。问题在于所界定的“材”,是否符合孔子授业的实际情况。
孔子在回答季康子的问题时,对他的三个弟子作过评价:“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论语·雍也》)。这三位弟子是:仲由,字子路,幼孔子9岁;端木赐,字子贡,幼孔子31岁;冉求,字子有,幼孔子29岁。就《论语》记载而论,他们可算是同孔子交往密切的弟子。孔子对这三位弟子的指导,堪称因材施教的典型案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