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成为君子呢?
孔子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或谓“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子贡把它看成“夫子自道”(《论语·宪问》)。问题是以“知”“仁”“勇”为君子之道,到底是什么意思,“知”“仁”“勇”本身是不是道德规范?何谓“知”“仁”“勇”,尽管“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而“不惑者”却未必是“知者”,“不忧者”不见得都是“仁者”,“不惧者”更不见得都称得上是“勇者”。故须对孔子所谓“君子之道”加以分辨。
“知”“仁”“勇”作为“君子之道”,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从《中庸》的“五达道”“三达德”之说,或可得到启发。
中国古代早期“德”是同“道”对举的概念。“道”是作为高尚的价值观念与符合某种价值标准的行为准则,“德”为个人行“道”所应当具备的品行。《中庸》提出: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
以“五伦”为核心的“道”,是作为行为标准的规范;“德”的原词为“惪”,似乎指“正直的心”,实为“得”的意思(得道之得)。以“知”“仁”“勇”为“三达德”的道理何在呢?
就道德行为来说,单靠外在压力(如舆论),就可能使人循规蹈矩。若要经常循规蹈矩,成为有道德的人(君子),还须有一定的道德修养,形成内在的优良品格。由于影响人的一般行为的心理要素,为认知、情感与意志,一旦认知上升为智慧(知者)、情感充满仁爱(仁者)、意志而有勇气见诸行动(勇者),便成为内在的道德品格(修养)。这种内在的道德品格,相当于后来所谓“道德性格的力量”(赫尔巴特)。故孔子所谓“君子道者三”,实际上属于致君子之道。
不过,“不惑”“不忧”“不惧”,只在消极意义上解释“知”“仁”“勇”。好在从《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在不同场合还有“知”“仁”“勇”的正面解说(见表2.7)。(www.daowen.com)
表2.7 孔子在不同场合对“知”“仁”“勇”的正面解说
(续表)
这里说的是何谓君子之智、君子之仁、君子之勇,如何才能形成“知”“仁”“勇”之类道德性格呢?《中庸》援引孔子之说:“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唯在孔子的观念中,力行、知耻都属“学”题中应有之义。所以他对子路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论语·阳货》)这就是说,好学才是致君子的根本之途。
这是就个人修养而言。如就一般情况而论,君子的造就还同环境影响相关。孔子称其弟子宓不齐(字子贱),算得上是君子:“君子哉!若人。”并认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论语·公冶长》),在《孔子家语·子路初见篇》中,为“鲁无君子者,则子贱焉取此”,意思更为明白。
孔子还谈到“侍于君子有三愆”(愆,音千,过失),即:“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论语·季氏》)表示对君子的信任与尊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