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认识到,虽然“情、声、气”各自都有一定的规格要求,但在播音创作中,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任何一方面,而应该重点把握它们的内在联系。因为三者之间互相渗透、互相依赖、互相转化,只有重视它们的内在联系,辩证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才可能有效地提高播音质量。
(一)复杂的表现整体
“情”主要包括情绪和情感两方面。情绪是原始的,是与生理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心理过程。随着情境的改变以及需要得到满足情况的变化,情绪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情感是人类对社会事物态度的反映,是构成个性或道德品质中相对稳定的成分,有其基本特性和大致运动方向。情感和情绪二者相辅相成,交互作用,共同形成运动状态,并且连续涌流、跌宕起伏,变化成有声语言。
气息就其生理属性来说总体上与情感相一致,而作为表达手段则与声音相协调,既决定、参与,又根据表达需求适时调整。
声音既和情感相连接,又是情感表达的主要通道和情感调节的重要手段,并依情感表达的需要对气息提出要求、联合行动;又要根据表达的目的、对象的条件、场景和手段、现场回馈与预期效果、表达过程中情感的发展与调控来选择不同的形式、手法,不断地调整与控制表达过程,用最合适的声音形式来实现情感的有效传达。
“情”是“声”的目的,决定声音的意义、走向、手段,它也是声音的负载物,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就是表达手段本身。“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离开情感就无从谈表达效果和表达价值。“声”是“情”的载体、手段、形式,影响到“情”的性质、程度、效度。没有被表达与外化的情感缺乏明晰性、意向性、交流性,因而也不能在沟通、共鸣、反馈中得到体现,产生作用。情、声、气之间就是这样一种互相渗透、互相依赖、互相转化、融为一体的关系。
(二)声对情的能动作用(www.daowen.com)
1.制约着情感的展现程度和表达效果
情感与表达之间不是简单的自然外化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既存在着“怎样想就怎样说”,也存在着“想了却说不出来”,更多情况下则是“这样想的说出来却走了味”,这充分说明情感的表达不只是“想到了”就可以解决的,关键是要“做得到”。需要更加注意的是,播音表达中的“做得到”也不等于原始情感的和盘托出,还要讲究做得是否合适。这就需要加强对声音的锤炼,使之能够根据传达的感情、传播的环境、传播的目的、传播的要求做出相应调整。
2.使多样情感的传达和情感传达的多样性成为可能
情感表现也许并不难,但如果想要成功地表现,能够吸引人、感染人,能够达到沟通、交流、共鸣的效果,能够做到情感互信、愉悦共鸣、审美共建却十分不易。想要体现情感的多样性、层次性,需要通过多种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表达技巧、表达样态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声音这一载体就显得尤为关键。声音的塑造力、表现力和调控力使情感的动态变化在表达中成为可能,使多样情感的传达和情感传达的多样性成为可能。
3.对情感的表达常常使用反常合度的手法
情感表达要自然,但自然不等于原始的、粗率的、直观的,情感的表达受特定语境的限制,往往要含蓄蕴藉,讲究分寸。表达还需合于式,合于度,合于美。基于此,声音对情感的表达常常使用反常合度的手法。反常合度是运用超乎常规的手法,打破人们的日常期待,超越简单的、自然直观的情感表现方式,而又不超出人们的期待域限和情感共性,追求新颖、生动、贴切而不是怪异、陌生、隔离的一种情感表现方式,其要旨在于既可合于期待,又能打破常规,追求一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使情感的表达既不失真又更加有效且富含美的意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