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播音发声实训教程:声音弹性训练思考

播音发声实训教程:声音弹性训练思考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比如发一个最简单的“啊”字,就要注意“ɑ”的发音吐字要领、口腔控制状态等,反复进行调整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控制状态。不管哪种“啊”都是有不同含义的。因此,只有突破初级训练单纯发声的状态,赋予“啊”以一定的意与情的内涵,也就是赋予“啊”以一定的场合、一定的含义、一定的感情,“啊”才能变得有意义、有生命。

播音发声实训教程:声音弹性训练思考

(一)弹性训练与基础训练的关系

1.必须冲破发声初级训练规格要求的外壳,才能取得声音弹性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学习的初始阶段都要遵从一定的规格要求,发声训练也不例外。比如发一个最简单的“啊”字,就要注意“ɑ”的发音吐字要领、口腔控制状态等,反复进行调整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控制状态。但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节目中,都没有无意义的“啊”,有的是惊讶的“啊”、欣喜的“啊”,有的是疑问的“啊”以及感叹的“啊”。不管哪种“啊”都是有不同含义的。因此,只有突破初级训练单纯发声的状态,赋予“啊”以一定的意与情的内涵,也就是赋予“啊”以一定的场合、一定的含义、一定的感情,“啊”才能变得有意义、有生命。

2.必须处理好控制性与自如性的矛盾统一关系,才能不断优化声音弹性

发声训练是在控制性与自如性这一对矛盾不断突破旧的平衡达到新的平衡的过程中前进的。每一项技术训练的开始阶段,总是要按照一定的规格要求进行控制。这时控制性是主要方面;待规格要求基本达到时,就马上要注意练习的自如性,并赋予练习以一定内容,进行弹性训练;而在注意自如性及声音弹性的过程中,又会发现控制方面的弱点,需要再去练习、弥补、扩展发音能力,以便在新的基础上取得新的平衡。如此循环往复,便由初级阶段逐步走向了高级阶段。

在实际的发声训练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两种错误倾向。一种倾向是片面理解基础训练与弹性训练的关系,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只作无内容的纯技术性练习,误以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扎实的基本功,结果导致声音的僵化。这种训练让人一出声音先考虑发声要领及规格,很难进入所播内容,容易养成一种违反创作原则的坏习惯。另一种倾向是声音与内容分离。做发声练习时只考虑规格要求,不想内容;而在做有内容的练习时,又只考虑内容的表达,全然不顾发声要求。以上两种倾向的产生,都是因为其没有辩证地理解基础训练与弹性训练之间的关系,没有处理好训练过程中控制性与自如性的矛盾统一关系。

(二)训练时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www.daowen.com)

1.发声控制必须留有一定的余地

任何一方面表现出的运动极限,都是形成声音弹性的障碍。如音量过大、过小,音调过高、过低,口腔开度过大、过小,口腔过紧、过松;字音的着力过于靠前或靠后;气流过强过弱等,都是发声控制达到极限的表现。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易产生声音弹性的。

2.声音色彩的对比变化和语言表达技巧有密切的关系

声音弹性必须和语言表达技巧(如重音、停连、语气、节奏等)结合起来才能通向内容的表达。如声音色彩应较为集中地体现在重音音节上,而与非重音音节之间存在着浓淡程度上的不同;声音上的断与连应与语言表达上的顿挫相一致;声音色彩的对比程度及变化方式与语气、节奏的变化必须吻合。

3.注意话筒前的运用规律

为了使声音色彩的变化在广播电视等媒体中充分体现,必须注意话筒前的运用规律。话筒、传音设备的质量与型号不同,反映声音色彩的能力也不同,创作主体应该对这些有充分的了解,扬长避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