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部发出的声音,经咽腔到达口腔,在口腔内受到各种节制而形成不同的字音。这个受节制的过程就是咬字的过程。那些对声音起节制作用的口腔内的各部分就是咬字器官。它包括上下唇、上下齿、上下齿龈、上下腭、舌等。其中,唇、舌在发音的过程中作用最大、最积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使吐字清晰、流畅,就一定要锻炼好咬字器官。咬字器官是一个协调动作的整体,各部分相对独立又互相关联,对吐字起不同的作用。
牙关指的是上、下颌之间的关节。口腔的上骨壁不能活动,牙关及口腔的开合主要靠下颌关节的运动。下颌关节有具备转动、滑动功能的左右联动关节。下颌的基本运动有开闭、前后和左右运动,这些多样性的运动既可单独进行,也可以同时出现。下颌通过有关肌肉的配合和调节,进行多种活动,关系着咀嚼、吞咽、语言及表情等多种功能。这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挂钩”。
图4-1 牙关的生理结构与发声原理
上下颌关节的开合直接关系到口腔的开度以及口腔容积的大小,它是声音由咽腔进入口腔的必经通道,直接影响声音的顺畅与响亮。要想使字音清晰、圆润,就必须打开牙关,给舌以及相关的口腔前部器官足够的活动空间。打开牙关可以使口腔容积在纵深上加大,舌位高低对比明显,增加口腔控制力度。
牙关的开合直接影响字音的清晰度,所以在播音主持过程当中吐字要求口腔开度比日常口语稍大,且要求灵活控制。
(一)舌的生理结构与发声原理
舌是口腔中活动最为积极、最为灵活的咬字器官。它附于下颌骨上,分成前后两部分。舌的前三分之二是舌体,位于口腔内;后三分之一是咽前壁的构成成分之一。舌能伸缩、卷翻、凸凹。舌内肌与舌外肌协同动作,能使舌进行复杂而又灵活的运动。
在汉语普通话中,除双唇音b、p、m和唇齿音f外,其他都依赖舌的活动。在音节中,全部都有舌积极的活动。因此,对舌的活动控制在吐字中极为重要。
第一,发辅音时,舌的有关部分与口腔上部构成阻碍的准确部位;发元音时,是舌位适当的前后高低。所以舌的运动是影响字音准确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二,舌的运动越有力,声母发得越清晰,元音音色越清晰。发音时舌的相关部位力量集中,声音就集中。所以舌的状态与字音的清晰度与集中度密切相关。
第三,舌的滑动感强、滑动幅度较大,字音就会圆润、饱满。所以舌的滑动关系到字音的圆润度。(www.daowen.com)
第四,舌是口腔内体积与表面积较大的无骨质肌肉组织,它的状态对整个口腔状态都有影响。
总起来看,字音的准确、清晰、响亮无一不与舌的状态紧密相关。所以,要保证字音的清晰、准确就必须加强舌前、中部的力度、灵活度以及收拢上挺的力量。
(二)腭的生理结构与发声原理
腭是指口腔的上壁,俗名口盖,它将口腔与鼻腔分割开来。腭分前后两部分,前三分之二是硬腭,后三分之一是软腭。硬腭呈穹窿状,表面覆以软组织。硬腭中纵线由前及后明显凸起,叫腭中缝;软腭是能活动的,后面连于咽侧壁,对呼吸、吞咽、语言等功能起重要作用。
腭与口腔控制有着密切的关系,腭是口腔的上盖、鼻腔的底板,口腔共鸣控制与上腭穹窿状态有所关联。软腭是后声腔的腔壁,咽口控制声束能否通畅进入口腔,适当提起软腭能较好发挥后声腔的共鸣作用,使声音宽厚、结实,同时也给舌前后活动的空间,使舌的前后对比加强,从而增强吐字的清晰度。硬腭前部是发音的主要内感区,如果声束可以到达这里,就可以提高发音的效率以及声音的亮度,产生良好的口腔共鸣。在发音过程中,软腭的升降比较频繁,如运动不灵活,就会出现囔鼻音。
播音发声对腭的要求在于要加强软腭的上提力量,改变日常口语发声时软腭下垂的状态,提高口腔控制的强度和吐字的清晰度。
(三)唇的生理构造与发声原理
唇分上唇、下唇,是吐字的重要器官,声音的主要出口。唇的活动受口部肌肉的控制。唇下组肌肉牵动下唇;唇上组肌肉中的笑肌牵引口角向外,颧肌(颧大肌)和颧小肌牵引口角向外上方,这是人在笑时起主要作用的口部肌肉;口轮匝肌主管唇的撮出、闭合;颊肌纤维向口角汇聚,收缩时牵引口角向后,并使颊部贴近上下颌、牙齿。在吐字中作用最大的是唇上组肌肉及颊肌与口轮匝肌的拮抗力。
唇位于口腔最前端,是字音的出口,对唇的控制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吐字质量的高低。
一般来说,唇的收撮力强,声音就集中,唇的收撮力弱,声音就散漫。普通话韵母根据唇形变化有开、齐、合、撮之分,这就使唇的作用更为突出,所以在发音时,要格外注意唇部的控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