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环境治理的基本要素与环境危机及安全

环境治理的基本要素与环境危机及安全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环境治理有赖于政府干预、市场机制调节以及NGO参与的有机结合,在政府和公民社会、私人部门之间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环境治理强调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注重信息交流和分权决策,其基本要素有法治、责任性、透明性、参与权、财产权、市场手段等。事实上,环境治理的过程是一个还政于民的过程,表示国家与社会,或者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良好合作。只有确立合理的环境产权制度,环境治理模式才能达成。

环境治理的基本要素与环境危机及安全

环境治理有赖于政府干预、市场机制调节以及NGO参与的有机结合,在政府和公民社会、私人部门之间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环境治理强调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注重信息交流和分权决策,其基本要素有法治、责任性、透明性、参与权、财产权、市场手段等。

(一)法治的基本意义是法律为最高准则,政府官员和公民必须依法行事,法治的直接目标是规范公民的行为,维持正常秩序。可以说,法治是环境治理模式的基本要求,没有健全的法制,没有对法律的充分信仰和尊重,没有建立在法律之上的社会秩序,就没有环境治理。

(二)责任性是人们应当对自己行为负责。在环境治理中,责任性意味着环境行政管理人员及机构因其承担的职务而必须履行一定的职能和义务,公众也应承担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承担的责任性越大,表明环境治理程度越高。

(三)透明性是指环境信息公开,公民有权获得环境保护方面的任何信息,以便有效地参与环境决策,对环境治理过程实施监督。透明性越高,环境治理程度也越高。(www.daowen.com)

(四)参与权是指公民能够参加环境管理和环境决策的权利。事实上,环境治理的过程是一个还政于民的过程,表示国家与社会,或者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良好合作。没有公民的参与与合作,以及对权威的自觉认同,不会有良好的环境治理。

(五)明确界定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财产权,是环境治理模式有效运行的保障。如果环境资源管理缺乏一整套的产权制度,资源配置就会陷入混乱,[1]环境治理模式就会低效甚至失效。只有确立合理的环境产权制度,环境治理模式才能达成。

(六)市场手段是环境治理模式的激励因素,其中,税收制度、押金制度、绿色贷款制度、绿色保险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等在环境治理模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环境治理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起着行为激励和利益增进功能,反映出环境治理的生机与活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