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知道练拳要“气沉丹田”,却不知道丹田在哪,认为鼓腹就是“气沉丹田”,结果便练出了啤酒大腹,鼓胀难受。所以练拳必须明理,《太极拳谱》云:“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这几句话都是说太极拳必须讲动静、阴阳、分合、曲伸互变之理。
与含胸相对的有平胸、挺胸。平胸是指身体自然松开达到胸宽腹实,胸放宽便于内气松沉,腹实便是内气沉养于丹田。练内家拳切忌挺胸,胸向前挺会使内气拥塞于胸际,不能下沉至丹田,更不能松沉到脚下,意气浮于上便形成上重下轻、下盘飘浮之状,容易为人所制。“气沉丹田”是身体放松而下沉,任其自然而不是故意下压,是由里达表使内气贯注于四梢。能贯四梢的“气”是指内气中的营、卫二气,营气也称气血,因为它与血液融合在一起,凡是血液所能流注处便是营气贯注处,营气运行在血脉以内,起到输送营养至全身的作用。卫气具有疾速滑利的性质,活动在血脉以外的全身肌肤之间,其活力很强,能起到保护自身和肌肤张弛的作用。《黄帝内经》说:“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四梢即血、肉、筋、骨的四个末梢部位,毛发为血之梢,舌为肉之梢,指甲为筋之梢,牙齿为骨之梢。气敛入骨和气贯四梢是表里的关系,气敛入骨是由表及里为收,气贯四梢是由里达表为放。气血的一收一放就好比黄浦江潮水的涨落,涨潮时就好比“气贯四梢”,沿江的支流小河因有潮水灌入而漫放;落潮时就好比“气敛入骨”,支流小河的水回流入黄浦江而退收。表为阳,里为阴,内气的一收一放就如潮水的涨落,是阴阳的互动。人体的所有部位都有表里之分,脏腑器官在内为里,骨肉皮毛在外为表,脏与腑之间也有表里之分,骨肉与皮毛也属表里关系。
《太极拳谱》云:“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营卫二气由脏腑循着经脉向外运行至末梢,而体内的真元之气则涵养于丹田,胸宽腹实,内气的运行全是以意而言,即为以意导气。太极拳运动时随着内气的一开一合、一收一放,也就有了表里和上下、内外的互动。气贯四梢也是内气鼓荡的表现,使全身骨肉皮毛、内脏器官缓缓松开,让气血充溢全身乃至末梢神经。如《太极拳十要》所说:“如是气血流注,日日贯输,周流全身,无时停滞。”气贯四梢同样要求用意不用力,是意贯而不是力贯,内气鼓荡和气沉丹田绝不是用力故意地鼓挺小腹,而是使腰围一圈包括肌肉和胸肋胯骨自然地松开而下沉,松腰落胯,脚下坚实,桩步稳固。在内气松开下沉的同时,有一部分意念必须留在悬顶和提裆而向上,并提敛着由头顶百会至裆下会阴的中心垂直线,便产生了气往下沉而意往上升的感觉。产生向上感觉的还有意在冲脉的原因,冲脉是总领气血的要冲,向上至头,向下至足,能调节十二正经的气血。在内气松放下沉时,由于胸腹和背脊内壁前后两支冲脉的气血向上,背直、胸平,立身中正,体内产生了向上的感觉。(www.daowen.com)
那如何理解“骨升肉降”呢?有不少练拳者误以为这是骨向上升、肉向下降的骨肉分离感觉,其实骨与肉是不可能上下脱离而分开的,肉裹着骨,骨连着肉,故有“骨肉相连”之说。所谓“意气君来骨肉臣”,意气属于阴主内,骨肉属于阳主外。在全身完全放松的前提下,骨肉似乎有松开的感觉而已,并不是真正的骨肉分离,有人宣称的“骨升肉降”其实是一种错觉。松腰落胯,就是要求腰肉与胯骨同时松落,在全身完全放松达到空灵而内气鼓荡的情况下,才会有神意上升的感觉,是由悬顶与提裆及气走冲脉所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