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赌毒”作为社会丑恶现象,是对人类道德的颠覆、灵魂的腐蚀、人性的泯灭。而今,关于大学生参与“黄赌毒”活动的新闻不时见诸报端,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蒙上了一层难以祛除的阴霾。
(一)“黄赌毒”的特征
所谓“黄”,指本人从事卖淫嫖娼活动,或介绍、逼迫、收容他人从事卖淫活动,或观看、贩卖、传播淫秽色情影视、光碟、书籍、杂志,或公开宣扬淫秽思想等行为。“赌”即赌博,是指利用赌具,以钱财作为赌注,以占有他人利益为目的的违法犯罪行为。“毒”即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人一旦染上“黄赌毒”后,会形成强烈的心理依赖和身体依赖,而这种双重依赖,会极大地支配人的行为,让人不断尝试和重复该行为,感受该行为给人带来的短暂虚假快感,企图通过这种行为暂时摆脱现实的烦恼。一旦快感消失后,面对落差较大的现实,会让人更思念欲望满足时的愉快,进而变本加厉地涉黄、吸毒和赌博,在罪恶的深潭中越陷越深。
(二)“黄赌毒”对大学生造成的危害
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远离“黄赌毒”。大学生一旦和“黄赌毒”沾上边,轻则违反校纪校规,重则触犯法律,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都将造成严重的危害。
“黄赌毒”不仅对肉体和精神造成伤害,使人陷于难以解脱的痛苦之中,而且还会诱发多种犯罪,从而在更大范围和程度上危害社会和国家。涉黄者需要黄资,好赌者需要赌资,吸毒者需要毒资,而大学生是消费者,如果大学生与“黄赌毒”沾上边,势必围绕上述犯罪又引发出新的犯罪。
1.大学生染指“黄赌毒”,将严重损害身体健康
如赌博往往在夜间,加之环境嘈杂,打乱了人的生物钟,加重了身体机能的负荷;赌博时,人的精神处于高度亢奋状态,容易诱发心脏病和高血压等突发性疾病。长期吸食毒品,会对人的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长期吸毒者的心、肝、肾功能均有明显损伤;吸毒者实际的器官年龄比其生理年龄要相差很多,表现为长期的睡眠障碍,激素水平、重要脏器功能下降。更有甚者,吸毒过量,会直接导致吸毒者意外死亡。
2.“黄赌毒”还是多种疾病的传播途径
据调查公布证明,吸毒为中国HIV(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感染的主要途径,占61.6%。吸毒感染艾滋病,主要原因在于共用吸毒针具,造成交叉感染。吸毒还能引起或传播病毒性肝炎、结核病、心内膜炎、细菌性肺炎等疾病。“黄赌毒”毫无疑问是人们健康的杀手。
3.大学生染指“黄赌毒”会荒废学业、道德沦丧
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属最后确立阶段,对“黄赌毒”等丑恶现象的抵抗力还不够强,一旦沾染“黄赌毒”,便难以戒断脱身。“黄赌毒”现象会让大学生注意力分散,精力不集中,对学习的兴趣不断下降。随着上瘾的程度加深,大学生头脑中盘旋的往往是如何获取钱财,进行下一次的嫖娼、吸毒和赌博活动。随之而来,他们学习兴趣丧失,学习意志消沉,功课不及格增多,往往会被勒令退学,白白浪费了学校和家庭十几年的辛勤培养和教育。
大学生一旦涉黄、涉赌、涉毒,道德品质也岌岌可危。有的大学生为了肉体享受,频繁出入色情场所;有的女大学生贪慕虚荣,追求物质享受,不惜甘当“小姐”“二奶”;有的大学生为了筹集毒资、赌资,欺骗亲友,坑蒙拐骗,甚至抢劫杀人,无恶不作。这些大学生被“黄赌毒”荼害,置自己的人格、尊严、廉耻、良知于不顾,让人极其痛心。
4.大学生染指“黄赌毒”害人害己
成瘾思邪,是“黄赌毒”者的共同特点。卖淫嫖娼、吸毒贩毒、聚众赌博等行为需耗费大量的资金,而大学生的经济来源有限,一旦陷入“黄赌毒”的陷阱,不仅闹得家破人亡,而且为解决嫖资、赌资、毒资易走上盗窃、抢劫、诈骗、贩毒、贪污、受贿、卖淫、杀人等犯罪道路,既贻害社会,又自毁前程,丧失了人的本性,成了危害社会的人渣。目前,“黄赌毒”已成为全球性的社会公害。2005年1月,武汉一名大学生参与赌博,半年输掉1万多元钱,春节将至,心生愧疚,有家不敢回。2005年,一知名高校的一大学生为筹措赌资,多次盗取同学财物,被警方刑拘。据调查,该生家境贫寒,弟妹打工供其上学,因深陷赌博不能自拔,最高一天输掉5000元,4年大学生活共欠下债务四、五万元。2008年5月,北京市公安局禁毒处的侦察员抓获了一名涉毒人员,此人涉嫌多次从南京向北京运送毒品,让人震惊的是,这名毒贩竟是一名在校大学生。桩桩事例,都重重敲响了大学生抵制“黄赌毒”的警钟。
能力要求
【案例】(www.daowen.com)
2017年8月,南京某高校大学生杨某和周某开车来到扬州,应朋友邀请在市区某棋牌室进行赌博。一个小时内,两万元就全输掉了,还被强迫写下了五万元的欠条。后两人报警。2018年6月19日,邗江法院开庭审理此案。
2017年9月,大连一高校学生栾某锋被学校开除。栾某锋深陷赌博,单一个游戏其从2017年7月至10月期间,共投注120多万,借遍了身边要好的同学和亲友,累计至少150万元。栾某锋赖账不还,几十名同学、亲友深受其害。
2017年11月,安徽省某大学男生因迷恋上网络赌博,并为还债借各类校园贷,短短时间欠下150万巨债。
【评析】
赌博都是先赢后输,面对网络赌博等新型陷阱,部分大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理想,对正确的社会道德价值观缺乏积极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精神颓废,崇尚“拜金主义”“物欲主义”,将赌博看作是一种享受,试图通过赌博实现一夜暴富的梦想,最终滋生悲剧,甚至祸及家人、同学。
(三)树立正确人生观,远离“黄赌毒”
“黄赌毒”已经成为目前我国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要遏制和消灭这一丑恶社会现象,我们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联合校内各个部门,运用教育、法律、行政、经济等方面多种措施,多管齐下,标本兼治,构建和谐美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大学生塑造一方纯净的校园。具体而言,需要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
1.在思想上,积极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学校要不遗余力地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抵御“黄赌毒”诱惑的能力。大学生要加深对“黄赌毒”现象本质的认识,必须认识到,“黄赌毒”现象本质上是旧社会腐朽思想的残余,它在高校蔓延,会严重滋扰大学生学习,腐蚀大学生心灵,甚至会给大学生带来牢狱之灾和生命危险,给大学生和整个社会带来的危害和损失是无法估量的。
因此,要求大学生要坚决做到不看、不传,更不能走私、制作和贩卖淫秽物品。要洁身自爱,读好书结好友,参加有益健康的文娱活动,做一个心理健康,遵纪守法的人。否则,不仅会危害他人、危害社会,最终还害了自己。
2.在教育上,采用各种渠道开展宣传教育
要充分利用校园舆论工具,开展校园“黄赌毒”的防范和治理工作。举办专题讲座或开设选修课,向大学生开展正确的“性教育”“防毒品教育”,破除大学生头脑中关于“性”“毒品”和“赌博”的神秘感,使他们能够正确面对和处理正常的生理需求和心理压力,遇到问题时不会向“黄赌毒”寻求解决之道;使用校报、校刊、校广播台等传媒,通过真实案例,指出“黄赌毒”对大学生身心的巨大伤害,帮助大学生真正了解“黄赌毒”的本质,深刻认识和畏惧“黄赌毒”的巨大危害;举办以“抵制黄赌毒,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宣传画、文学作品、动漫作品的征集和比赛,使禁黄、禁赌、禁毒思想深入大学生心灵。
3.在法制上,要让大学生以法为戒远离“黄赌毒”
法律为社会成员的活动规定了严格的界限和范围,并规定了超出范围和界限的惩罚措施,从而维护正常的工作、生活和社会秩序。从事“黄赌毒”活动的大学生,相当一部分人的法制观念淡薄,对从事“黄赌毒”活动的违法性认识不清。《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03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或者以赌博为业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开设赌场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第347条规定:凡是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无论数额大小,都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吸食、注射毒品,无论数额大小,都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吸食、注射毒品的违法人员处以拘留和罚款。吸毒成瘾者予以强制戒毒。屡教不改的,对其进行劳动教养,在劳动教养中强制戒毒。高校辅导员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法制宣传和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让大学生充分了解从事“黄赌毒”就是违法犯罪,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从而减少大学生沾染“黄赌毒”的比例。
4.在行政上,各部门联合整治校园环境
抵制“黄赌毒”,需要整个高校各个部门通力配合,也需要整个社会综合治理,推进该项工作社会化。宣传部门要调动一切传媒,选择典型案件予以曝光,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和宣传的作用。保卫部门要加大校园治安环境的治理,坚决查处“黄赌毒”案件,对涉案人员严肃处理,毫不留情。纪检、监察部门要严肃处分参与、纵容、庇护“黄赌毒”活动的党政干部,严防教师和领导干部违法违纪行为发生。同时,高校还需联合社会各个部门,共同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联合整治高校校园周边环境和校园文化环境,才能有效减少“黄赌毒”问题对大学生的危害,让大学生健康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