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班级同伴对学生教育产出的影响时,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教育生产函数的分析框架。教育生产函数理论认为,学生的教育产出是在资源有效利用的前提下,个人、家庭、学校和社区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Hanushek,1979,1986)。Coleman指出,在各种因素中,首先,最重要的便是家庭因素;其次,便是来自同伴因素的影响(Coleman,et al,1966)。虽然后续的教育生产函数研究也发现同伴因素对学生教育产出具有重要影响,但已有研究中并未对同伴效应的影响方向得出一致结论。此外,移民/流动人口子女同伴效应的作用机制也尚未得出一致的意见,而教育生产过程中,同伴效应作用的影响仍如一个“黑箱”。
本研究基于教育生产函数的分析框架,在控制其他因素后分析班级中流动人口子女同伴对流动子女教育融入结果的影响。
首先,在测量指标上,与传统教育生产函数研究使用学生平均教育产出测量同伴效应不同,本研究使用近期研究中常见的班级同伴比例(研究中操作化为班级流动儿童比例)测量同伴的影响,并发现了流动儿童同伴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融入结果指标的负面影响。这一点不仅呼应了教育生产函数中同伴效应对学生教育产出的影响,也对教育生产函数中的移民/流动儿童同伴效应影响方向的争论做出了回应。(www.daowen.com)
其次,在教育生产函数的已有研究中还发现了同伴效应的影响具有较强异质性,即对不同学生的影响并不相同。在为数不多关于流动儿童同伴效应的研究中,Wang等(2018)分析了班级流动儿童同伴对本地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发现流动儿童同伴对不同学业水平、性别、班级规模孩子的影响并不相同。与已有研究类似,本研究的结果发现班级流动儿童同伴对流动儿童教育融入结果的影响同样具有较强的异质性。例如,女生、农村流动儿童的认知能力更容易受到流动儿童同伴的影响,1.25代和1.5代流动儿童的非认知能力更容易受到流动儿童同伴的影响。这表明,流动儿童同伴的影响取决于流动儿童的性别、迁出地和代际差异。换言之,教育生产函数理论中同伴效应的影响可能与学生性别、来源和代际息息相关,需要结合学生的具体背景进行更加细致的分析。这有助于弥补以往教育生产函数中对同伴效应影响讨论单一化的倾向。
最后,在已有教育生产函数的移民/流动同伴效应机制研究中,不同研究者主要从“班级氛围”“同伴互动”和“教师教学行为”三个角度分析移民/流动同伴效应的作用机制。例如,“班级氛围”角度强调班级中移民子女的出现破坏了班级中原有的良好氛围,从而对班级中的其他学生造成负面影响(Ohinata,Van Ours,2013);“同伴互动”角度则认为移民对班级中其他学生的影响来自不同学生之间互动行为的增加。这种互动让其他同学接触移民同伴负面行为的概率大幅提升,从而负面影响其他同学的教育结果(Feld,Zölitz,2017);“教师教学行为”角度则认为移民/流动儿童同伴进入班级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行为,这种教学行为的改变间接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学业发展(Hu,2013)。本研究尝试同时使用“班级氛围”“同伴互动”和“教师教学行为”三个视角分析流动儿童同伴影响的作用机制,结果同时印证了班级流动儿童同伴与上述三个视角的关系。这表明,流动儿童同伴效应作用机制不仅来自班级氛围的改变,还来自班级中同伴互动的增加和教师教学行为的调整,因此,忽视任何一种作用机制可能都无法全面揭示流动儿童同伴效应的作用来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