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探索随机分班和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本章分析了流动儿童同伴对流动儿童教育结果融入的影响。结果发现,总体而言,班级流动儿童比例负面影响儿童的部分认知能力,对非认知能力的影响则并不明显。这回应了教育生产函数理论中同伴效应对学生教育产出的影响。对流动儿童而言,班级流动儿童比例对流动儿童语文成绩和社会交往具有负面影响。另外,本章还发现班级流动儿童同伴对本地儿童的语文成绩和认知测试成绩具有负面影响,而对非认知能力的影响则并不明显。
本章还发现流动儿童同伴对流动儿童教育融入结果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异质性。结果表明,在认知能力方面,女生、农村流动儿童、省际流动儿童更容易受到流动儿童同伴的负面影响。流动儿童同伴的负面效应对迁入时间较短的1.25代和1.5代流动儿童的影响更明显。就读于公立学校和大城市的流动儿童更容易受到流动儿童同伴的负面影响。在非认知能力方面,班级流动儿童同伴效应的负面影响在省内流动儿童中影响更大。1.25代和1.5代流动儿童的集体融入和社会交往更容易受到班级流动儿童同伴的负面影响。班级流动儿童同伴对私立学校和中小城市的流动儿童影响更明显。
本章的相关中介分析表明,流动儿童同伴效应的中介机制分别来自班级氛围的改变、同伴互动增加和教师教学行为的调整。在流动儿童比例较高的班级中,班级正面学习氛围,如同学友好和氛围良好的频率更低,班级负面学习氛围,如迟到行为、逃学行为和希望转学的频率更高。此外,流动儿童与不同背景流动儿童同伴共同学习和互交朋友的概率更高。与此同时,班级流动儿童比例越高,教师更多地使用较为传统的讲授式授课方法,而更少地使用包括小组讨论和课堂互动在内较为先进的教学方法,而且使用多媒体和画图/模型/海报等的次数也更少。由此可见,流动儿童同伴的负面影响可能来自班级氛围、同伴互动和教师教学行为的共同影响。
【注释】
(www.daowen.com)
[1]在仅有的两项研究中,Ohinata和Van Ours(2013)指出,移民同伴对本地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来自班级氛围的改变;Hu(2018)的研究则强调流动儿童同伴效应来自班级中教师教学方法的调整。
[2]该方法的具体做法为:先拿Y(因变量,学生认知和非认知能力)对X(自变量,流动儿童比例)回归,然后再拿Z(机制变量,如班级氛围和同伴互动等)对X回归,若发现X均明显,那么X是通过Z影响Y,则Z可以被视为潜在的机制变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