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素质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包括人体快速完成动作的能力、对外界信号刺激快速反应的能力以及快速位移的能力。短距离跑类项目这三种速度素质在运动实践中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移动速度是由不同的单个动作速度(如途中跑中的后蹬速度、前摆腿动作速度、摆臂速度等)组成;而反应速度往往是移动速度的开始(如起跑)。但反应速度快,动作速度和移动速度并不一定快。
短距离跑类项目运动员的速度训练主要包括反应速度、加速度和最高速度。速度训练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速度练习距离的选择、练习量的掌握以及恢复时间的控制。实践证明,运动员从静止开始到加速到个人最高速度一般需要5~6s时间,因而速度训练的最佳距离应选择在30~80m。由于速度训练对神经肌肉系统的要求较高,只有在神经系统高度兴奋状态下进行练习,才会取得好的效果。因此,速度训练应严格控制练习量及恢复时间的安排。练习次数一般为4~10次,恢复时间应保证运动员能够快速完成动作并能得到恢复,才进行下一次练习。
(一)反应速度
短距离跑运动员的反应速度主要取决于人的感受器(视觉、听觉)、其他分析器的特征以及中枢神经系统与神经肌肉之间的协调关系。反应速度素质受遗传效应影响较大,此外,不同的信号刺激、不同的动作准备、不同机能状态、不同强度、接受刺激的感受器数量不同等因素会影响运动员反应速度的表现程度。
反应速度训练常用的方法有信号刺激法(即利用突然发出的信号提高运动员对简单信号的反应能力)和运动感觉法。其练习手段有移动目标的练习及选择性练习。
(二)动作速度
短距离跑运动员的动作速度主要受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的转换速度和神经—肌肉协调性的影响。提高动作速度常用的方法有利用外界助力控制运动员的动作速度,减小外界自然条件的阻力(如顺风跑),利用动作加速或利用器械重量变化而获得的有效作用,来发展动作速度,借助信号刺激提高动作速度等。(www.daowen.com)
(三)移动速度
短距离跑类项目移动速度主要取决于步长和步频,但并不完全取决于步长和步频的对应关系。全程的动作频率和动作幅度状况的改善以及两者之间的合理组合能保证运动员获得更快的移动速度。一般提高动作频率的途径有两种:一是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抑制转换的速度;二是增强肌肉的收缩力量与放松能力。加大动作幅度的途径有3种:一是提高肌肉质量;二是改进动作技术;三是改善柔韧性。提高移动速度有两个基本途径:一是提高运动员力量(见力量部分);二是重复专项练习。
重复跑是提高移动速度最主要的手段。负荷强度采用90%~100%以上的大强度的各种形式跑或利用降低条件的反复跑训练使运动员机体动用ATP—CP能源物质,达到发展非乳酸供能的无氧能力。训练强度应是变化的,防止速度障碍。负荷量(持续时间)6~15s左右。练习重复次数可以多,但必须以不降低训练强度为原则,如4~5次,练习组数视运动员的具体情况而定,水平高多些,水平低少些。间歇时间包括次间间歇和组间间歇,次间间歇一般包括短时间歇和长时间歇两种安排方式:
(1)短段落间歇安排,如距离30~60m,间歇时间60s左右,目的在于使机体动员ATP—CP供能。
(2)较长段落长间歇安排,如100~150m,间歇时间120s以上,目的是保证机体ATP—CP能源物质通过休息得以恢复。
组间间歇一般时间较长,如间歇5min,以利于下一组练习。训练过程中的间歇方式一般以积极性休息为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