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仁矿的《东风》也是一部受道家有关自然的思想影响的作品,不过,跟陈宏达的作品《风与水的对话》相反的是,张仁矿的作品用比喻的手法表现出自然的各个方面,是这类音乐的一首代表作,整首曲子都有人的因素存在。在这部作品中,演奏者不仅需要吹笛子,还得朗诵诗歌、唱歌,这使得这首曲子的结构极其复杂,演奏难度尤其大。
《东风》这首曲子从一开始就使用极具戏剧性的夸张手法。在曲子开始时,演奏者要保持五秒钟的绝对安静,在这五秒钟内,演奏者需要感受身体与周围世界的一种想象出的距离感,这将决定这首曲子接下来的基调(图6)。对词的使用也不仅仅是按指导而使用的,更多的是有感而发。
图6
这种沉寂被一阵jet⁃whistle声突然打破(jet⁃whistle是指压住长笛吹口将猛烈气流吹入笛管内部所发出的声音)。这种声音将贯穿整首曲子,这也是本作品中唯一对风的声音进行直接模仿的技巧(在这首曲子中,还会有一些其他对风声的模仿,这只出现在描写作曲家理解风的“灵魂”和风的特点的乐句中)。这些声音有很浓厚的五声音阶的氛围,这种氛围被其他一些因素很好地模糊化了,但是仍然给听众一种古老的亚洲音乐的感觉。
这部作品最非同寻常的特点在于它的随机即兴部分,在这一部分中,在一些专门的章节中,有一些不规则的间隔,演奏者将在其中插入某些音乐片段。这些片段需要使用不同的演奏技巧,如发音、滑音、哨音等等,还有一些其他的技巧。这也是作曲家用音乐诠释自然的不可预见性的一种方式,同样,这种方式让演奏者也参与了曲子的创作。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作为自然的观察者,我们能否仅靠观察自然界来改变自然事件呢?
当然,还有一行不会间断的“基本”乐句,这是有乐谱的。在这些乐句中,有一些特定的地方供演奏者插入即兴音乐片段,这些地方用箭头很清晰地标记了出来。在主要乐句下面是次乐谱,在这一部分,每一个音乐片段都被方框框了起来。(图7)
图7(www.daowen.com)
正如之前提到过的,除了五声音阶之外,还有一些人为的因素。在即兴音乐片段中,作曲家引用了中国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一首著名诗歌(《春晓》——编者注),作曲家选了这首诗的后两句诗,因为这两句诗涉及了三个自然因素,风、雨和花,风是该诗最为重要的意象,花也是受风的影响而凋落的。孟浩然非常擅长描写自然风光,他写了许多描写他的出生地——中国湖北的风景的诗歌,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湖北度过,并且他大部分的诗歌都是在那里写的。(图8)
这部作品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描写自然的同时,也有很强烈的人的因素。从演奏者在演奏乐器的同时还得发出声音这一技巧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一点。这种技巧在整首曲子中会出现几次,每一次的音都比上一次要长,到最后达到顶峰。
图8
这部作品最戏剧化的部分在于:之前乐谱中的旋律很快很随意,也有对风声的模仿,然而,在这16个小节中,乐曲变成了一段安静祥和,萦绕于人们心头的间奏曲。可以说,作曲家用音乐描绘出了一幅孟浩然用诗歌描绘出的风景图。在图9这个主题出现时,我们可以想象,观众似乎已经穿过了崎岖的山路来到了一间文人居住的小茅屋前。这好像是居住者观察到了自然的变化,并且采取了措施调整了自己的处境,避开了风的影响。在曲子的结尾处的最后几行,风的声音又出现了,一个高音调颤音的出现标志着曲子的结束。作曲家以这种方式使自然和人成为一个整体,在表现人和自然之间永恒的斗争的同时,也展现了两者和谐共存的一面。(图10)
图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