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关于非物质文化理念的探讨

关于非物质文化理念的探讨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非物质文化的非常态研究》一书中的相关文章,专门提出了“非物质文化”理念问题。目前国内所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词,来自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件中“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这个英文词组。我认为“非物质”这个词的翻译很不理想。《中国非物质文化的非常态研究》中对“非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概念的强调,实际上涉及长期以来国内关于文化精华与糟粕的争论的老问题。

关于非物质文化理念的探讨

《中国非物质文化的非常态研究》一书中的相关文章,专门提出了“非物质文化”理念问题。我以为甚有道理。

目前国内所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词,来自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件中“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这个英文词组。我认为“非物质”这个词的翻译很不理想。首先,用带有表否定的汉字的三字复合词组来作为定语,很不符合中文习惯用法。第二,中文的“非物质”一词再回译到英文时,很难对应英文的intangible。这个词的词根tangible来自拉丁语的tangere,是触摸的意思。也就是说intangible这个形容词的内涵是从人的角度出发,形容那些不可以用人的生物感官察觉和触摸到的客体。然而,人的生物感官不能触摸,并不能说明它不是一种物质。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的字面意思应该是“不能够被触摸的文化遗产”,所以更精确的中文翻译应该是“无形文化遗产”(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用法已经在国内被普遍运用,本人也无意凭一己之力去改变这种约定俗成)。至于“无形文化”这个概念,当是符合逻辑的。英文的维基百科对intangible culture有这样的解释:“……和有形或可触摸的文化如城堡雕塑、绘画等相对的文化,包括音乐戏剧手工艺等其他的文化构成,它们可以被记录但是如果不运用文化媒介是不可以触摸和互动的……”(www.daowen.com)

《中国非物质文化的非常态研究》中对“非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概念的强调,实际上涉及长期以来国内关于文化精华与糟粕的争论的老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Masterpieces of the Oral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of Humanity)中的“人类”,用的是humanity一词。这个词除了可以指“人类”外,其更深邃的含义是“人性”和“人文”精神。也就是说体现了“人性”和“人文”精神的文化遗产。虽然,用什么样的标准去衡量这种“人性”和“人文”精神或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区别这种“人性”和“人文”精神,依然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但区别“非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个不同概念确实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