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数字时代的东方音乐-数字时代的东方音乐

数字时代的东方音乐-数字时代的东方音乐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会议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国音乐研究专家们聚集一堂,畅所欲言,就中国音乐在互联网时代的对外传播、中外音乐文化交流状况以及网络和数字技术在民族音乐学研究中的运用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而细致的探讨和交流,会上宣读的论文集中体现了目前中国音乐研究国际化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成果。代表们在此次会议上提交的论文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的议题。第一个方面的议题主要是研究互联网时代中国音乐在世界范围的传播状况。

数字时代的东方音乐-数字时代的东方音乐

2015年11月27—30日,由宁波大学音乐学院、东方音乐学会和亚洲音乐学会(Council for Asian Musicology)共同主办,宁波大学音乐学院承办的“互联网语境下中国音乐的全球视野”国际学术研讨会(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lobal Perspectives of Chinese Music in the Internet Age)在宁波大学举行,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意大利、美国、加拿大、古巴、爱尔兰等世界各地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以英文为工作和交流语言的十几名知名中国音乐研究专家专程与会,齐聚一堂,展开了为期三天的学术研讨。

会议全程为英文交流环境,代表们的论文宣读和会议期间的工作语言全部为英文。会议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国音乐研究专家们聚集一堂,畅所欲言,就中国音乐在互联网时代的对外传播、中外音乐文化交流状况以及网络和数字技术在民族音乐学研究中的运用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而细致的探讨和交流,会上宣读的论文集中体现了目前中国音乐研究国际化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成果。

代表们在此次会议上提交的论文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的议题。第一个方面的议题主要是研究互联网时代中国音乐在世界范围的传播状况。来自澳大利亚的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前副主席和秘书长斯蒂芬·怀尔德博士(Stephen Wild)提交的《中国音乐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Chinese Music at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一文叙述了他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任职期间所经历的与中国音乐学家接触、交流的过程,以及他在担任澳大利亚音乐学会主席和在其他学术组织任职期间协助该校设立中国音乐课程、邀请中国音乐学家和中国音乐演奏家访澳的历史记忆。怀尔德教授是“文革”以后最早同中国学者进行学术交流的西方主流民族音乐学家之一。虽然他自己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澳大利亚原住民音乐,但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通过他的努力,许多中国学者开始访问澳大利亚进行学术交流,与西方民族音乐学界的同行接触,开阔眼界,其中包括陈应时、李民雄、蒋菁、杨沐、喻辉等人。文章介绍了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他本人所经历的中澳民族音乐学界的交往历史。新西兰尤尼理工学院(Unitec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宫宏宇博士宣读的论文为《在新西兰传播中国音乐——杰克·博迪和中国,1985—2015》(Disseminating Chinese Music in New Zealand—Jack Body and China,1985—2015)。文章以大量的图文资料介绍了新西兰作曲家、民族音乐学家、摄影家、演出经理人杰克·博迪(Jack Body)为传播中国音乐文化所做的巨大贡献。杰克·博迪终身致力于向西方介绍中国的传统音乐,特别是中国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大力推荐、宣传和提携中国当代作曲家,他有着同路易·艾黎一样热爱中国文化的情怀,为中国音乐在西方的传播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重要的贡献。当代著名古巴作曲家和音乐学家罗兰多·佩雷斯(Rolando Perez)在会议上发表的论文为《“中国管”和互联网》(The Corneta China and the Internet)。佩雷斯长期研究拉丁美洲音乐,长期关注拉美音乐中的非洲语言元素的研究,近年来他开始把目光转向中国音乐元素对拉美音乐的影响,特别是中国音乐与古巴传统音乐融合的问题。他指出,古巴曾经是中国移民最早到达的拉美国家之一,中国移民在1959年古巴革命前一直不断地移居古巴,在1847—1875年以及1917—1922年两个时期曾经出现过大规模的中国移民浪潮,使得中国移民后来成为古巴四个最主要的少数民族之一。被当地人称为“中国管”(corneta China)的管乐器就是由中国唢呐演化而成,如今已经成为中国音乐文化对古巴文化的标志性贡献。在论文中,佩雷斯教授对corneta China在互联网中的再现和传播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内容涉及corneta China在英文和西班牙文网站上的传播情况,以及在古巴狂欢节流行音乐以及管弦乐团中的使用情况。来自美国路易克拉克学院(Lewis&Clark College)的贝丝·什切潘斯基(Beth Szczepanski)博士提交的论文为《万佛城的乡村和东方音乐——中国佛教主题和美国乡村音乐》(Country and Eastern Music at the City of Ten Thousand Buddhas:Chinese Buddhist Themes and American Country Music)。文章介绍了坐落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尤凯亚市的中国佛教基地“万佛城”中的音乐情景。“万佛城”始建于1974年,这里的佛教传播以遵守戒律和向非华裔传教而闻名遐迩,教徒Heng Sure's住持曾经是一位美国民谣歌手,他发现音乐是向美国民众传播佛教教义的很好的手段,并为此首创了被称为“乡村和东方音乐”的音乐品种,什切潘斯基博士在文章中详细介绍了其中的几首歌曲并分析了这些歌曲同佛教传播活动之间的关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兼台湾师范大学访问教授展艾伦(Alan Thrasher)博士宣读的论文为《研究曲牌——挑战和惊喜》(Writing Qupai:Challenges and Surprises),以他担任主编的、在西方最新出版的一本有关中国曲牌研究的专著为例,介绍了中外学术界研究中国曲牌问题的现状。这本《中国音乐中的曲牌——旋律型的形态和实践》(Qupai in Chinese Music:Melodic Models in Form and Practice)由著名的劳特利奇出版社(Routledge Press)出版,是西方第一部对中国曲牌问题进行全面研究的专著,由来自三大洲的五位音乐学者共同撰稿,凝聚了中外学者在曲牌问题研究上的最新研究成果。展艾伦教授在论文中介绍了在该书撰写过程中学者们对许多关于曲牌问题的观点的新认识和新发现,其中包括对戏曲音乐中板腔体和曲牌体关系问题的新理解,以及山歌体裁和曲牌形式之间关系问题的新发现等,一些在欧洲发现的有关中国曲牌的重要历史资料也是首次正式呈现于世人面前。美国奥斯汀佩伊州立大学(Austin Peay State University)教授、富布莱特学者安·西尔弗伯格(Ann Silverberg)宣读的论文为《当代古筝的转型》(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the Zheng)。文章从美国主流媒体《波士顿环球报》上的乐评文章对中国古筝的公开评价开始引申到中国古筝在当代国际化趋势下的发展、演变和影响,论述了古筝音乐在国内外的流派发展,风格演变,以及国际化趋势下在世界各地的流传、发展和影响。

研讨会的第二个议题主要涉及互联网技术在中国音乐研究中的作用。来自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杨沐博士在会议上宣读的论文为《互联网技术在田野工作中使用的两个实例——一个华裔澳大利亚学者的体验》(Two Cases of Fieldwork Applying Internet Technologies:A Chinese⁃Australian Researcher's Experience)。杨沐博士以自己在海南和福州两地利用网络技术进行田野工作的经验为例,指出在网上进行e⁃田野工作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第一,研究者一定要以扎实的亲身实际田野工作为辅助和支撑,田野实践工作将有助于远程网络调查,也是远程网络调查工作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第二,网上公开自己真实身份对获得被调查者的信任至关重要,有助于获得当地网民的充分信任,拉近双方的距离,同时也保证了自己田野调查数据的真实性。第三,需要注意e⁃田野工作的伦理性问题。网上e⁃田野工作和一般的田野工作一样需要注意一些道德和法律问题,如调查者和被调查者的身份问题、被调查者资料使用的许可问题以及网上资料使用的版权问题等。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李玫研究员提交的论文为《一项借助于网络资料的研究——新疆维吾尔和阿拉伯同名木卡姆的调式结构比较》(A Study with the Help of Internet Resources:Structural Comparison of Modes in Arabic and Uygur Maqam with Same Name)。李玫博士在这项研究中运用了大量的网络音响和测音材料对阿拉伯地区和我国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区流传的木卡姆进行了实例分析,认为虽然流传在我国维吾尔族聚居区的木卡姆和阿拉伯地区的木卡姆同名,但其实际却是两个在各自本土产生的完全独立的音乐品种。来自苏州大学的奥地利籍音乐学家卢卡斯·帕克(Lukas Park)宣读的论文为《中国民歌的虚拟田野工作:网上“花儿”视频的参与文化》(Virtual Fieldwork on Chinese Folk Songs:The Participatory Culture of Online Hua'er Videos)。该文以民族志的方法论,以优酷网为主要资料来源研究了花儿视频在互联网上的传播情况。文章提出随着交流和传播手段发生着巨大变化,信息技术给民族音乐学家的田野工作和对音乐文化的理解带来了新的体验。通过对网络资源的分析,作者发现了花儿文化在网络时代的一些变化,特别是在音乐结构、歌唱实践以及传播方式等方面的变异。比如,由于网络视频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传播途径,花儿传播在当代已经不再仅仅依靠各种花儿节日了。(www.daowen.com)

本次会议第三个方面的议题主要涉及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手段给中国音乐研究带来的新挑战和新机遇。台湾大学沈冬教授提交的论文为《树脂唱片之外:四海唱片社开盘式磁带数字化的意义》(Beyond Vinyl:The Significance of Digitizing Open⁃reel Tapes at Four Seas Records)。该文介绍了作者同台湾“中央研究院数码中心进行合作对1960—1970年间台湾最大的唱片公司四海唱片公司的树脂唱片和开盘式磁带进行数字化的工作,指出对树脂唱片和开盘式磁带进行对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今后的数据全部公开和共享提供了可行性。来自意大利曼托瓦音乐学院(Conservatory of Mantua)的莱奥纳尔多·达米科(Leonardo D'Amico)博士提交的论文为《民族音乐学纪录片中的现实和虚构——新视野和新趋势》(Reality and Fiction in Ethnomusicological Documentary:An Overview on Different Perspectives and New Trends)。作者为国际传统音乐学会音像民族音乐学分会发起人和现任主席,也是目前国际音像民族音乐学界的重要倡导者和主要学者之一。达米科博士介绍了音像民族音乐学的历史渊源、主要研究领域和理论框架,并以一部介绍中国贵州普通村民芦笙音乐生活的电视片为例,阐述了纪录⁃故事片(docu⁃fiction)在音像民族音乐学中的新发展及其新趋势。爱尔兰科克大学(University College Cork)教授施祥生(Jonathan Stock)博士提交的论文为《筷子兄弟的〈小苹果〉音乐视频与跨文化 潮 流》(The Chopstick Brothers'“Little Apple”Music Video and Its Intercultural Currents)。作者分析了《小苹果》音乐视频的渊源、风格特点、社会评价和国际影响,通过同国际上各种此类作品的对比分析,提出了在当代国际化和网络化场景下中国文化的展示问题。来自宁波大学音乐学院的喻辉教授和萨里·施罗德(Sary Schroeder)博士共同提交的论文为《全球化数字田野中的民族音乐——YouTube上中国音乐的分布和流行模式研究》(Local Music in the Global Digital Field:A Study of Distribution and Popularity Patterns of Chinese Music on YouTube)。该项目通过数据分析对全球最大的音乐视频网站YouTube上中国音乐的情况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研究,研究通过大量数字统计分析和数据图表总结试图说明以下几个问题:YouTube上流行的是什么样的中国音乐,也就是哪种类型的中国音乐在YouTube上更为流行?YouTube上的听众对中国音乐的总体认识是怎样的?听众为什么去听中国音乐,他们对中国音乐的总体观感是怎样的?以及这些听众是谁?该研究试图通过对中国音乐在世界范围内网络上的流行情况的调查,从更深的层次来挖掘其当代文化内涵和其在全球化、数字化背景下的定位

网络时代的到来推动了全球国际化的日益加深,中国音乐研究的对象、方法和视野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此次会议是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互联网语境中中外音乐交互影响研究”和宁波市“中外音乐文化交流创新团队”建设项目共同资助的国际会议,是对网络时代下中国音乐全球影响研究成果的一次检阅,对拓展中国音乐研究的方法论和更新中国音乐研究的国际视野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会议的成功举办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民族音乐研究在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跨向更高的网络化和全球化的学术视野。

原载于《人民音乐》2016年第7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