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0世纪开始,口述传统在中国已有史料记载[8]。早期盛行的说书人表演包括说与唱的结合,尽管当时唱词仍是讲故事的主要媒介。他们表演时,动作不大,肢体语言单一,不连贯。[9]明代出现了更复杂的叙事歌曲。有时说书人在被抬高的台子上表演,虽然更为普遍的是在村里的晒谷物或一些背对小山或河岸的敞开式空间里表演。随着时间的推移,叙事歌曲变得更加戏剧化,到了清朝初期,“说书人轮流模拟故事的每个人物,使说书表演成了演绎故事的单人戏剧”[10]。
中国说唱与盘索里有很多相同点。首先,两者遵循同一种常见形式:一个人扮演多个角色(中文里说“一人多角”),说唱结合,以叙事为主,演唱为辅。其次,表演场地也非常一致。像说书一样,早期的盘索里表演也是在河边和集市上进行的。同样,盘索里由三个元素(ch'ang,pallim和aniri)组成,即中国戏曲中的唱、演和白三要素。此外,这两种传统艺术观众的参与形式也非常相似。例如,当表演精彩绝伦时,中国观众往往大声叫“好!”,韩国人会说“choch'i!”或“chot'a(好)!”。
Pak Hwang指出,“17世纪两国交往频繁,明清时期的民间音乐得以传入朝鲜半岛”[11]。他的这一观点也支持了中国说唱传统可能影响了盘索里产生的说法。事实上,许多中国民俗文化品种似乎都被介绍到朝鲜半岛。短语“chaejurǔl purida”或“chaejurǔl p'iuda”就反映了这一点。这些习语在朝鲜半岛民间十分常用,意思是某人展示他的杂技技巧。一般情况下,chaeju一词表示技巧,尤其是杂技技巧,该词很有可能就是源自中国杂剧(Zaju)[12]。除了这两个词的发音相似,杂剧演员也会特别展示杂技,以飨观众。
家喻户晓的中国小说《西游记》在韩国也有众多读者。此外,一些盘索里作品,如Simch'ǒngga(《沈清之歌》)和Chǒkpyǒkka(《赤壁之歌》)都与中国历史或通俗小说相关。前者的第一句话就是“在宋代末年……”,而后者讲述的是中国通俗小说《三国演义》的故事。
现在我们将视线转到朝鲜王朝末期两国之间的商业活动。据说盘索里就产生于这一时期。17世纪中叶,朝鲜王朝开始与中国进行贸易往来。1646年,中国和朝鲜半岛的官方贸易在边界鸭绿江畔正式开始。最初由于贸易只为君主和政府服务,交易货物数量有限。随着私有经济发展,交易范围逐渐扩大。后来商品交易快速增长,朝鲜王朝于1700年废止了政府贸易。[13]明宗即位14年后,即1660年,另一条通往中国北部的贸易路线也出现了。结果贸易激增,被朝鲜王朝叫停。杜比(Dolby)称,中国说唱经常在此地的集市或大街上进行表演。[14]
尽管政府废止贸易往来,中国和朝鲜的贸易商之间的私人交易仍然继续着。因为是为使团和其随从谋私利,贸易往往不限量。Han Yǒnguk称参与贸易人数不少,政府官员用到上千马匹一年分四次从中国带回货物[15]。私人贸易得到蓬勃发展。Kim Chinan与儿子Kyǒngmun于1700年左右合著的T'ongmun kwanji(《贸易实录》)一书揭示了其中巨大的利润。Kim是朝鲜使团到中国访问的随行翻译,经常目睹这些贸易活动。他写道:(www.daowen.com)
姚门周边原本荒凉、偏僻,很少有人在那居住,工作。但10年左右的商业活动过后,居民增加,该地成了繁华之地。每逢集市,车水马龙,满载货物。一些商贩从中国南部坐船而来。他们的船抵达牛庄。[16]
威廉·格里菲斯(William Griffis)对私人贸易的描述如下:
离朝鲜边境线50英里的边境有一个“境门”(边门),每年都举办三四次商品交易会,这是朝鲜驻清政府使团往来的主要集市。每年在此出售的产品价值平均超过50万美金。清朝和朝鲜王朝的官员分别在一幢大楼的中心公寓两端,海关人员坐收货物贸易税费。朝鲜商人被迫交纳一笔“红包”或者进贡约400美金给最近的官员,因为是这些官员亲自赶来为春季交易会揭幕。朝鲜商人为得到两次秋季展览会的特权往往被这些满族官员骗取了一半的交易额……[17]
紧密的贸易联系进一步说明盘索里很有可能是在中国说唱尤其是东北地区的说书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