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爱心与坚持:改变问题生的教育方法

爱心与坚持:改变问题生的教育方法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问题生”同样具有良好的本质,身为教师要相信通过自己的爱心与坚持,“问题生”也能够改变自己。在引导教育“问题生”的过程中,教师一定会遇到碰壁的情况,但我们不能失去信心,不要放弃转变“问题生”的信念。“问题生”其实是弱势群体,他们需要教师更多的关爱。在对“问题生”的教育中,要发挥家校的最大合力,让每一次的教育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爱心与坚持:改变问题生的教育方法

辅导教师:王丙华

辅导学生:张某某

辅导背景:张某某,男,六年级学生。上学总是迟到,每天都是早操后才到教室,就算进到校园也是拖拖拉拉、优哉游哉地进到课室。学期累计能准时到校的天数不足5次,说起原因无外乎是闹钟坏了、身体不适、在外吃早餐等。上课几乎都在睡觉;课间要么在外走动不进教室,要么到校园周边闲逛;经常上半节课后才进入课室。他曾独自将某学科实验室的教学器材偷走,后来发展到带着他人一起偷器材。

学生分析:该生幼小时,隔代教养,由奶奶管教。奶奶过分娇惯孩子,在物质上尽量地满足他,基本上有求必应,但对孩子的学习和教育则放任自流,造成孩子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任性骄横,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对学习没有兴趣,开始还能敷衍应付,后来连应付都没有了。小学三四年级时,父母在他身边。父亲忙于生意在家时间极少,母亲溺爱他,生怕他受苦受累。

辅导过程:

第一,教师需要有信心。

人性本良好。作为“问题生”同样具有良好的本质,身为教师要相信通过自己的爱心与坚持,“问题生”也能够改变自己。在引导教育“问题生”的过程中,教师一定会遇到碰壁的情况,但我们不能失去信心,不要放弃转变“问题生”的信念。在教育张某时,我总是用心观察他的所言所行,尽力想从他身上找到一些正能量的东西来做做文章。

有一天(疫情时期),他自带了一部电子测温枪(他本意是当作玩具的),被我发现后顺势加以引导,在班上对全班同学说:孩子们,我们班张某自带了体温检测仪,正好可以做班上的体温检测员,以后的体温检测由他负责,也希望大家配合他,相信他一定可以完成这个任务。话说完,在他脸上我看到默认的表情,此后的他到校时间提前了,他明白了他有“要事在身”。

再有一次,在数学课后,我说:老师看到你这节课,比以前听课认真了许多,你的动手能力还是不错的,一下就能摆好这个立体图,加油啊孩子。他毕竟是孩子,一夸就高兴了,往后稍有实践性内容的课堂上,他的积极性是较高的。于是我就经常夸他,偶尔还降低标准地为他发星以及一些奖励,当然也不失时机地向他提出更高要求,为班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样一来增强了他的自信心,提高了他的学习兴趣。

第二,教师要有爱心。(www.daowen.com)

“问题生”其实是弱势群体,他们需要教师更多的关爱。当出现“问题行为”的时候,多采用换位思考、“心灵感应”,给予一份理解、一份同情。对于张某这样的后进生,我放下架子亲近他,对他敞开心扉,并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真情去感化他,用道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改正错误。当然老师也要用好班集体的力量,举办一些有益的班级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增进友谊,互帮互助。对一个后进生来说,同学的力量有时胜过老师的力量,让他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感受到他在班级集体中的价值,感受到自己是班级重要的一员。这样的话,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往往较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家校要形成合力

在对“问题生”的教育中,要发挥家校的最大合力,让每一次的教育作用发挥到最大化。经常与家长联系,相互交流,或是电访,或是面访,或是信访学生在家里、学校的表现。我和家长达成共识,齐抓共管,如今孩子开始写作业了,考试时不再交白卷。课堂上,我不时地走到他身边,经常提问他,督促他,他一有好转就反馈给家长,表扬他的进步,共同交换需继续督促的事项,在学校和家庭的共同教育下,孩子学习的兴趣以及一些行为习惯比以前好了很多。

第四,教师要有计划。

对该生的学习先适当降低难度,该生的家庭作业和其他同学有所区别,量也适当减少,题目也是最基础的。并且,与家长约定,只要该生在某一时间段认真完成了家庭作业,可以满足该生一个小小的要求或给予适当奖励。有关课堂上违反纪律的情况,就和该生签订书面合同,合同根据该生的表现情况经常变化,慢慢提高要求。

辅导结果: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努力,张某已经有些进步,迟到现象少了,课间不会擅自离开教室。从没有做过早操的他都能准时参与早操了,跟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有所好转。各科考试基本上把会做的题都做了,再也不会交白卷,偶尔上课时也会举手发言,自信心增强了,参加活动的主动性也提高了。

辅导反思:张某的一些转变,使我感受到了教育工作的成功与喜悦。作为教育工作者,对待这一类学生,要有一些特殊的方法,既要做他们的老师,又要像他们的父母,要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引导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 专家点评:孩子当下不合理的行为和态度,深深地带有成长环境和教养方式的印记。王老师是个有心的教育人,关注到这个孩子不良行为,并没有给他贴上行为不良或者品行不良的标签,而是像一个研究者一样分析孩子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并对应找到纠正孩子行为的思路和方法。如果能按照这个思路,加强家校沟通,建立教育的共同目标,对家长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并跟进,会带来更好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