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青春期亲子冲突案例:深圳桥头学校学生辅导

青春期亲子冲突案例:深圳桥头学校学生辅导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辅导教师:李怀玉辅导学生:梁某辅导时间:2020年9月至2020年10月辅导摘要:本文记录一例青春期亲子冲突的辅导案例。辅导背景:梁某,男,小学六年级学生,家中长子,还有一个三岁的妹妹,身高1.51米。梁某一直以来在学校表现良好,成绩中等,人际关系良好。观察梁某在咨询室的表现,我感觉他不是一个“坏脾气的孩子”,询问班主任带他来找我的原因,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起了自己和妈妈的冲突。

青春期亲子冲突案例:深圳桥头学校学生辅导

辅导教师:李怀玉

辅导学生:梁某

辅导时间:2020年9月至2020年10月

辅导摘要:本文记录一例青春期亲子冲突的辅导案例。在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之后,通过认知领悟,帮助求助者能够接纳自己在青春期的某些看似特别,实则正常的心理感受,并通过角色扮演来引导求助者学会换位思考,改善亲子关系

辅导背景:梁某,男,小学六年级学生,家中长子,还有一个三岁的妹妹,身高1.51米。父亲深圳务工,母亲在深圳照顾兄妹二人,家庭经济状况中等偏下。由于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不高,凭打工挣钱,十分辛苦,对于求助者抱有一定的期待,希望孩子以后不要走父母的老路。父母十分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梁某一直以来在学校表现良好,成绩中等,人际关系良好。

新学期开学后,梁某未调整好自己的开学状态,情绪状态不稳定,作业完成质量不高,科任老师致电其母反馈了梁某的学习状态。他母亲非常生气,情绪比较大,非常严厉地批评了孩子,万万没有想到,一向乖巧的孩子竟然与父母爆发了激烈的言语冲突,且摔碎了最喜爱的玩具,之后便闭门不出。第二天,母亲在收拾梁某房间时,发现梁某在字条上写下:“欠游戏时间一小时,以及语言侮辱一小时,造成精神损失,体力损失;生气,生气,生气,她必须死,此仇不报非君子,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此仇记录于2020年9月4日,22时25分。”妈妈看到字条,想到这么多年的含辛茹苦,付出那么多,孩子却不知感恩,还想报复,内心十分伤心,便联系了班主任老师。在班主任老师的陪同下,梁某来到了辅导室。

辅导过程:

第一次辅导: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

观察梁某在咨询室的表现,我感觉他不是一个“坏脾气的孩子”,询问班主任带他来找我的原因,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起了自己和妈妈的冲突。当然,他是站在他的角度来说的。看着有些拘束,有些腼腆的梁某,我忽然意识到,他有可能是害怕我跟妈妈一样会批评他?于是,即使他说的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我也并不急于纠正他,我只是耐心地倾听,梁同学渐渐变得健谈起来,最后眉飞色舞地将事情的始末原原本本说了出来,我想这是他信任我的开始。

第二次辅导:认知领悟技术,引导接纳自己的需要和情绪。

梁某第二次来到辅导室,看到他这一次有些拘束和紧张的样子,这一次我先和他一起参观了辅导室,之后,他紧张疑惑的心情有所缓解,之后和我谈话过程比较放松,而我也因此了解他内心深处许多的真实想法。当他讲到“摔玩具”的现象时,我特意观察了他的表情——有些尴尬,似乎是意识到了自己不应该,但眼神中也有一些放松感。

我:你摔了玩具以后有什么想法呢?

生(沉默了好久):其实,我也知道我做得不对,但是我不知道怎么办,就觉得摔东西很畅快。

说不出的快感只是被压抑的愤怒爆发之后的轻松。我用同理技术表达了对梁某行为和心理感受的理解,但是他更需要先觉察并接纳自己在青春期产生的某些特定的想法和心理变化。尤其是要接纳自己愤怒、不满、厌恶等负性情绪,要知道负性情绪也是正常情绪。因此我决定通过认知领悟技术,让他了解和接纳伴随成长而至的某些情绪,而不急于判断“应不应该”拥有某些情绪。

我:你在什么情况下会愤怒?

生:其实我妈说我的时候我并没有觉得生气,就是她不停地一直说一直骂我,让我觉得很烦躁。

我(微笑了):果然,我们都躲不掉妈妈的唠叨。

生(追加一句):还有人身攻击。

我无奈地笑了,笑过之后,继续谈话,我侧重于引导他注意梳理情绪之间的关系,他很快理解了“希望和妈妈平等和谐地沟通是人的正常需要,而愤怒源于自己的某些愿望不能满足”,当愤怒不能通过合理的方式及时宣泄、疏通的话,势必会像不断充气的气球一样走向炸裂,最终伤人伤己。

第三次辅导:角色扮演,学会换位思考。

通过前两次谈话,梁某已学会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但要他跟妈妈说出心理的需要,他还是觉得没信心。(www.daowen.com)

生:她只会挑剔我,攻击我,从来不管我心里想什么。

我:妈妈要是不关心你的话,就不会时刻提醒关注你在学校的表现了,也不会因为老师的反馈而动怒了。

我试图让他站在妈妈的立场上重新梳理自己的情绪和认知,但是他十分抵触,他坚持认为,妈妈并不是真的关心他,从不关心他的内心感受,更别提尊重他,和他平等沟通了。他对母亲的偏见太深,我所运用的“合理情绪”与“认知领悟”技术收效甚微,因此我尝试使用“角色扮演”来改变学生的认知。

当我提出和他一起完成“角色扮演”时,他有些不好意思,刚开始也并不能进入“妈妈”角色,仍然站在自己的角度诉说自己的委屈。后来,在不断的尝试下,他将妈妈身上的种种特点表现得非常夸张。可是慢慢地、真正融入角色中,才发现自己的有些想法和做法显得非常幼稚、不近情理,特别是在第三次、第四次角色扮演之后。

我:你刚才扮演的是一个怎样的妈妈?

生:其实,我刚才有些夸张了,我妈不生气的时候,挺好的,很照顾我,给我做好吃的。我对她的顶撞,有时候是有些……(梁同学的思想有转变)

我(进一步追问):你觉得作为妈妈,听到老师反馈孩子在校作业完成质量不高会这么生气的原因是什么?

生:不知道,可能就是我妈不想我比别人家的孩子差,丢她的脸;也可能是不想我走他们的老路吧。

我:这可能需要你问问妈妈了。

此时,我意识到,有时候,在气头上沟通的双方,只看了彼此的情绪,而忘记了自己的初心,我也需要和家长取得沟通了。

辅导之外:家校联系,坦诚沟通,探寻亲子相处新模式。

之后,我找到班主任老师,真诚请他转述梁某在辅导后的表现和进步,同时也希望班主任老师再次和家长沟通,希望家长改变自己不合理、不合适的做法。我建议他们母子利用这次契机,认真地听听对方的真实想法,坦诚沟通才能消除误会,重建亲子关系。

班主任老师随后反馈,梁某先向妈妈道歉了,之后又坦率地说,希望妈妈能尊重他,不要总是一直唠叨他,骂他,尤其是要给自己消化的时间;妈妈表示赞成,同时也对梁同学的行为习惯、学习生活等提出了相应要求。双方达成了和解。

辅导结果:求助者反馈,“心里不憋屈的感觉简直太爽了,妈妈不一直唠叨我的感觉太好了”。梁妈妈惊喜地表示,孩子待人处事成熟多了,人也开朗了,有什么想法或需要都愿意同他们说,还会主动做一些家务。班主任则说,梁某再没有出现过作业随意敷衍了事的情况,学习状态和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在和班级同学相处上,变得更加健谈。

辅导反思:完成了四次的教育辅导后,该生的挫折教育也暂告一段了。总结该生的受挫原因,分析如下。

生物——心理原因。梁某,男性,12岁,进入青春初期,身体的快速生长和心理的缓慢成熟出现冲突,此时的他,正处于心理断乳期。在情绪的表达上存在着情绪活动的外漏性,遇到开心的事情就无遮无拦,开口大笑;遇到困难,就会双眉紧锁,哭丧着脸。此外,青春期学生的情绪体验存在着迅速性,情绪来得快,去得快,喜怒无常。并且,他的情绪体验还具两极性的特点,遇到妈妈的责备,既会表现出不喜欢妈妈的样子,产生希望妈妈消失的念头,又会表现出想起妈妈的好,觉得妈妈辛苦,自己应该听妈妈的话。

社会学原因。六年级面临着小升初的升学压力,加上开学初的学习状态不佳;被母亲批评产生了不良的情绪体验;缺乏必要的情绪调节策略与技巧,产生不良情绪后不知该怎么办,也没有得到社会支持系统的有效帮助。

亲子关系原因。由于家长始终觉得孩子还是小学生,没有意识到孩子已渐渐步入了青春初期,家长仍然希望孩子一直能够与自己亲密无间,能随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心理动向,听自己的话,所以当孩子像刺猬一样越接近越暴躁、越亲近越失控的时候,家长便觉得孩子变坏了,最终造成家长与孩子之间冲突不断,亲子关系也渐渐从亲密走向疏离。实际上,青春期的逆反心理恰恰是青少年自我成长的外在表现,意味着他们有了独立的思想意识和行为系统,不再依附于曾经被自己无比尊敬和崇拜的父母。如果此时,家长仍以“批评”“训斥”的名义要求孩子必须按照家长的想法做事,势必会引爆亲子矛盾。亲子关系是互相制约的,在青春期,孩子的力量在不断增加,家长力量势必要削弱一部分才能保持平衡。因此,面对青春期的孩子,不妨冷处理,保持些许距离,给他们相应的时间与空间,这样反而会促进亲子关系的稳固发展。

● 专家点评:李老师专业素养很高,在此个案辅导的过程中,用心理学知识对个案学生进行了评估,认识到青春期学生偏激认知及情绪起伏大的特点,利用角色互换的方式引导学生体验母亲在照顾他时的真实感受,使他产生同理心。并在家庭教育指导中给妈妈合理的建议,使妈妈认识到“批评”“训斥”的消极意义和效果,并告诉妈妈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