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璧山大傩舞的历史渊源及研究成果

璧山大傩舞的历史渊源及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5年,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璧山县为申报市级非遗开始大力收集、整理璧山大傩舞。2007年,“吆泥巴鬼”以璧山大傩舞之名成功申报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7年,在璧山庆祝重庆直辖十周年晚会上,大傩舞首次登上艺术舞台,但裸身的儿童在舞台上表演引起众多质疑,认为很不雅观。后来的璧山大傩舞进行改进以迎合时代,将原本的裸儿变为穿着肉色透明服装,以求在符合原生态形象的同时达到“雅俗共赏”。

璧山大傩舞的历史渊源及研究成果

璧山大傩舞在民间的叫法是“吆泥巴鬼”,是璧山丁家街道的特有民间活动。对于“吆泥巴鬼”这一民间习俗,璧山丁家人间流传着两个传说。第一个传说是说清朝时期,镇上有一个舵把子叫“罗幺公”,他有一个年轻貌美的小娘子。小娘子喜欢吃猪肝,罗幺公就让杀猪的刘大麻子给小娘子罗幺婆送猪肝,时间一长,刘大麻子和罗幺婆日久生情,被人发现后,大家把刘大麻子拖到镇附近的燕子岩活埋了。之后就有人说半夜曾遇到刘大麻子的鬼魂在镇子上飘荡,一传十,十传百,大家夜夜紧闭门户不敢出门,于是就提议举行“吆泥巴鬼”活动驱赶鬼怪;第二个传说是丁家有一个商人,经常要去江津做生意。某年的端午节前夕,他在天刚刚亮的时候抵达江津德感坝渡口,隐约看到长江对岸有一群赤身裸体的小孩子要往船上来,大声地喊着说要赶到丁家去过端午节,在端午节当天,在丁家附近的“五里堆”的乱葬岗中出现一群身上涂满泥巴的“小鬼”。这个消息传出后,大家惊恐不可度日,于是镇上的富商巨贾、社会名流组织起来商讨举行端午节“吆泥巴鬼”活动。

传说总带有一定的艺术修饰,实际上“吆泥巴鬼”活动是在特殊的地理环境中产生的一项民俗活动。由于丁家地处璧山南部,地势高,没有河流经过,解放前也没有水库和堰塘,如果遇到焦金流石、旱魃为虐的天气,人们生存都有问题。这样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丁家人民在端午节是难以举办龙舟这样的活动,每逢端午,其他有河流的镇子都会举办赛龙舟活动,声势浩大,热闹非凡,而丁家却极为冷清,一点过节的气氛都没有。丁家人不甘落后,也不愿为别人的龙舟加油。因此,丁家人杜撰了“泥巴鬼”的故事,让丁家人有了借口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端午节庆活动,从此端午节“吆泥巴鬼”成为丁家独特的民俗习惯,每年都要按期举行。

丁家端午节“吆泥巴鬼”的民俗活动从清朝传承至今,虽然其中不乏带有一定的封建迷信色彩,但其集戏曲、歌舞宗教、民俗为一体的艺术形式,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20世纪60年代,丁家“吆泥巴鬼”活动逐渐销声匿迹,趋于消亡。1978年,在全国开展民间文艺普查工作的推动下,璧山县教育局联合县文化馆干部、社会文化人士对璧山地区的民间文艺形式进行收集、整理。在璧山文化部门的大力抢救下,于1983年6月10日在丁家镇一所中学的大操场排练并演出了“吆泥巴鬼”活动,这次活动的资料由重庆市文化部门进行整理后上报至省里,编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四川卷)》。(www.daowen.com)

2005年,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璧山县为申报市级非遗开始大力收集、整理璧山大傩舞。2005年的端午节,丁家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吆泥巴鬼”活动,并邀请市级专家进行现场观摩和评审。当天的表演吸引了丁家和周边地区的数万群众前来观看,场面空前壮观。2007年,“吆泥巴鬼”以璧山大傩舞之名成功申报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县文化馆舞蹈干部将“泥巴鬼”动作元素进行提炼和创作,编排出舞台化的儿童群舞。2007年,在璧山庆祝重庆直辖十周年晚会上,大傩舞首次登上艺术舞台,但裸身的儿童在舞台上表演引起众多质疑,认为很不雅观。后面几次的市级比赛也受到观众和评委们的争论和质疑,有一次演出更是被主办方直接叫停。后来的璧山大傩舞进行改进以迎合时代,将原本的裸儿变为穿着肉色透明服装,以求在符合原生态形象的同时达到“雅俗共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