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梆鼓舞的起源是怎样的呢?
王:梆鼓舞是解放后发明的,据说当时是一个在村里小学教书的老师,姓黄,他想要制作腰鼓,但是又没有材料,恰巧身边竹子最为常见,所以就用竹子制作梆鼓来代替腰鼓,梆鼓就这样出现了。当时我们老师说的梆鼓舞是在很多年以前了,他们也不知道具体什么年代,不过每逢春节和重大节日庆祝,都需要表演节目,黄老师就把学生和村里的青年们组织起来,编排了梆鼓舞的一些简单动作,梆鼓舞就这样诞生了。
除了庆祝表演节目,梆鼓也还有一些实际的用途。比如以前农村吃庄稼的野猪、野兽太多,半夜三更起来去驱赶不方便,大声吼吓嗓子又受不了,老人们就拿着竹子来敲击,发出的声音可以吓走野兽,保护庄稼。这样做了之后,又有一部分叫花子,就像打快板一样打着梆鼓来到主人家面前,说一些吉祥话奉承话,就为了讨口饭吃。这也是以前梆鼓运用的一个方面。
1.57年以前每年春节乡镇里都要搞一次演出,各个村必须要出节目,到了1957年以后,由于春节乡镇里基本上没有搞演出了,梆鼓舞就日渐式微,到了“大跃进”之后就不行了,“文化大革命”之后就更没有人演了。
问:您记忆中梆鼓舞最繁荣、演出最多的是什么时候?
王:最繁荣的时候是1985和1986年。1986年以后基本就没有热度了,因为我们也出去讨生活,奔波自己的事情了,没有天天搞这个,只有逢年过节镇上提出要搞活动,需要我们出节目的时候我们才从外地回来。后来非遗的政策出来,我们申遗成功之后,梆鼓舞的这把火又燃烧起来了。现在学校的学生也都在学习。虽然演出大多只是专业的人员来教一下,编排一下,大部分都是场镇、单位上的,还有在家没有出去务工的年轻人来跳,但是也看到了梆鼓舞的传承发展。
问:巴南的其他地区还有很多梆鼓舞队吗?(www.daowen.com)
王:现在梆鼓舞在巴南已经得到了普及,李家沱、土桥、鱼洞等,队伍都比较多。李家沱的那支队伍,他们街道比较有钱,比如他们有排练需要,排多少天,他们还会给每个人发工资,所以他们的积极性很高,加上这部分人有一些没有其他工作,又爱好梆鼓舞,所以李家沱的人很多,需要多少人都可以,他们搞这些演出活动就很方便。我们这里比较远,我家附近没有梆鼓舞队,毕竟农村人太“散”了,很多都出去务工,会跳的大多数都在外地,召集回来也不方便。目前就是小观的场镇上有会跳的,晚上跳坝坝舞的,老、中、青、学生等。
问:您在传承过程中有遇到什么困难或者问题吗?
王:困难是肯定有的,我自己很喜欢,也是我把它传承下来的,该尽的义务还是要尽的。但是也不能仅凭一腔热血和一厢情愿,毕竟还是要面对社会现实。目前传承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资金问题。传承的时候叫别人来学,却没有一点报酬,是没有人愿意来的。还有一个就是找人不太好找,农村里找人相当困难,现在的人从高中就开始出去读书,基本上对梆鼓舞都不太熟悉,上完学就在外地工作了,都不回来,去哪里找年轻人呢?农村大部分都是老年人,这些老年人每天的事情也很多,地里的庄稼呀,屋里杂七杂八的琐事呀,都会让他们抽不开身。现在也只有街道的人比较空闲,他们可能五六点吃完饭就没什么事情做了,有一个多两个小时的时间来锻炼,然而农村的人们每天都在忙活,起早贪黑的,干到披星戴月才回家,锻炼的人就几乎没有了。
问:您对今后传承梆鼓舞有什么建议?
王:就我个人来说,政府的政策是很好的,他们重视非遗,重视梆鼓舞,还给传承人资金补贴。我一开始都不知道有补贴,凭着一份热爱与责任,无偿我也是愿意做的,但是没有想到我这把年纪了还能得到政府对梆鼓舞的肯定,对我所热爱的这个舞蹈的支持,挺好的。巴南区把小观的梆鼓舞拿来让每个乡镇都发展起来了,每个乡镇都会跳,都把它作为一种健身娱乐舞蹈,这一点很不错。但是,梆鼓舞的传承人太少了,只有1个市级的和1个区级的,民间吹打国家级有1个,市级有4个,区级还有几个,就算其他人不来学,他们也有传承人。梆鼓舞就不行,本来表演也只需要10多个人,如果我们有四五个传承人,这样就方便,发展起来可能会更快,现在却只有我一个,感觉传承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我对未来传承工作的想法就是:首先,我希望第4代传承人多设几个市级或区级的传承人,毕竟一个人的力量太单薄了。其次,想要把梆鼓舞普及、延续下去,最主要的就是解决棘手的经费问题,经费是最大的障碍,别人来跳一天,汗流浃背的,一点经费都没有,家里人也不支持。最后,我希望在我们小观,不管是中年人还是青年人,他们都能够了解梆鼓舞,都能够舞梆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