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华龙舞的发展概述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

中华龙舞的发展概述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

更新时间:2025-0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龙舞在祭祀的摇篮中出世,在不经意之中创造了与天对话、与神对话的祭龙求雨舞,从此龙舞开始传承为风习,积淀为文化,绵延至今。龙舞发展到汉代,进入了飞升期。隋唐时期,龙舞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文中所谓“飞龙”指的是舞龙灯活动。

数千年来,龙就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我们也称自己为龙的传人。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四灵之一。古人对龙的崇拜,是在我国出现最早的民间信仰之一,而且龙崇拜作为一种行为也较早地进入了民间习俗的行列。早在夏、商、周时期,尊神侍鬼的殷商就已出现龙舞的活动,龙舞作为通神、求雨祈福乃至娱神的仪式逐渐成形,进入了龙舞的滥觞期。舞蹈史学家王克芬通过对史学的考究得出:“把15个人与龙连在一起,排成一条长龙的形象”证实了商代的龙舞活动。他们迈着雄健的步伐用粗犷豪放的动作在天地中跳起祭龙求雨的舞蹈,而且用龙舞来祭祀求雨的场面已颇具规模和气势。这在那个巫术盛行、图腾崇拜的早期文明中出现是合乎情理的,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产物。因此,龙舞在祭祀的摇篮中出世,在不经意之中创造了与天对话、与神对话的祭龙求雨舞,从此龙舞开始传承为风习,积淀为文化,绵延至今。

龙舞发展到汉代,进入了飞升期。这时的龙舞也在舞蹈的自身发展规律中得以解脱,不再是单独的祭祀活动,而是从祭祀中分离出来,发展成了一种独立的表演艺术,与当时的杂技、幻术、假形舞蹈(龙舞、凤舞、鱼舞)、歌舞戏等共同并入百戏之中,成为汉代艺术之代表。东汉张衡的《西京赋》讲述当时的舞蹈画面,“海鳞变而成龙,状蜿蜿以蝹蝹”,这就是大规模、大场面的“鱼龙曼衍”舞蹈。除此之外,龙舞在民间被扎成黄、青、白、赤、黑五色,承担着求雨祭祀的作用。五种颜色分别代表五行,在五行观念的影响下,人们创造了五色龙,并且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象征着金、木、水、火、土五色神龙,它们在祈雨祭祀中分别为:青龙(苍龙)居东方主木,春舞;赤龙居南方主火,黄龙居中央主土,夏舞;白龙居西方主金,秋舞;黑龙居北方主水,冬舞。它们在各季节中穿着各色彩衣,舞起长达数丈的各色大龙,场面十分壮观。

隋唐时期,龙舞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龙舞不再只是舞蹈艺术,其自身的造型上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龙体内装有蜡烛和油灯,龙灯的概念和形式就此产生。龙灯的点亮,翻开了龙舞辉煌的一页,这种新的龙舞样式得到了唐王朝的倡导。福州地区《三山志·土俗》记载:“燃灯驰门禁止,自唐光天始,本州批准假三日,诸大刹皆挂灯球……又为纸偶人作缘竿覆索飞龙戏狮之象,纵士民观赏。”文中所谓“飞龙”指的是舞龙灯活动。龙灯的出现,使龙舞艺术更加绚烂,并以它的光彩夺目成为我国古代舞蹈历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因此,唐代不仅是诗歌、乐舞等艺术大放光彩的时代,也是龙舞艺术值得骄傲的时代。(www.daowen.com)

进入宋代,龙舞完全渗入民间,加之宋代的社火形式与勾栏瓦舍的出现,龙舞得到了极大的普及。每逢正月初一与十五,大街小巷都搭设许多乐棚或影戏棚以及最精彩的灯山,观灯和耍龙灯可谓节日里必不可少的内容。在宋代高度自我总结的艺术发展中,龙舞也历经了自我重塑。进入明清,龙舞已经发展到由专门的组织来承担,他们不仅继承了龙舞之前祈福求雨的传统,而且还会利用龙舞在宫廷中取悦统治者及达官贵人。因此,舞龙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门类且迅速发展,除了各种风习和程式,龙舞的艺术形式也得到了总结,对舞龙者也有一定要求。舞龙者除了热情以外还要具备几种技能:一是要掌握圆场功,以保证在跑圆场时身体平稳;二是要有臂力,以保证在跑龙时龙身不因为分节而有断裂感;三是摆字时要保证速度与准确的路线,避免龙节因步伐和路线的差错而缠绕在一起;四是每个舞者都必须学会相同的数量的字形,以保证在表演对象不同时摆出不同应景字形的需要。可见这种训练有素、具有专业水准的舞队在明清时已成为主流,且悄然形成了雇佣关系,为龙舞的普及与商业化进程向前迈进一步提供了可能。到了近代,龙舞的发展起起伏伏,龙舞的分支也在自我的发展与改变中,其中,铜梁龙舞是最为耀眼的一支,被誉为“中华第一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