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作为一项底层技术,不仅仅在“币圈”让人们眼前一亮,在金融领域的很多非货币化领域同样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尤其在供应链金融方面,不但能够缓解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而且能够提高供应链金融的运转效率并且减少因为大量人工参与造成的失误。
相比于传统供应链金融,现行的供应链金融已经在参与主体与融资渠道更为多元化、信息流转效率提升巨大的助力下,彰显出与日俱增的活力。但是,许多棘手的问题仍然存在,如信息不对称制约融资、信用环境较差、业务安全性难以保证、融资成本较高等。
此时,区块链技术的成熟,为供应链金融的种种痛点提供了解决方案。区块链的技术特点,可谓是完美地契合了供应链金融这一场景,“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的模式,也为供应链金融的良好运行与资产的安全高效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保障。
近年来,供应链金融作为产融结合的重要方式成为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的重要战略途径。从中央到地方,鼓励支持发展供应链金融成为新的政策热点。而区块链作为近年来最具创新的前沿技术之一,以其数据难以篡改、数据可溯源等技术特性,打破了以往数据孤岛的现象,建立信任机制,并实现核心企业的信用跨级传递,逐渐成为助推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利器”。
供应链金融的参与者众,有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制造商、代理商、销售商、物流商、消费者、银行以及融资第三方等。供应链金融为中小企业融资的理念和技术瓶颈提供了解决方案,对于信贷不再可望而不可即。供应链金融提供了一个切入和稳定高端客户的新渠道,通过面向供应链系统成员的一揽子解决方案,核心企业被“绑定”在提供服务的银行。同时有效减少了银行的获客成本和风险。
传统的供应链金融紧紧围绕核心企业,对核心企业的要求极高,如要求核心企业有较多的上下游企业、对应风险控制能力要强。如果核心企业出现风险,其破坏性巨大,影响供应链中的所有企业;如果核心企业出现道德问题,容易导致核心企业借平台“自融”。同时,传统供应链金融存在众多的参与方,融资成本相对较高。参与环节众多,链条长,关联度较高,交易场景难识别等。(www.daowen.com)
区块链作为一种新型的技术组合,综合了P2P网络、共识算法、非对称加密、智能合约等新型技术,具有分布式对等、链式数据块、防伪造和防篡改、可追溯、透明可信和高可靠性的典型特征,其技术特性在供应链金融场景中有着独特的优势。
供应链涉及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和商流,天然是个多主体、多协作的业务模式。在这种情况下,要进行贸易融资,首先,会遇到很多真实性的问题,比如仓单多头融资,纸质仓单的真实性需要多方审核,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其次,涉及的多主体存在互联互通难的问题,例如每个主体用的供应链管理系统SCM、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甚至财务系统的所属厂商、版本不同,导致对接难。即使对接上了,也会由于数据格式、数据字典不统一而导致信息共享难。
区块链将分类账上的货物转移登记为交易。任何人都不能拥有分类账的所有权,也不可能为牟取私利而操控数据。再加上交易已经被加密,不可改变,所以分类账几乎不可能受到损害。同时,通过区块链,供应链金融业务能大大减少人工介入,将通过纸质作业的程序数字化。所有参与方(包括供货商、进货商、银行)都能使用一个去中心化的账本,分享文件并在预定时间内进行支付,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效率,还减少了人工交易可能造成的失误。
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通过区块链技术将各个相关方链入一个大平台,通过高度冗余的确权数据存储,实现数据的横向共享,进而实现核心企业的信任传递。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电子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的约束,借助核心企业信用额度,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加速实现普惠金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