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民俗文化现代化:开发与生态化研究

民俗文化现代化:开发与生态化研究

更新时间:2025-0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一部相关的法律,使我国对民俗、民风的保护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工作。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意味着本地的对外开放,外来的文化、经济观念会对民俗地造成一定冲击,容易使民俗地文化同化。

民俗文化是以民间文化和民俗风情为主体的物质上、精神上和制度上的传统,它包括生产与生活习俗、游艺竞技习俗、岁时岁日习俗、礼仪制度习俗、社会组织习俗、民间文学艺术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俗文化成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向外来旅游者展示本土形象的旅游资源。1995年,国家旅游局隆重推出“民俗风情游”,把民俗旅游作为一个主题提出,正式打出民俗的旗号,这意味着旅游界对民俗旅游的开发也进入一个新的层次。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已经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旅游的本质,就是人们离开原有的空间去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的过程,而民俗是当地人生活方式的集合,所以民俗和旅游相互结合相互作用,是现代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就民俗旅游本身而言,它并不像以往的旅游产品,只是单纯的参观游览的过程,其中还加入了交互式的体验与互动。

(一)民俗文旅的开发形式

通过对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进行精选和加工,激发人们前来观赏民俗、了解文化的旅游开发行为可以概括为六种基本模式。

(1)集锦荟萃式。集锦荟萃式指将散布于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典型民俗集中在一个主题公园内表现出来。如北京中华民族园集中表现了中国的民族民俗文化;云南民族文化村集中表现了云南境内的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湖南凤凰古城作为以苗族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集地,其浓厚的苗族风情构成了独具一格的湘西韵味。这一模式的优点是可以让游客用很短的时间、走很少的路程就领略到原本需花很长时间、很长路程才能了解到的民俗文化,其缺点是在复制加工过程中会损失很多原有的民俗文化信息内涵,如果建设态度不够严谨,可能会歪曲民俗文化。

(2)复古再现式。复古再现式是对现已消失的民俗文化通过信息搜集、整理、建设、再现,让游客了解过去的民俗文化。如杭州和宋城、无锡的唐城、吴文化公园。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令时光倒流,满足游客原本不能实现的愿望,但也存在着与集锦荟萃式共同的缺点。

(3)原地浓缩式。一些少数民族村落或民俗文化丰富独特的地区由于时代的发展已在建筑、服饰、风俗等方面有所淡化,不再典型,或者民俗文化的一些重要活动(如节庆、婚嫁)原本在特定的时期才会呈现,令游客不能完全领会当地民俗文化的风韵,故当地政府或投资商在当地觅取合适地段建设以当地民俗文化为主题的主题园,集中呈现其民俗精华。如海南中部的苗寨和黎塞风情园,其优点是便利了游客充分了解当地或该民族的民俗文化精髓,其缺点是在真迹旁边造“真迹”,自然形成对比,对有些游客不能构成吸引力。

以上三种形式可以归并为一个大类,即博物馆类,以丰富的民俗文化知识为特征,其员工都是专门的旅游业从业人员。

(4)原生自然式。原生自然式是在一个民俗文化相对丰富的地域中选择一个最为典型、交通也比较便利的村落对旅游者展开宣传,以村民的自然生活生产和村落的自然形态为旅游内容,除了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外,几乎没有加工改造,如广东连南三排瑶寨、夏威夷毛利人村落等,其优点是投资很少,让游客有真实感,能自然地与当地居民交流,甚至亲身参与劳作,有很大的活动自由度,缺点是难以将旅游开发带来的利益公平地分配给村民,村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受到干扰后可能产生抵触或不合作,难以保证村民们在接待游客时保持热情、友好、不唯利是图。(www.daowen.com)

(5)主题附会式。主题附会式是将民俗文化主题与某一特定功能的旅游业设施结合起来,形成相得益彰的效果,如苏州名园“网师园”传统上仅白天对外开放,让游人欣赏江南园林的造园艺术和文化内涵,夜间不对外开放,但目前“网师园”已推出“古典夜园”活动,利用园内各厅堂分别表现一两段苏州评弹、昆曲等各种类型的地方民俗文化艺术,游客同时可以领略苏州园林夜景下的意境,很受好评。

(6)短期表现式。以上五种模式均为长期存在、旅游者可随时前往欣赏的旅游开发形式,但也有一些特定的民俗文化只存在于很短时间激发短暂的旅游人流。短期表现式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出于民族民俗传统的节庆活动,如内蒙古的“那达慕”大会、回族的“古尔邦节”、白族彝族的“火把节”等,其本意并非为了发展旅游业,故不会长年存在,但在节庆期间会吸引大量的旅游者;二是流动性的民俗文化表演活动,如贵州组织民间表演队到国外演出松桃苗族花鼓、滩堂戏、下火海等,展现了民间文化的艺术风采,每到一处也吸引了不少外国民众远途而来欣赏(这本身即是旅游行为),进而吸引游客前往贵州旅游。

(二)民俗文旅的开发要点

第一,加强宣传,注重引导。居民因生活水平提高,价值观念转变,生活方式更趋于现代化,这个过程中将有大量的民俗被同化。文化部门应向居民传播有关的保护民俗资源的意识,使他们认识到本地民俗的价值,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当地居民的宣传引导工作,对在消亡的口头文化、手工文化、服饰文化等民俗文化采取补贴和鼓励,与当地居民达成共识,提高当地民众的保护意识,增强人们对民俗风情的感情,培养他们保护民俗旅游资源的责任感。

第二,谨慎开发,合理利用。各地旅游部门对待当地民俗资源开发问题上要始终坚持谨慎的态度。先要摸清家底,对当地民间民俗文化进行一次彻底的排查;要弄清哪些是可以开发的,哪些是应当严格禁止开发的,哪些是要讲究方式方法才能开发的。在抢救和保护中,力求展现其简单而精巧的建筑、悠远而古朴的风俗、厚重而传统的民风。

第三,健全制度,有章可循。加强民俗方面的规章制度建设是切实保护民俗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我国旅游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一部相关的法律,使我国对民俗、民风的保护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工作。

第四,预防外来文化对民俗文化的冲击。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意味着本地的对外开放,外来的文化、经济观念会对民俗地造成一定冲击,容易使民俗地文化同化。要保护民俗文化,就要尽量减弱游客所带来的这种冲击。为保护民俗地文化环境,国外许多景区通过甚至通过限制景区日接待量、限制游客停留时间、限制游客和当地居民接触等途径,以减弱外来文化对当地社会文化的冲击。我国的旅游主管部门应该认识到民俗保护的重要性,积极主动探索新的途径和方式,将因发展民俗旅游而带来的文化冲击减弱到最小,以保护民俗地文化[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