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年办学与发展的过程中,武汉为明学校犹如母亲一般,以她博大的胸怀和无私的爱,滋养和帮助了许多年轻教师成长。在人生的旅途中,他们心怀梦想,拼搏前行,一步步从单薄走向丰盈,从青涩走向成熟,和学校同进步,共成长,留下闪光的人生屐痕。
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他们的风采。
班主任,梦开始的地方——黄松龄老师
2009年7月,黄松龄带着家人的期许,带着对教育事业的追求,带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来到了武汉为明。
刚到武汉时,学校还没有建好,她和妹妹在售楼部的招生接待处负责接待工作,每天要拨打几百个回访电话,用微笑和亲和力让前来咨询的家长们对学校有个良好的印象。经过两个月的磨炼,她不仅可以听懂武汉话,也开始变得健谈起来。
2009年9月,学校如期开学,黄松龄没有如愿以偿去一线教书,而是继续留在招生办工作,负责招生咨询、学籍管理、校服的发放和库存的管理。尽管经常搬运校服、整理库存到深夜,也曾因为建校初期学籍管理工作太难而默默地流过多次眼泪,但当她每每看到周校长忙碌的身影,得到周校长如家人般的关心和照顾,就觉得自己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2011年9月,黄松龄踏入教学一线,成为一名数学老师。工作中,她爱岗敬业,尽职尽责,严于律己,不断提升,作为一名班主任,她关爱每一个学生,把对事业的爱、对孩子的爱融于日常琐碎繁杂的工作中,全心全意地为每一位学生服务,让学生感到温暖。
每接手一个班,黄老师都对每个学生的名字、爱好、特点和家庭状况了解得清清楚楚。有一次,班上中途转来一个患有严重的感统失调的男生,他情绪有时不受控制,语言表达没有逻辑。面对这种情况,黄老师不仅自己做好了心理准备,从他进班的那一刻起慢慢地引导他,也教会班级的其他孩子去理解、包容和帮助他。这个男生来了之后,得到的不是歧视,而是友爱与帮助。渐渐地,他敞开心扉,融入到班集体之中。一个月过去了,有一天晚自习后孩子的妈妈来接他,他当着妈妈的面对黄老师说:“黄老师我好爱你,我喜欢这个学校!”孩子的妈妈当场愣住了!因为孩子以前从来没有说过这样的话,是黄老师的爱改变了他!
黄老师认为,一个好的班主任除了要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有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和魄力外,还要有自我反思和勇于创新的能力。在班主任工作中,她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新的班级管理模式,不断反思、完善和改进。一次偶然的机会,她阅读了陈晓华老师的《班主任突围》一书,该书主旨重在“解放班主任”,通过部落制团队的自由组合、自主管理,追寻创意突围,达到“一日常规甚至晚自习都可以无人监管”的境界。
在陈老师的启发下,黄松龄开始探究新的班级管理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将班级的管理权交给学生自己,实施“国家”管理制度,班级成员分成8个小组,即8个“省”,每个“省”有5至6名成员,按组内异质原则搭配,实行“省长”负责制,各“省”均服从“国家”领导成员的领导。在班主任的指导和帮助之下,以“省份”的团队形式参与班级日常事务与班级建设,最终达到学生的自我管理,让学生在为班级出力的过程中培养集体归属感。
教书育人,是黄老师人生中最无悔的选择,做一名有爱心、有责任心的教师,是她的人生目标;做一名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是她一生的追求;“倾一腔热血,铸不朽师魂”,是她作为一名班主任的真实写照。2018年6月,在为明教育集团首届德育“三个十工程”评选活动中,她被评为“十佳班主任”。
风雨兼程,十年成长——邵尉老师
2009年8月,骄阳似火,刚完成支教工作的邵尉带着期待和梦想,从东北的黑土地辗转来到“白云黄鹤”的故乡——大武汉,成为北大附中武汉为明实验学校的一员。
来到学校,看着还处于建设中的校园,邵尉脑海中闪现的第一个念头不是离开,而是将这里当作自己重新奋斗的起点。报到时,周校长语重心长地说:“新的起点,新的希望,学校从无到有很不容易,将来我们还要面临无数的挑战,学校的存亡和未来发展,要靠你们!”
新征程开始后,邵老师承担了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为了不辜负校长的信任,为了满足同学们对知识的渴望,他一切从头开始,每天早上六点准时起床,走到美丽的黄狮海边,对着空旷的湖面大声地练习自己的课堂教学,从课堂导入,到提问、思考、议论、小结,再到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在他和同事们的辛勤努力下,当年的期末考试,七年级的数学成绩位居东西湖区第一名。
2010年,邵老师成为学校首批“问津”名师工作室成员;2011年,他参加了全国第七届初中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大赛,在周校长的指导下,三易其稿的统计学课程“全面调查”获得二等奖;2013年至2015年,连续三年担任毕业班教学工作,兼任备课组长;2015年,临时担任九年级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中,他不断学习,认真总结所教学科的知识,与同组教师一起做题、研题、梳理知识、研究对策,教学水平不断提升,成绩不断显现。2016年至2017年,他又担任八年级数学教师兼备课组长、班主任,2018年担任九年级数学教师、备课组长、教研组长。
十年来,在学校领导的重视、培养和帮助下,邵老师获得了多项荣誉和奖励。2010年11月论文《提高课堂效率初探》获省级三等奖,2010年12月论文《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获市级三等奖,2012年2月论文《基于自主合作学习的数学课堂教学调控策略研究》获区级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2013年9月获教育教学特色成就奖,2014年7月获武汉市骨干教师高校课堂培训“四新”成果展示三等奖,2015年1月获校级第三届高效课堂优质课大赛级部一等奖,2016年6月获区级资源平台建设贡献奖,2018年1月进行区级“旋转”专题讲座,2018年5月被评为第六届长江杯数学竞赛省级竞赛辅导优秀教师,2018年所带班级数学成绩位列全区第四,2018年11月参加四川省第七届初中名师课博会献课……此外,还获得了“校级优秀备课组长”“初中部优秀数学教师”“校级优秀教师”“十佳教研组长”等称号。
回顾过往的10年,邵老师走得很充实,走得很坚定,他从不后悔背井离乡,因为这里有像妈妈一样的,让人敬爱的周校长,有兄弟姐妹一样的亲爱的同事。在这里,他成家立业,娶妻生子,在这里,有他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许十年光阴,品专业成长,创品牌“明”校——王立新老师
2009年8月,大学毕业的王立新加盟武汉为明学校,从此开启了与为明的相伴之旅。10年间,她历经寒暑,为人师表,专心教研,以饱满的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感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从一位稚嫩的新教师,成长为高中历史学科组的带头人。
刚参加工作时,王老师将旺盛的精力和昂扬的激情全部倾注在了学生身上。无论上课还是下课,无论上班抑或放假,她心心念念的永远是学生——操心他们的学业,于是跟在学生后面给他们补习;担心他们住校不习惯,于是常跟着他们一起吃住。正是这样的热情和真心,让学生的成绩提升了,家长对学校更信任了,师生之间、家校之间携手共进,亲如一家。
不久后,在周校长的要求下,王老师所在的政、史、地学科组教师组织研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查阅资料,整合资料,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整合出报告并展示。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王老师知晓了“生本课堂”的理论,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课堂活动的探究,最终实现教学目标,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自此,她切身体会到提升教学实践能力的重要性,特别是学校组织的“专家进为明”教学培训,清华附小窦桂梅校长来到学校亲身授课。活跃的课堂氛围、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引人入胜的课堂分析、火花四射的思维碰撞、充满个人魅力的启发式课堂,让她叹为观止!
自此,王老师刻苦钻研教材,研究考纲,通读教材体系,研讨教学内容,几天做一本试题,每月更新教学参考书,从未停止过对历史学科教学的研究和探索,如此常年不懈,终于成为令学生敬佩的优秀教师。教学中,她总是能以亲和力将学生“带入”课堂,又能以专业知识“征服”学生于课堂。在以生为本、小组探究的课堂上,她总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主动参与;又总是能讲解得鞭辟入里,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鼓励学生既要合作讨论,互助学习,又要自主思考,敢于质疑,让学生爱上历史课。
可以说,每一节公开展示课,都是王老师努力钻研、反复推敲、精雕细琢的成果;每一份备考资料,都是王老师经年累月删繁就简、精简提炼的精华;每一次课后练习题,都是王老师落实重点、突破考点、锐意求新的作品。(www.daowen.com)
作为一名中青年教师,王老师始终以教学为根本,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实战经验,在区内多次承担研讨课。她对课程内容的整合处理以及紧跟高考趋势的课堂呈现,引发了区内教师的热烈讨论,并于2013年获得“东西湖区优秀青年教师”称号。为突破区域局限,她按时参与武汉市内教研活动,针对市内教研的热点问题多次撰写论文,总结阶段教研的思考,并分别在省、市级期刊发表文章。针对学校历史学科的教研力量比较薄弱的特点,她以身作则,规划业务提升,阅读史料和书籍,带领组内教师钻研新课标,以“为明新课堂”的目标教学为引领,精准目标叙写,增强课堂教学效能,组织组内教师定期听评课,从课堂实操入手,查找问题,解决问题,为历史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添砖加瓦,做出贡献。
不仅如此,连续担任高三教学工作让王老师对高考备考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敏锐的洞察力。她注重自我提升,不错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参与湖北省和武汉市的备考会议,听取专家报告;在为明集团专家的引领下,对提升历史学科学生的阅读能力做专题报告;在集团专家的听评课指导下,对复习课方法路径进行深入探索;参与集团联考的试题命制工作,向珞珈书院专家取经,深化对高考试题命题方向和史学新动态的研究与思考,精心做好高考备考……
不管是春寒料峭,还是夏日酷暑,王老师都守在教室为学生解答疑问,督促学生落实知识;多少个课后间歇,多少个黄昏夜晚,王老师细心、温和地给学生做考试心理疏导,鼓励学生坚持不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学生们在给她的信中如此写道:您对孩子们的关怀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您对学生们的栽培是“化作春泥更护花”;无数个日夜里,朝霞伴着您踏入校园的脚步,清夜映衬着您忙碌的背影。您夙兴夜寐,无一日懈怠,只为铺就我们的锦绣前程。我们由衷地感激您,爱戴您……
对于王老师而言,为明给了她专业成长的平台,成为她挥洒青春的舞台,让她体会到传道授业的成就感。在这里,她既用心,又用情,真正尊重学生、喜爱学生、培育学生、帮助学生,并收获学生的爱戴,体验与学生携手成长的快乐,享受着属于她的幸福时刻!
书香为明伴君行——小学部德育副主任曲笑言老师
从对教育的“懵懂”到“初探”,从似懂非懂到真抓实干,从简单尝试到形式多变,自2011年秋加入武汉为明以来,曲笑言老师经历了太多的改变。校长的谆谆教导、师父的引领示范、领导的鼓励鞭策、同事的支持理解,让他在武汉为明经历一次又一次的“蜕变”,收获了人生最大的幸福!
初为人师,曲老师满怀兴奋和激情,除了精心准备每一节课外,他还与学生打成一片,课间和学生一起游戏,很快成了一位让学生喜欢的音乐老师。然而,正是因为平时语气平和,私下里喜欢说笑,课堂上活动较多,竟让他的课堂失去了威信和秩序——学生随便接话,回答问题,课堂纪律十分不好。带着困惑和无助,在师傅的指点下,他买下了第一本有关教育教学的书籍——《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看完后,他恍然大悟,原来竟然有这么多课堂模式,而自己一味去思索该如何实施教育模式,落实教育方式,却忽视了学生到底会喜欢和接受怎样的教育。
此后,每一节课曲老师都会根据每个班级学生群体特性的不同来改变教学方法,学会在课堂中提要求,落实评价,用多变的教育手段来引领学生的思想,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教学走,用一个个小目标带动学生,用一次次评价鼓励学生。不久,当师傅带着年级组长到他的班上听课后,对他的教学进步予以了肯定。
成为小学部大队辅导员后,曲老师深感自己积累的知识和方法已远不能胜任这一项工作,在周校长和校外辅导员毛部长的点拨下,他在书本中寻找知识和答案,带着问题去读书。从这时起,他养成了每天早上6点30分到办公室读书的习惯。文学、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一本、两本、三本……日积月累下,他的知识不断丰富和巩固,工作经验和专业素养不断提升,学生也在科学、系统的安排下得到了最好的成长!
2012年,小学部为了丰富少先队员的业余生活,提升少先队的活动品质,成立了第一支鼓号队,由曲老师负责鼓号队的训练和管理。刚开始时,由于乐器较多,他一个人要负责多样乐器的训练,难度较大,于是他采用分声部、课时单独训练,再合练的训练方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他的努力下,鼓号队经过半年的训练后,在2013年学校运动会上首次演出,广获好评。2015年,学校聘请原长影乐团指挥王伯力教授担任艺术中心主任,曲老师与王教授一道,带领学校7名音乐老师组建了雁之声管弦乐团,并在短短一年内就组织了首届“音爱精彩,乐享未来”新年音乐会。经过3年多的建设,雁之声管弦乐团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支200余人的大型管弦乐团,在省、市各级比赛中斩获殊荣!还有“博雅艺术节”“广场文化节”“红歌比赛”“体育文化节”等,每一次活动都可以看到曲老师活跃的身影!
教育的真谛不在于传授,而在于鼓舞和唤醒。少先队,就是帮助原本就积极、善良的孩子们能够快速找到内心的美。作为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曲老师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之重。他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舞台”,每一朵花都有独特的色彩!2015年冬天,学校和汉川垌冢第一小学共同开展了“手拉手”活动,曲老师带着学校的少先队员代表进入垌冢一小,与对方学校的学生一起唱歌,交换友谊卡,一起做手语操“国家”。让孩子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当每周一鲜艳的国旗冉冉升起时,当每次“雏雁行动”领导力训练营中同学们呼喊着“勇敢”“正义”时,当每次活动中少先队员们展示着自己的才华时,曲老师认为,为明这个卓越的平台,让原本就具备优秀素质的学生更加优秀,让原本就想获得更多能力提升的人更有能力。平台越大,机会越多,就越会让该“盛开”的花,找到属于它的最美的色彩!在为明,他和孩子们都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多彩”!
在为明的日子里,曲老师获得了提升自己的平台,学会了与阅读相伴,收获了一次又一次的成长,遇到了影响他一生的人,懂得了一个男人该有的担当和使命。是为明,让他收获了太多的幸福,让他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向往和渴望,让他不断追求诗和远方!
相伴为明,一起成长——信息中心刘浩老师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是刘浩老师最喜欢的一句诗。
2012年5月,刘浩成为武汉为明学校的一员。学校宽大的校区、优美的环境、独具个性的建筑深深地吸引了他。走进整洁雅致,庄重气派的学校行政中心大楼时,给他印象最深的是大厅里的一张周恩芝校长参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时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巨幅合影照片,让他肃然起敬。
新环境、新工作、新气象!入校伊始,刘浩感觉一切都是那么新鲜、给力——宿舍有空调、洗澡间,工作餐是自助餐,种类丰富,营养均衡。每天早上,他都起得早早的,在小学部红色的操场上跑上几圈,呼吸着校园里新鲜的空气。
在刘浩看来,为明的工作是高效的、快节奏的,也是最能锻炼人的,能够迅速提高一个人的业务水平。入校后不久,信息中心领导安排他制作一个视频,此前,他没有使用过录像机,也没有接触过视频编辑软件,这让他不知该如何下手。好在,当时在领导的大力协助下,顺利地度过了第一关。
通过这件事,刘老师认识到必须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于是,他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上班路上在地铁上学习,晚上更是坚持学习到11点。同时,在电教设备维护方面他勤奋钻研,不怕吃苦,力争做到让学部的教师人人满意。为了方便教学,他花了一个月的时间,为自己管理的机房定制了一套特殊系统。辛勤的付出得到了回报,这一年的年底,刘老师获得了“师德标兵”的荣誉。
2014年10月24日,武汉为明学校迎来了建校五周年的日子,全校沉浸在一片欢乐、喜庆、祥和的氛围之中。活动当天的凌晨1点,由于初中部机房断电,刘老师将主机搬到行政楼,制作建校五周年的视频,因为电脑的配置很低,渲染速度很慢,直到凌晨3点才完成整个视频并导出。仅仅趴在办公桌上打了个盹后,刘老师又接着参加白天的庆典活动。当天上午,他精神振奋,拿着相机在活动现场的操场上欢快地跑动,拍下了一张张珍贵的照片。在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学校五周年庆典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后来,有老师问他:“浩哥,五周年活动这么多相片,怎么没有一张是你的啊?”他说:“有啊,你仔细看看大合影,地上那个长长的拍照的影子,那就是我。”说罢,两人哈哈大笑……
十年间,武汉为明学校经历了跨越式大发展,学生人数不断增多,刘老师也随着学校前进的步伐,每天脚步匆匆,忙忙碌碌。在他看来,“为明”不仅改善了他的物质生活条件,为他提供了工作、学习和发展的平台,同时也象征着一种创新的精神,代表着一种前行的动力,特别是在周校长的身体力行和率先垂范之下,打造了一支“高飞的雁阵”,培养了一支热爱教育、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甘于奉献、善于打胜仗的教师团队,成为学校壮大的坚实基础。
2016年,刘老师被提拔为信息中心主管,从普通员工到一个小团队的领头人,角色的转换赋予他更多的工作职责。工作中,他脚踏实地,吃苦耐劳,认真配合学校的整体工作和各种活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力争成为学校前行道路上“一把冲刺的尖刀”,冲锋陷阵,披荆斩棘,开创新天地。
十年磨砺,风雨兼程;十年为明情,百年名校梦。在刘老师的心中,“为明”这艘教育的“航空母舰”正乘风破浪,带领着大家一起航行。每个人都要时刻在心中竖一把利剑,让自己有危机感,有前进的动力和激情。他愿在“为明”这艘“航空母舰”的甲板上站稳脚跟,共同驶向美好的未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