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小组建设促进为明新课堂实效

小组建设促进为明新课堂实效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为明新课堂”的推进中,为了让学生更好、更有效率地学习,武汉为明学校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促进学习有序进行,达到“活而不乱”之效。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指导每个小组进行明确的分工;建立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促进全体学生参与合作学习。教师在学生交流时,密切关注各小组的进程,灵活处理学生很难理解的问题。

小组建设促进为明新课堂实效

在“为明新课堂”的推进中,为了让学生更好、更有效率地学习,武汉为明学校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具体为:将一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学生的每日集体活动、行为习惯、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社会实践活动等全部量化打分,小组实行“捆绑式”动态管理并适时评价,评出“优秀学习个人”“优秀学习小组”,校长每月颁发奖励。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校由教导处主抓,从组建、分工、管理、培训、课堂、互助、评价7个方面来推进合作学习小组的建设,使学生合作学习小组成为班级、学校最重要的学生学习型组织,成为提升学生成绩和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平台。

组建:遵循小组合作学习中“同质互学”“异质帮学”“小组群学”三种基本形式,强调学习+激励。通过开展群体学习,使学生勤奋学习,尤其是使学生“更聪明地学习”。

在小组规模上,武汉为明学校合作学习小组以6人为标准;在分组原则上,实行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主要依据成绩,采取一条龙的形式分组,每组都有A、B、C(按成绩从优到劣排列)三个层次的学生。在此基础上,将各层次的学生平均分成5~7个小组,再综合其他因素,使各组水平基本在同一层次。小组确定后,在相对固定的时间里保持其稳定性,必要时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而在每一个小组成员的座次安排上,武汉为明学校精心思考、科学安排,小组内成员按照A1、B2,C1、C2,B1、A2的组合相对而坐,即C层学生于中间对坐,2个优等生和2个中等生呈对角线坐,并以周为单位调整座次。在小组文化建设上,每个小组遵循“两个一”原则,即一条具有积极鼓励意义的格言,一套严格细致、具有约束力的“组规”。具体内容包括:创设组名,确定组训,设计组徽,制作组标,制订奋斗目标和组规等。通过此举,形成团结进取的小组文化氛围、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浓郁优良的班风学风。

分工:组织管理好分组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一种归属感和强烈的责任感,发挥小组的最大功效。促进学习有序进行,达到“活而不乱”之效。

(1)健全管理体系。组长管组员,班长管组长,教师管课堂,班主任管奖惩。建立小组长例会制度,每周周末由班主任或班主任委托班长召开一次小组长会议,班会课上通报情况。

(2)组员分工。增强小组成员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责任感,确保人人都是小组的管理者。比如,小组内设常务组长、学科组长(可由常务组长兼任,负责记录得分)、检察员(检查、督促小组成员的学习提纲、作业完成情况等)、中心发言人等。

(3)选好小组长。每个小组确定一位成绩好、责任心强、有管理能力的同学担任组长,作为小组的领袖人物,管理本组全部事务。组长在学习小组中既相当于班主任,要管理组员,又相当于“小老师”,要组织组员进行学习讨论。

(4)设立学科组长。分别设立语文组长,数学组长,英语组长,政、史、地、理、化、生组长等(可以兼任)。各学科组长分管小组成员本科作业的布置、收缴、检查、记录,及时将小组作业完成情况汇报给本科课代表,课代表再将各小组每天的作业完成、笔记检查、错误订正等情况登记到量化评比栏内(或小组内交叉检查)。

管理:通过优化小组管理,解决学生主人翁意识缺失等问题,增强学生互教互助、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1)制定奋斗目标,明确奋斗方向。每周目标:各小组每周一制定自己的本周目标,确定竞争对手,通过小组会议商讨保障目标达成的措施和方法。每月目标:针对月考,小组每位成员在月考之后都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实际情况,制定自己下次月考的奋斗目标,确定竞争对手,同时通过小组会议确定小组月考目标。

(2)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通过优化小组分工,使所有学生都成为小组的直接管理者,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构建小组自我管理模式。

(3)职责轮换。原则上,除小组长可由固定人员长期担任以外,其余职务每周轮换一次。切实培养每位学生的责任感和合作意识,用责任感促进全体学生的成长。

(4)全员参与。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指导每个小组进行明确的分工;建立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促进全体学生参与合作学习。

培训:加强学生互助意识的培养,使学生由被动管理到主动参与。

(1)强化对小组长的培训。加强思想教育,小组长能主动承担责任;班主任对小组长进行定期培训;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要敢于放手,善于放手,鼓励小组长自主开展小组学习和管理工作。

(2)加强对学生分组合作学习的教育和宣传。

(3)在学习过程中要给学困生特别的关注。

(4)通过班会和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学生明白只有大家团结合作才能共赢的道理。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时,学生能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善于倾听,要动口、动手、动脑;合作交流时,要尊重对方,善于倾听对方的意见;遇到困难时,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用建设性思维解决问题。

课堂:组织学生进行有序的课堂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1)明确小组讨论的规则:2人—4人—6人—其他小组—全班。在独立思考后,仍有疑惑需要解决的,先是一帮一(比如A1和C1、B1和A2、B2和C2结对)检查正误,如还有困难,再4人交流,接着组内交流……如遇到较难的问题,记录下来,班级讨论。(www.daowen.com)

(2)讨论该讨论的问题。80%的问题主要通过一帮一的方式解决,只有那些易错点、易漏点、易混点、重难点才在全班进行讨论。教师在学生交流时,密切关注各小组的进程,灵活处理学生很难理解的问题。

(3)重视思想、方法类知识。讨论中,教师要有目的地指导学生注意问题中蕴藏的方法、思想,让学生注重为学习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而做题,为掌握规律而做题,而不是注重解题过程,为做题而做题。

(4)在课堂讨论时引发质疑、争论和评判。鼓励学生敢于挑战,注重学“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运用恰当的评价激励。

(5)课堂展示。遵循“学困生回答,中、优等生补充或评价”的展示原则,当每位学生上台展示时,他是能够理解小组结论的。展示完毕后,应让学生纠错、质疑、补充或提出不同思路。

(6)将落实进行到底。教师要加强引导,让学生将所学内容巩固落实,给学生留出时间对导学提纲进行整理、补充,由小组长负责检查,交叉巩固,将一帮一落到实处,如当堂检测、反馈练习等。

互助:提升学习小组互教互助的意识,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

(1)加强学生互助意识的培养。每个人承担一定的小组责任,促使小组成员将焦点集中到互教互助上来,推动班集体共同进步。让优秀学生明白,教会别人也是自己系统整理、深化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不但不会影响自己,反而能提高自己的水平。

(2)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帮扶作用。先教后学、先帮扶后讲评,让学习小组在解决疑惑或难题、订正错题、切磋方法等方面尽可能多地互教互助。

评价:评价小组与评价个人相结合,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1)小组评价原则:激励、引导、和谐。在学习的每个环节、学生日常管理的每个环节,以量化评价为主,评价小组与评价个人相结合的方式,一节一反馈,一天一评价,一周一总结,一月一表彰。

(2)建立小组、班级、年级和学校评价机制和体系。一级评一级,一层评一层。学生评学生,老师评学生,学生评老师等。

(3)实施学生个人的综合评价。学习评价:课堂表现、“限时训练”作业、考试成绩的评价。行为习惯评价:纪律评价、卫生评价等常规检查。

(4)评价反馈强调时效和力度,评价后一定要有记录。

(5)经常开展小组竞赛和评比活动。

(6)建立分组合作学习奖惩制度。对学生、小组、班级进行评价后,表彰优秀者,鞭策落后者,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

学生合作学习小组的建设和实施,是武汉为明学校课堂教学形式的一次重大变革,它通过小组成员之间合作学习、互助学习和探究学习,筑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教学质量的基石,其作用和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合作学习形成了师生、生生之间全方位的互动,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人人都是课堂的主角,人人都参与到学习中来,有利于不同层次、不同资质的学生互教互助地帮扶学习,在共同学习中发现问题,在集体讨论中解决问题,学会教师所设计的情境,积极主动地去分析、比较、总结,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

(2)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组合作中,组内成员人人有任务,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发展。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也乐于倾听别人的意见,组内热烈的讨论气氛也使他们在快乐中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达到会学、学会、乐学的目标,进而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

(3)增强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了轻松、民主、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在合作学习中,学习者之间建立起一种积极的、相互依赖的关系,每个人的贡献都是小组成功所不可缺少的,每个人的价值都在小组成绩中得以体现,从而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

(4)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后,一个班的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学生都有展现自己的机会,还能在组内其他成员的帮助下获得提高和进步,组内之间取长补短、互相帮助,这样,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就有了更多的收获,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也就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心理是在人的活动中,尤其是在人和人之间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小组合作学习增强了课堂上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加了互助的频度,从而促进了学生社会化程度的提高。

如今,走进武汉为明学校的每一间课堂,呈现在眼前的都是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热火朝天地讨论、互帮互助学习,以及小组与小组之间你追我赶、彼此竞赛的热闹景象……学校每学期都会评选“优秀学习小组”“学习之星”“进步之星”“限时训练杰出个人”等,并为其颁发奖学金。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些优秀的团队和学生个人,激励了其他学生与之看齐。那一张张烫金的荣誉证书,那一份份极具意义的奖励,既是对他们的肯定,也为他人树立了榜样,影响和带动了优良学风、班风、校风的形成!

更让人欣喜的是,“为明新课堂”的实施,转变了教师的传统教学思想,促进了教师深入钻研大纲、教材,认真设计课堂教学程序,加强了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成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发展的强力助推器,不断刷新为明的办学成绩——小考成绩名列东西湖区前茅,中考成绩连续七年蝉联东西湖区冠军,高考成绩一本上线率达24.6%,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