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雁文化”的课程理念,一言以蔽之,就是注重对学生关键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培养。
2016年9月13日,教育部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强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理性思维等十八个基本要点。各素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对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应该说,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核心素养如何真正落地,落到教师的自觉教育教学行为上,落到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上,落到真正为国家培养人才上,是武汉为明学校以周恩芝校长为代表的领导班子时时思考和探讨的问题。在周恩芝看来,“素养”与“素质”的内涵是不一样的——素质更多是外显的,而素养一定是内化的、由内而外的,一定是自觉的、自发的、自为的。核心素养,虽然是一个新词,但它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因为,教育的本质不正是要激励和唤醒孩子由内而外的生命力吗?每个个体,都有一种自我生长、自我实现的能力,教育者所需要做的,就是将这份能力唤醒。就如同一个鸡蛋,从外部打开是食物,只有从内部打开才是生命。教育,其实就是影响生命个体的活动,所做的就是“回归”。试问,只要回归到教育的本质来办学校、办教育,核心素养怎么可能不落地?(www.daowen.com)
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和落地,武汉为明学校希望通过课程来实现,因为课程是学校办学目标得以实现的载体和平台。工作中,学校构建起“明雁课程”体系,努力探究面向未来的课程结构,构建各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打造武汉为明的“学科素养培养实施手册”,着力于学生爱国与责任、自尊与自强、阅读与实践的养成,构建学校生态文化,使教师成为实施核心素养的关键。
在办学过程中,武汉为明学校不断完善“明雁文化”发展的核心定义,并且针对小学、中学、高中这三个不同学习阶段,对每一项核心素养进行三维的、行为的目标分解。这种严谨而科学的体系构建和目标分解,为学校后续课程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早在2014年,武汉为明学校就制定了关于培育学生基本素养的体系方案,其中不但包含了“品格”和“能力”,还强调了“生活”这一项人生最基本的内容。2016年,随着教育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的发布,学校又对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关键词进行了梳理,将小学、初中、高中共30多个学科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以及落实路径统一汇编成册,指导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和落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