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20世纪中国珍稀野生动物分布变迁

20世纪中国珍稀野生动物分布变迁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猞猁自己不搭窝,通常栖息在其他动物遗弃的窝穴中。华北的猞猁在20世纪的分布如下。按:据此看来,丹东市一带的猞猁到20世纪末已绝迹。

20世纪中国珍稀野生动物分布变迁

20世纪,各大区仍皆有猞猁分布,但在有的省级政区则为再见记录。

5.1 华北

本阶段,北京市也未见猞猁分布记录;本区仅河北省、山西省与内蒙古自治区仍有猞猁存在。

5.1.1 河北

河北省依然有猞猁生息繁衍

清光绪三十一年《雄县乡土志》记述:

土豹:大如犬,便捷如猫,形亦如之,左黎黑色。深夜入人家,窃食鸡鸭[47]

按:猞猁的别称之一有“土豹”,同治《石门县志》诠释“豹,性暴,脊长毛赤黄,纹黑如钱而中空,比比相次。无纹者为土豹”在形态方面作了区分;此处就是猞猁。

《中国哺乳动物分布》记载,猞猁分布于“河北:兴隆”(张荣祖等,1997)。说明在兴隆县曾有猞猁栖息。

据河北林业网发布的“野生动物资源”中“河北省国家级重点保护兽类名录及分布”称,猞猁分布于“遵化、围场、赤城等县”[48]

5.1.2 山西

山西省的猞猁已然濒危。

《山西通志》有关猞猁记载有三(山西省史志研究院,1996):

二类保护动物:马鹿、猞猁、白冠长尾雉今已灭绝。

芦芽山自然保护区:在宁武县西马坊乡……二类保护动物3种,即原麝、豹、猞猁(群众称之为车里松)。

历山自然保护区:在沁水、阳城、曲沃、翼城……二类的有猕猴、林麝、豹、大鲵、鸳鸯、白冠长尾雉、猞猁、麂,后三种已濒于灭绝。

按:据此看,其时山西省的猞猁并未灭绝,在2个保护区仍有,但可称濒临灭绝。

5.1.3 内蒙古

内蒙古自治区是本区猞猁分布的主要省级政区。

民国二十一年《黑龙江志稿》记述:

猞猁狲:即土豹《明一统志》。猞猁狲,类野狸而大,耳有长毫,白花色。小者,曰乌伦。出索伦者佳。亦作失利孙《盛京通志》。《事物绀珠》:猞猁狲,黄黑色。其皮可裘。出女真。《格致镜源》:猞猁狲,《国语》曰西伦,转为舒伦。虞者称曰:威呼肯孤文孤。威呼肯,译言轻。孤文孤,译言兽也。犹之称虎,曰阿勒哈孤文孤;豹,曰呼敦孤文孤,皆隐语。阿勒哈斑烂之,谓呼敦疾速之谓。唯猞猁孙能升木,须谨防之。否则,溺下著衣,肌肤立溃,此其毒于虎豹者《黑龙江外纪》。

按:此处记述不仅沿用旧志,更难得的是提供了“猞猁”的渊源。

《中国西北地区珍稀濒危动物志》称,猞猁产于“宁夏的左旗”(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等,1994),此乃误将内蒙古自治区的阿拉善左旗归入宁夏回族自治区,但仍可说明有猞猁分布。

《中国哺乳动物分布》记载,猞猁分布于“内蒙古:大兴安岭、牙克石、额尔古纳右旗,杭锦旗,二连浩特,阿拉善左旗”(张荣祖等,1997)。亦即在今牙克石市、额尔古纳市、杭锦旗、乌兰浩特市、阿尔山市、突泉县、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右翼中旗、扎赉特旗、二连浩特市、阿拉善左旗等地曾有猞猁分布。

《巴林右旗志》记述(《巴林右旗志》编纂委员会,1990):

猞猁:旗内大部分地区都有,中部和北部较多。喜栖息于山地密林中。旗境内所产猞猁分马猞猁、兔猞猁。马猞猁较高大,兔猞猁较矮小。马猞猁头较小而圆,眼窝很深,耳朵较长宽,尖端生有一撮坚毛,尾巴短小毛齐。兔猞猁较矮小,其他形状如马猞猁,但性凶狡。猞猁自己不搭窝,通常栖息在其他动物遗弃的窝穴中。其皮软毛细,价值昂贵;肉可食,生肉有很浓的香气,煮熟愈鲜美。

按:此处对猞猁的栖息环境与习性等有较多记述。所称“马猞猁”具有“耳朵较长宽,尖端生有一撮坚毛”,确实是猞猁;“兔猞猁”多有兔狲(Otocolobus manul)别称,还有洋猞猁、乌伦、玛瑙、玛瑙勒等别称,则是兔狲属动物,当与猞猁属区分。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志》记述(《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志》编纂委员会,1994):

猞猁:多见于满都拉苏木一带。体长85~105 cm,尾长20~31 cm,毛带红色或灰色,常具黑斑,四肢粗长,耳直立,尖端有黑色毛丛,尾端黑色。夜行性,以鸟和小型哺乳类动物为食。肉可食,毛皮可做皮衣等,极珍贵。

按:据此看,当地确仍有猞猁生息繁衍。

《阿鲁科尔沁旗志》记述(《阿鲁科尔沁旗志》编纂委员会,1994):

猞猁:亦称林哺乳纲,猫科。四肢粗长,耳直立,尖端有黑色毛丛,尾端黑色,背毛红色或灰色,具黑斑。性凶猛。栖息北部多岩石森林中。按:此处亦突出猞猁“耳直立,尖端有黑色毛丛,尾端黑色”特征,还说明了它们的栖息环境,反映当地有此物种繁衍生息。

5.1.4 方志记载的猞猁

此阶段的猞猁分布记录,虽然有野外调查,但方志仍占较大比重。华北的猞猁在20世纪的分布(表15.6)如下。

表15.6 20世纪华北的猞猁分布概况

(续表)

(续表)

(续表)

注:*详见正文。①“土豹”一般为“猞猁”与“雪豹”别称,此地似为前者。②晋城市乃地级市,此时,似仅沁水县、阳城县有猞猁。

5.2 东北

东北三省仍皆有猞猁生息繁衍。

5.2.1 辽宁

辽宁省依然有猞猁存在。

《丹东市志》记述(丹东市地方志办公室,1993):

猞猁:地方名石虎。栖息于高山密林中。以野兔、松鼠、狍子为食。为珍贵的毛皮兽。在宽甸北部曾有发现。今已绝。按:据此看来,丹东市一带的猞猁到20世纪末已绝迹。

《中国哺乳动物分布》记载,猞猁分布于“辽宁:桓仁”(张荣祖等,1997)。亦即在桓仁满族自治县曾有猞猁分布。

5.2.2 吉林

吉林省也有猞猁栖息记录。

清宣统二年《长白汇征录》记述:

猞猁狲:猿属而体小如猫,脸如狗,嘴尖似狐,毛色微黄,含有白针,极其滑泽,较狐皮为佳。产于三姓为多,长白间或有之。

按:此处称猞猁狲是猿属,有误,古人已正之,但仍可证明有猞猁存在。所谓“三姓”,乃今黑龙江省依兰县。

民国十六年《辉南县志》:

猞猁:形似狐而略高,毛长,灰白色。纹小者,曰乌伦,又呼猞猁狲。皮毛极珍贵。

按:此处虽未将猞猁的主要特征描述出,但其称谓已是现今所采用的学名。

民国十九年《抚松县志》记述:

土脉气候所关乎人事天工者尤为特别原因,故抚地兽类视他处为独良也,是以全境之兽类,无论家畜野兽往往较异地为最优……野兽之紫貂、红狐、猞猁、水獭以及鹿茸、熊胆为本地特产,绝非异地所能及者,兹分志之。

猞狸:形似狐,特大,尾短,多黄色杂以白沙斑点。皮可为裘。为特生之一种。俗谓猿与狐狸相配合而生猞狸。殊非。盖此地从无猿,何来配合之有。

按:该志在概述中先提及“猞猁”,又在分述中采用“猞狸”,名称稍异,当是同物;并且在此批驳“猿与狐狸相配合而生猞狸”之谬论。

《中国经济动物志:兽类》记载: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收藏才猞猁标本,有采自吉林省敦化、汪清、安图、靖宇(寿振黄,1962)。

《中国哺乳动物分布》记载,猞猁分布于“吉林:敦化、汪清、安图、靖宇,长白山”(张荣祖等,1997)。亦即约在今抚松县、靖宇县、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敦化市、汪清县、安图县等地曾有猞猁分布。

5.2.3 黑龙江

黑龙江省全省仍然皆有猞猁存在。

清宣统二年《呼兰府志》描述:

猞猁狲:类野猫而大,耳有长毛,白花色。能升木,溺着人衣,肤立烂。皮可为裘,优于狐、貉。按:此处有“类野猫而大,耳有长毛,白花色”特征,证明确是猞猁。

民国八年(1919)《方正县志》记述:

豹:分二种……曰土豹,体较小,爪牙犀利。猞狸:灰色白纹,形与狐等,尾小毛长。

按:该志虽对猞猁描述不是很准确,但“土豹”与“猞狸”皆是旧称谓。

民国九年《瑷珲县志》记述:

猞猁狲:类野猫而耳大有长毛,白花色。能升木,溺着人衣,肤立烂。皮可为裘,优于狐、貉。按:此描述与前人所称无特殊,确是猞猁。

民国十年《依兰县志》描述:

猞猁狲:满语曰书龙。头、足、身均似虎而小,毛色与山兔相似,大毛微硬。二月得者,名曰花皮。

按:此处对猞猁的描述,虽未提及耳尖有毛,但也有猫科动物的“头、足、身均似虎而小”与“毛色与山兔相似”的特点,显然就是猞猁。

民国十三年《宁安县志》:

猞猁狲:类野狸大耳,头足身似虎而小。满语曰书龙。有长毫,白花色。小者,曰乌伦。二月得,曰花及。《明一统志》谓之土豹。仅出索伦者,佳。清季,岁入贡。亦作失利孙。白草沟一带产之。

按:此处既对猞猁形态、称谓等有记载,还有具体分布地点,表明当地确有存在。

民国十七年《桦川县志》记述:

猞利狲:亦作(先)[失]利孙。《明一统志》谓之土豹。状如狸而尾大,有长毛。乌拉诸山有之。体轻,能升木。满语谓之威呼肯孤尔孤,译言轻兽,见《盛京通志》并《黑龙江外纪》。桦川不多见。惟往年曾见赫哲人毕子东手持一皮,未悉得于何地云。

按:据此,表明此时当地的猞猁已濒危。

《中国经济动物志:兽类》记载: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收藏才猞猁标本,有采自黑龙江省伊春、宝清、密山(寿振黄,1962)。

《中国哺乳动物分布》记载,猞猁分布于“黑龙江:伊春、宝清、密山,呼玛”(张荣祖等,1997)。亦即在今伊春市、宝清县、密山市、呼玛县等地曾有猞猁分布。

《黑龙江省志·地理志》有较多关于猞猁资料,仅摘录部分(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98):

在全省分布较广的动物主要有马鹿、野猪……其次是紫貂……花鼠、黑熊、梅花鹿、貉、獾、麝、猞猁、青羊、驼鹿、水獭林姬鼠等。

猞猁(马猞猁、猞猁狲;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东部山地)

猞猁(嫩江、绥化、松花江牡丹江、合江、黑河、伊春、大兴安岭)[49]

猞猁:……体毛长而密,背毛呈粉红棕色并夹有棕褐色斑点。喜栖于密林或山岩上,善于爬树,也会游泳,主要捕食野兔、松鼠、松鸡、榛鸡、雷鸟等,也吃狍子和大型动物。

自然保护区 一、丰林自然保护区(位于宜春市五营区)……主要兽类十几种,以马鹿为最多,其次是棕熊、黑熊、野猪、狍、麝、驼鹿、猞猁、貉、獾、青鼬、黄鼬、狼、松鼠……

三、凉水自然保护区(位于宜春市带岭区的中心)……主要兽类有野猪、马鹿、麝、狍子、猞猁、紫貂、水獭、黄鼬、獾、黑熊、棕熊、东北虎、松鼠等。

四、七星砬子自然保护区(位于桦南县、集贤县、双鸭山市的交接处)……野生动物种类150余种,其中珍贵动物有东北虎、东北豹、猞猁、紫貂、貂熊、雪兔、水獭、白鼬、马鹿等……

七、牡丹峰自然保护区(位于牡丹江市东南15 km处)……有国家二类保护动物马鹿、原麝、猞猁、鸳鸯等,还有黑熊、野猪、水獭、豹、獾……沙半鸡、野鸡……

十一、呼中自然保护区(位于大兴安岭地区呼中区的西南部)……被列为国家二类重点保护动物的有马鹿、驼鹿、麝、猞猁、貂熊、细嘴松鸡等。

十二、洪河自然保护区(位于抚远县和同江县交界处)……还有野生兽类23种……属于国家保护的动物有梅花鹿、马鹿、驼鹿、猞猁、伶鼬、雪兔以及水獭等。

按:据此,反映到20世纪后半叶,黑龙江省的全省各地皆有猞猁分布。经核查,所列举有猞猁栖息的自然保护区,现今仅个别未再见列举有猞猁。

5.2.4 方志记载的猞猁

此阶段的猞猁分布记录,虽然有野外调查,但方志仍占较大比重。东北的猞猁在20世纪的分布(表15.7)如下。

表15.7 20世纪东北的猞猁分布概况

(续表)

(续表)

(续表)

注:*详见正文。**同前文。

5.3 华东

此阶段,华东仅见山东省有猞猁分布记录。(www.daowen.com)

此阶段的猞猁分布记录,虽然有野外调查,但方志仍占较大比重。山东省的猞猁在20世纪的分布(表15.8)如下。

表15.8 20世纪山东省的猞猁分布概况

5.4 中南

此阶段,中南的猞猁分布记录,仅见湖北省与河南省3条。

民国二十五年(1936)《郧西县志·物产·兽类》记载:

走兽属:梅鹿、马鹿、麂子、羚羊、鬃羊、獾猪、鸾猪、香麞、野猪、刺猬、山鼠、竹鼠、白眉子、兔。

缘兽属:马猴、石猴、毛老鼠、熊、獭。

猛兽属:虎、豹、金钱豹、梅花豹、雨点豹、乌云豹、枯叶豹、九节狸、黄腰狸、黄黍郎、土豹、犴狗、野狸、狼、狐、狸、豺。

按:该志“猛兽属”既在前部列举6种“豹”,稍后又出现“土豹”。从称谓、伴生动物与地望(见图15.35)等综合判断,后者即是猞猁。反映在湖北省郧西县曾有猞猁栖息。

《郧西县志》(湖北省郧西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95)记载:

豹:分金钱豹、梅花豹、雨点豹、乌云豹、土豹,今存只有土豹。

按:虽有多种“豹”,但前数种只能落实为金钱豹与云豹;“土豹”当是指猞猁,与民国县志相互印证。

《修武县志·野禽野兽》记载的“哺乳兽”:“有狼、野兔、山猫、野猪、猴、金钱豹、狗獾、刺猬、狐、黄鼠狼、黄羊、花面狸、猞猁、蝙蝠等”(修武县志编纂委员会,1986)。这是所见河南省最晚的猞猁分布记录。

5.5 西南

西南此阶段各省级政区仍皆有猞猁分布。

5.5.1 四川

四川省还有一些猞猁分布记录。

《四川资源动物志》称:猞猁分布于“青川、平武、宝兴、雅江、道孚、白玉、德格、甘孜、巴塘、松潘、小金、汶川”(《四川资源动物志》编辑委员会等,1982),亦即在今青川县、平武县、宝兴县、汶川县、松潘县、小金县、雅江县、道孚县、甘孜县、德格县、白玉县、巴塘县等地仍有猞猁存在。

《中国哺乳动物分布》记载,猞猁分布于“四川:青川、平武、宝兴、雅江、道孚、白玉、德格、甘孜、小金、汶川,巴塘,松潘,木里”(张荣祖等,1997)。亦即在今青川县、平武县、宝兴县、汶川县、松潘县、小金县、雅江县、道孚县、甘孜县、德格县、白玉县、巴塘县、木里藏族自治县等地曾有猞猁分布。

《康定县志·动物》记载(摘录)(四川省康定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95):

属国家三类保护动物有:猕猴、短尾猴、水獭、兔狲、猞猁、云豹、林麝、马麝、白臀鹿、水鹿、鬣羚、斑羚、岩羊、伶鼬。

猞猁:营官语称为“油格”。见于塔公日阿沟、营官麦巴、亚龙沟、沙德六巴沟、莫溪沟等地森林中。

按:尽管该志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等级存在瑕疵,但可以看出确有猞猁存在。

《平武县志·动物》记载(摘录)(平武县县志编纂委员会,1997):

平武县主要野生动物名录 兽:大熊猫、马熊、黑熊、赤狐、狼、豺、鼬獾、黄鼬、獾、猪獾、水獭、大灵猫、小灵猫、兔狲、金猫、豹猫、猞猁(猞猁狲)、云豹、野猪、林麝、马麝、毛冠鹿、水鹿、狍、藏源羚[藏原羚]、藏羚、鬣羚、斑羚、岩羊、牛羚……喜马拉雅旱獭……豪猪、扫尾豪猪……金丝猴、猕猴、短尾猴……刺猬。

国家重点保护的哺乳动物 猞猁:又名林、猞猁狲、马猞猁,属食肉目猫科。猞猁多栖息于海拔3 500 m左右的密林中或山岩上。按:据此,证明当地确有猞猁栖息。

5.5.2 西藏

西藏自治区也有猞猁记录。

《中国经济动物志:兽类》称,据文献记载,西藏自治区东南部有猞猁分布(寿振黄,1962)。

《西藏珍稀野生动物与保护》称:猞猁分布于“申扎、巴青、尼木、昌都及区内念青唐古拉山、可可西里山、昆仑山、冈底斯山和横断山脉广泛的山地或森林边缘地区”(尹秉高等,1993),亦即约在今城关区、林周县、当雄县、尼木县、曲水县、堆龙德庆县、那曲县、嘉黎县、比如县、申扎县、巴青县、昌都县、江达县、贡觉县、类乌齐县、丁青县、察雅县、八宿县、左贡县、芒康县、洛隆县、边坝县、波密县等地仍有猞猁存在。

《中国哺乳动物分布》记载,猞猁分布于“西藏:昌都,丁青、普兰、双湖、日喀则、亚东、隆子、泽当、加查、奇林湖、定日(色龙、帕里)、江孜、那曲,申戈,安多、比如、巴青、聂荣”(张荣祖等,1997)。亦即在今那曲县、比如县、聂荣县、安多县、申扎县、巴青县、昌都县、丁青县、乃东县、洛扎县、加查县、隆子县、日喀则市、江孜县、定日县、亚东县、普兰县等地还有猞猁分布。

5.5.3 方志记载的猞猁

此阶段的猞猁分布记录,虽然有野外调查,但方志仍占较大比重。西南的猞猁在20世纪的分布(表15.9)如下。

表15.9 20世纪西南的猞猁分布概况

(续表)

注:*详见正文。

5.6 西北

西北也是猞猁分布主要地区之一,各省级政区皆有栖息记录。

5.6.1 陕西

陕西省仍有猞猁生息繁衍。

《宁陕县志》记述(宁陕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92):

猞猁:别名:马猞猁、林泄。生态:栖居于高山密林中,一般晨昏活动,四肢强健,善奔走,爬树,行动敏捷。分布:分布于高山林中,数量极少。按:此处主要记载猞猁的生态环境与分布,说明当地确有猞猁生息繁衍。

《中国西北地区珍稀濒危动物志》称,猞猁产于“陕西的安康”(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等,1994),似指在今汉滨区、汉阴县、石泉县、宁陕县、紫阳县、岚皋县、平利县、镇坪县、旬阳县、白河县等地仍有猞猁存在。

《中国哺乳动物分布》记载,猞猁分布于“陕西:汉中”(张荣祖等,1997)。亦即在今汉台区、南郑县、城固县、洋县、西乡县、勉县、宁强县、略阳县、镇巴县、留坝县、佛坪县等地曾有猞猁分布。

5.6.2 甘肃

甘肃省有较多猞猁分布信息。

《中国西北地区珍稀濒危动物志》称,猞猁产于“甘肃的舟曲、迭部、卓尼、玛曲、夏河、碌曲等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等,1994),亦即在今卓尼县、舟曲县、迭部县、玛曲县、碌曲县、夏河县等地仍有猞猁存在。

《中国哺乳动物分布》记载,猞猁分布于“甘肃:兰州、漳县、康县、和政、临夏、永昌、武威、肃南地区、肃北地区”(张荣祖等,1997)。亦即约在今兰州市、永昌县、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天祝藏族自治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漳县、康县、临夏市、夏县、和政县等地曾有猞猁分布。

《兰州市志·地理志》有较多关于猞猁的记述,摘录如下(兰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等,1998):

猞猁:【地理分布】榆中县、永登县。【生境】低山灌丛、阔叶林、针叶林

猞猁:又名猞猁狲。外形似猫,但体形较大,四肢粗而长。耳直立,尖端着生有一撮黑色的丛毛;尾很短;两颊部的毛较长曰鬓毛,向左右垂伸。体背面粉棕色或灰棕色,背毛基部红棕,毛尖黄白或灰色,背中线棕色较深,体后部及四肢有棕褐色的斑点。腹面和四肢内侧白色。腹毛长有少许灰棕色斑,尾粗圆,末端黑色。

栖居于密林或高山,在针叶林地较为多见,也见于无林山地,窝筑于岩隙或大石下。一般在晨昏活动,善奔走,活动区域较大。长耳和丛毛能较准确地判断声源,决定去留。行动敏捷,善于爬树,又能游泳。视觉、听觉发达。遇敌时能迅速逃逸,或上树隐蔽。适于雪地生境,常独栖。在食物丰富的情况下,数只也可能在一起,多系一个“家族”。以兔、鼠兔、雉、旱獭、松鼠和小型鹿类为食。有时也盗食家禽家畜。发情期在春季3~4月,孕期约2个月,每胎产仔2~3只,偶产4~5只。

猞猁毛皮板软而轻,绒毛厚密,御寒性强,且耐穿,是一种比较珍贵的皮货,可制皮衣、皮领、皮帽等。因其食啮齿动物,对林区和牧区控制鼠害、维持生态平衡有一定作用。目前猞猁皮张昂贵,狩猎日众,其数量日渐减少。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永登县连城(竹林沟)自然保护区:位于永登县的西北部……石貂、猞猁、马麝、青羊等。

按:此处记述了猞猁的形态、生态、习性、经济价值及分布等多方面信息,证实在一些地方还有猞猁栖息。

《天祝县志》记载(天祝藏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1994):

猞猁:栖于2 100~4 800 m的石质山和林中裸岩地带,分布面积均为372.4 km2,主要分布在古城、朱岔、石门、哈溪、毛藏林区,现有数目约为53只。

按:据此,反映当地有猞猁分布,数量还是太少。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志》记述(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93):

猞猁:又名林拽。属于食肉目猫科动物。属珍贵的皮毛兽。外形像猫,但比猫大,四肢很长。前肢五趾,后肢四趾,爪呈白色。两耳的尖端各有一撮直立的毛,背面呈黑褐色,有浅色斑点,腹毛较淡。多栖息崇山峻岭中,主要吃小型兽类,如野兔等。多在雪后出来觅食,所以猎人常跟踪追击,捕猎。近几年,县政府向北京动物园、兰州五泉山动物园、酒泉公园赠送了猞猁,以(共)[供]游人观赏。

按:此处不仅是描述,还记载乡动物园赠送猞猁活体,确证有该物种存在。

5.6.3 青海

青海省也仍有猞猁存在。

民国八年《大通县志》记述:

舍利:俗名草舍利。状似猢狲,长骽,短尾,色苍白。皮可为裘。《钦定续通志》:舍利性吐金,故曰舍利。《西京赋》曰:舍利颬颬,化为仙车。《明一统志》:土豹,一名舍里。《甘肃通志》:土豹皮,一名舍利孙。

按:此处提供较多早期猞猁称谓线索,证明当地有猞猁栖息。

《中国西北地区珍稀濒危动物志》称:猞猁产于“青海的柴达木盆地祁连山和果洛、玉树南部山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等,1994),亦即约在今大通回族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祁连县、门源回族自治县、玛沁县、班玛县、甘德县、达日县、久治县、玛多县、玉树县、杂多县、囊谦县、德令哈市、格尔木市、乌兰县、都兰县等地仍有猞猁存在。

《中国哺乳动物分布》记载,猞猁分布于“青海:共和、同德、兴海,祁连、海晏、刚察、门源、阿克坦齐钦山、格尔木南山、茫崖西部、德令哈、玛沁,长江源头”(张荣祖等,1997)。亦即约在今海晏县、祁连县、刚察县、门源回族自治县、共和县、同德县、兴海县、玛沁县、玉树县、杂多县、称多县、治多县、囊谦县、曲麻莱县、德令哈市、格尔木市等地曾有猞猁分布。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志》有较丰富的猞猁资料,仅摘录相关部分(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95):

动物地带分布:[50]高山草原地带(在州境四周的昆仑山、唐古拉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木里达坂山、青海南山,海拔4 100 m以上地区)有:野牦牛、野驴、盘羊、黄羊、藏羚羊(长角羊)、岩羊、野兔、旱獭、熊、豹、狐狸、猞猁等。

兽类:……狼、豺、赤狐、藏狐、沙狐、棕熊、石貂、香鼬、艾虎、狗獾、豹猫、荒漠猫、兔狲、猞猁(别名林、马猞猁。西藏亚种分布于海西各地及全省,是猫科动物较大的一种。有乳胶、棕褐、土黄褐、灰草黄微褐及绒灰褐等不同毛色型。见于针叶林、灌丛草原、高寒草原、荒漠草原和高山草甸等地方,栖居于岩石洞、石缝或倒木下。视觉、听觉发达。捕食各种鼠类、旱獭、兔、鼠兔、松鼠和一些鸟类,亦猎食羊、麝和狍等中型动物。猞猁善爬树,亦能游泳。其被毛细软、丰厚,色调柔和,是珍贵毛皮中的高档商品,适做妇女大衣、皮帽、皮领等。在藏药中,猞猁肠子晒干、研细成粉状,可治肠炎)、雪豹、虎、藏野驴、野骆驼、马麝、白唇鹿、马鹿、野牦牛、藏原羚、鹅喉羚、藏羚、盘羊、岩羊……高原兔。

自然环境保护:……据1959年青海省六千会议上统计,都兰、天峻、乌兰、德令哈、格尔木、马海、唐古拉、茫崖、冷湖的野生动物有野驴、黄羊、石羊、野猪、狗熊、哈熊、鹿、香子[麝]、草狐、哈拉、虎、豹子、野鸭、野鸡、狼、野兔、黑鹰、猞猁、豺狗、天鹅、羚羊、水鹅、大头羊,总数达4 140 490头(只)。

野生动物资源:……据自治州野生动物保护站1988年调查和统计,有野牦牛10 300头、野驴1 730头、马鹿6 750头、白唇鹿1 000头、藏羚羊12 000只、岩羊27 500只、盘羊2 600只、黄羊12 000只、麝2 350只、猞猁40只、棕熊70只、原羚1 000只……

按:据此,既可见有关猞猁的形态、生态、习性、分布、经济等多方面情况,又反映猞猁在该州各地皆有分布,还可看出在该州珍稀野生动物中猞猁的存留数量相当低。

《天峻县志》也有较详细的猞猁记述,摘录之(天峻县县志编纂委员会,1995):

野生动物·兽类:熊科:棕熊。猫科:有雪豹、猞猁狲、兔狲。犬科:有狼、豺、赤狐、沙狐、狗獾4种……鼬科:有艾虎、香鼬、黄鼬……鹿科:有麝、白唇鹿。麝、白唇鹿。牛科:有野牦牛、盘羊、岩羊、原羚……兔科:只有野兔……马科:有野驴一种……

珍稀动物资源:白唇鹿、麝、藏雪鸡、猞猁(苏里、木里、舟群、阳康等乡均有,其皮毛柔软而厚,御寒耐穿,是皮毛中之珍品,价格昂贵)、雪豹、野驴、野牦牛。

按:据此,既可见与猞猁共生的哺乳动物种类,还可见猞猁在该县的具体分布地。

5.6.4 宁夏

宁夏回族自治区仍有猞猁分布记录。

《中国西北地区珍稀濒危动物志》称,猞猁产于“宁夏的……隆德、泾源、固原、中卫、贺兰”(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等,1994),亦即在今贺兰县、原州区、隆德县、泾源县、沙坡头区等地仍有猞猁生息繁衍。

5.6.5 新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也有较多猞猁分布。

民国三年(1914)《新疆地理志》中记述(摘录):

人文地理·动物植物之分布:本省之动植物其种类产额甚少,动物有:……新疆野兽亦多,其种类有:虎、豹、熊、野羊、大头羊、猪、犀[?]、野马、鹿时[?]、麋[?]、兔、水獭、猞猁、狐、狼、鼠族等。

地方志·库车州:丛泽有虎、狐狸、猞猁狲等之野兽。

按:据此,不仅说明新疆有猞猁,而且在“库车州”(约辖今库车县、沙雅县、新和县一带)更著名。此外,还有新疆分布有虎的较晚记录。

《中国经济动物志:兽类》称,据文献记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哈密、焉耆、和硕、库尔勒、尉犁等地有猞猁分布(寿振黄,1962)。

《中国西北地区珍稀濒危动物志》称,猞猁产于“新疆的阜康、木垒、奇台、和静、和欢(和硕?)、尉犁、且末、若羌、特克斯、昭苏、哈什(喀什?)、皮山、阿尔泰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等,1994),亦即约在今喀什市、皮山县、阜康市、奇台县、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尉犁县、若羌县、且末县、和静县、和硕县、昭苏县、特克斯县、阿勒泰市、布尔津县、富蕴县、福海县、哈巴河县、青河县、吉木乃县等地仍有猞猁存在。

《中国哺乳动物分布》记载,猞猁分布于“新疆:托木尔峰地区,哈密、焉耆、和静、和硕、库尔勒、尉犁、轮台、且末,若羌,阿尔泰山”(张荣祖等,1997)。亦即约在今温宿县、哈密市、库尔勒市、轮台县、尉犁县、若羌县、且末县、和静县、和硕县、焉耆回族自治县、阿勒泰市、布尔津县、富蕴县、福海县、哈巴河县、青河县、吉木乃县等地曾有猞猁分布。

《新疆哺乳动物的分类与分布》称,猞猁“分布涉及的新疆区域范围包括乌鲁木齐南山和博格达山区、昌吉、呼图壁、玛纳斯、米泉、阜康、吉木萨尔、奇台、木垒山区、莫索湾、石河子(南山区)、博乐、温泉、精河(艾比湖及甘家湖附近山地)、伊犁、霍城、尼勒克、新源、巩留、察布查尔、昭苏、特克斯、塔城、额敏、裕民、托里、和丰(萨吾尔山、玛伊尔山、巴尔鲁克山、塔尔哈巴台山)、乌苏、沙湾(南山)、阿勒泰、布尔津、哈巴河、吉木乃、福海、富蕴(可可托海)、青河、哈密、巴里坤、伊吾、吐鲁番、托克逊、鄯善、库尔勒、焉耆、博湖、和硕、和静、且末、若羌、阿克苏、温宿、库车、拜城、乌什、柯坪、克孜勒苏、阿图什、阿合奇、乌恰、阿克陶、喀什、莎车、泽普、叶城、塔什库尔干、和田、墨玉、皮山、洛浦、策勒、于田、民丰等”(阿布力米提·阿布部卡迪尔,2003),亦即约在今乌鲁木齐市、乌鲁木齐县、石河子市、喀什市、泽普县、莎车县、叶城县、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阿克苏市、温宿县、库车县、拜城县、乌什县、柯坪县、和田市、和田县、墨玉县、皮山县、洛浦县、策勒县、于田县、民丰县、吐鲁番市、鄯善县、托克逊县、哈密市、伊吾县、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阿图什市、阿克陶县、阿合奇县、乌恰县、博乐市、精河县、温泉县、昌吉市、阜康市、呼图壁县、玛纳斯县、奇台县、吉木萨尔县、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库尔勒市、若羌县、且末县、和静县、和硕县、博湖县、焉耆回族自治县、霍城县、巩留县、新源县、昭苏县、特克斯县、尼勒克县、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塔城市、乌苏市、额敏县、沙湾县、托里县、裕民县、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阿勒泰市、布尔津县、富蕴县、福海县、哈巴河县、青河县、吉木乃县等地仍有猞猁存在[51]

5.6.6 方志记载的猞猁

此阶段的猞猁分布记录,虽然有野外调查,但在方志中仍占较大比重。西北的猞猁在20世纪的分布(表15.10)如下。

表15.10 20世纪西北的猞猁分布概况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注:*详见正文。①原文如此;当是猞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