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酋猴,又称黑猴、短尾猴、藏猕猴、毛面短尾猴、黄山短尾猴等,是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
8.1 分布概况
藏酋猴是我国猕猴属中分布地域仅次于猕猴的物种,在华东、中南、西南、西北一些省级政区中有所分布。
8.1.1 华东
华东仅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有藏酋猴分布记录。
●浙江
浙江省是华东分布有藏酋猴较多的省级政区。
《中国重点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称(国家林业局,2008):
按:据此,表明在泰顺县、龙泉市、遂昌县、庆元县、景宁畲族自治县等地还有藏酋猴生息繁衍。
据2012年8月报道,新昌县小将镇茅洋村马坑等自然村在树丛中发现了2只奇怪的猴子(图9.33、图9.34),有半人高的大猴子,这“大家伙”并不怕生,与人群相互观望很长一段时间后才不慌不忙地离开。经鉴别,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藏酋猴,在新昌属于首次发现(应是“再次重现”)。据分析,藏酋猴是一种群居的动物,以2只成年雄猴为首,往往二三十只甚至上百只成群,会随着群内数量增多或地域内食物减少而分群迁移。近年来新昌大力推进森林新昌建设,森林生态越来越好,藏酋猴可能是从武夷山或黄山迁入浙江境内,并在新昌马坑等被发现。他说,据图片显示和村民描述,发现的2只藏酋猴均为成年雄性,其身后很可能是一个种群[314]。
《凤阳山志》记述(《凤阳山志》编委会,2012):
藏酋猴:又名短尾猴,是中国猕猴属中最大的一种。常活动于深山的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或稀树多岩的地方。喜群栖,由十几只或20~30只组成。每群有2~3只成年雄猴为首领,遇敌时首领在队尾护卫。喜在地面活动,在崖壁缝隙、陡崖或大树上过夜。杂食性,以多种植物的叶、芽、果、枝及竹笋为食,也吃昆虫、蛙类、小鸟和鸟蛋等动物性食物。偶有发现。
按:据此,表明在龙泉市、庆元县一带还有藏酋猴存在。
图9.33 新昌县发现藏酋猴(一)
图9.34 新昌县发现藏酋猴(二)
泰顺县【自然资源·自然地理】泰顺县动物区系属于东洋界中印亚界华中区的东部丘陵平原亚区,知名的动物有230科1 129属1 466种(含种下等级和养殖种类,下同),其中兽类24科55属73 科,属国家二级保护的有短尾猴等42种[315]。此处所谓“短尾猴”,乃藏酋猴。
据调查,庆元县分布有动物100多种,其中有短尾猴等[316]。所谓“短尾猴”,当是指藏酋猴。
前几年热闹一时的松阳县发现“野人”手足标本(图9.35),是1957年该县清路村村民打死的。据描述(卢迪,2009):
容器中已经发白的是“野人手”,而那个棕色的则是“野人脚”。手掌长约17 cm,宽约7 cm,手腕部依然可见棕色毛发,手指指纹清晰,指甲也保存完好,仅看手指部分与人手没有区别,只是从整体大小看与成年人手掌相比要略小一些。
……大家回忆,这个动物头大小和人差不多,头发退去后,皮肤和猪一样是白白的,尾巴不长,胃里面就是一点笋。
……记者几经调查,找到了当时发生野人袭击女孩事件的亲历者,根据村民的形容,大体有这么几个特征,身高约1.3 m,能直立行走,比普通的猴子粗壮,头发中有旋,毛发呈棕色,毛下的皮肤比较白,尾巴很短,当地人把那个动物叫作人熊。
按:从虎口(拇指与食指相连部分)看,“野人”与人类差异显著,由于它们经常要在树枝上抓握,虎口距离要比人类长得多(可参见东部黑冠长臂猿图9.36,白颊猕猴图9.58“雄猴与其妻妾”)。尽管后来有专家将此“野人”鉴定为“短尾猴”“熊猴”“红面猴”等,但是从所描述特征、标本及周边现存灵长类看,应当是藏酋猴,反映松阳县曾有分布。
图9.35 藏酋猴的爪与足标本
图9.36 东部黑冠长臂猿[317]
●安徽
安徽省有藏酋猴,主要在皖南一带。
《中国重点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称(国家林业局,2008):
本次调查,藏酋猴见于……安徽(祁门、黄山、徽州、青阳、石台、贵池、东至、歙县、绩溪)。
按:据此,反映在黄山市、歙县、祁门县、贵池区、东至县、石台县、青阳县、绩溪县等地仍然有藏酋猴存在。
根据《藏酋猴的分类与分布》显示,藏酋猴在安徽省的黄山市等地曾有分布(蒋学龙等,1996)。
据称,黄山动物种类300多种,其中有黄山短尾猴等[318]。正式发表的论文也标作“黄山短尾猴(Macaca thibetana)”(尤硕愚等,2013),拉丁学名确实是藏酋猴;从图片《黄山短尾猴》(图9.37、图9.38)察看其貌,实际上也是藏酋猴,看来宜将“黄山短尾猴”作为别称。总之,反映在黄山市、歙县、休宁县、祁门县一带仍有藏酋猴分布。
图9.37 哺乳(顾长明,2010)
图9.38 恩爱(顾长明,2010)
黟县地处黄山山脉及其南北两坡上,峰峦绵延,山高谷深,具有明显的皖南山区特点。地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冬、夏季长,春、秋季短。兽类有豹、豺、狼、野猪、野山羊、鹿、獐、麂、短尾猴、狸、豪猪、獭、野兔、穿山甲、松鼠、黄鼬、香灵猫等[319]。只是此处“短尾猴”应是藏酋猴,说明这些动物等依然存在。
贵池区野生动物中兽类有短尾猴等[320]。所谓“短尾猴”乃藏酋猴之误,反映仍有分布。
石台县野生动物繁多,其中还有短尾猴等[321]。此处“短尾猴”乃藏酋猴之误称,说明仍有分布。
旌德县至2003年,已被人们认识的野生动物有短尾猴等[322]。只是此“短尾猴”应是藏酋猴。
●福建
福建省有藏酋猴分布记录。
《中国重点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称(国家林业局,2008):
本次调查,藏酋猴见于……福建(武夷山、光泽、建阳、福州、莆田、永泰)。
按:据此,反映在福州市、永泰县、邵武市、武夷山市、建阳市、浦城县、光泽县、宁化县、建宁县、莆田市、长汀县、上杭县等地依然有藏酋猴分布。
《福清市志·野生动物》记述:
长毛猴,生长在一都乡善山村的后山和镜洋乡晨钟、大化、吴红等地深山密林中。古时,东张石竹山、渔溪大帽山也有长毛猴[323]。
按:何为“长毛猴”? 虽未见更详细描述,但福建省常见的猕猴属有猕猴与藏酋猴,且藏酋猴的被毛较长(图9.39、图9.40),似指此物;另从描述看,福清市古时分布更多,此时(似为20世纪末)已栖息在深山密林中。
《闽侯县志·野生动植物》称,有“猴、黄鼠狼和水獭等兽类”。[324]泛指的“猴”,似包括藏酋猴,说明在20世纪末还有所分布。
虽有报道并附图片称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有短尾猴分布(图9.41、图9.42),且数量不少,但经辨认及参考相关资料,这些“短尾猴”实际上是藏酋猴。
图9.39 藏酋猴侧视[325]
图9.40 藏酋猴前、后部[326]
图9.41 伉俪[327]
图9.42 呵护[328]
泰宁县位于武夷山脉中段的支脉杉岭东南,属中亚热带季风型山地气候,夏季受海洋性气候影响,盛行东南风;冬季受西北冷空气侵袭,又具有大陆性气候特征。夏季无酷热,冬季无严寒,四季温和湿润,光照充足。泰宁山多林密,适宜各种野兽栖息和繁衍。常见的野兽有刺猬、麝、梅花鹿、黑麂、山羊、短尾猴等37种[329]。所称“短尾猴”则是藏酋猴的误称。
●江西
江西省有藏酋猴分布记录。
《中国重点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称(国家林业局,2008):
本次调查,藏酋猴见于……江西(武功山、武夷山、井冈山、怀玉山、九岭山)。
按:据此,反映约在新建县、安义县、武宁县、修水县、永修县、贵溪市、芦溪县、瑞金市、会昌县、寻乌县、石城县、上饶县、广丰县、玉山县、铅山县、黎川县、南丰县、资溪县、广昌县、袁州区、奉新县、万载县、宜丰县、靖安县、铜鼓县、井冈山市、安福县等地仍有藏酋猴分布。
武功山称,当地有黄腹角雉、短尾猴、水鹿、白鹇、娃娃鱼等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330]。所谓“短尾猴”,实际上是藏酋猴;反映在芦溪县、安福县、袁州区一带仍有分布。
井冈山称,已查明脊椎动物有307种,其中哺乳类42种,鸟类162种,爬行类41种,两栖类29种,鱼类35种;代表动物有黄腹角雉、猴面鹰、藏酋猴、水鹿、穿山甲、乌梢蛇、百花蜥、水鲵(娃娃鱼)、虎纹蛙、棘胸蛙等[331]。
《三清山志》记载的“兽类”中有“猕猴”(德兴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90)。反映今德兴市有猕猴等珍稀动物栖息。《三清山志》记述(德兴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90):
短尾猴:俗称猴狲。体长60 cm左右,四肢粗壮,毛色灰褐,体下部略带橙黄,有光辉,颜面和耳裸出,肉色,臀部有红色臀胝,尾短,约6 cm。该兽栖息于1 000 m以上的常绿落叶混交林的悬崖峭壁上,秋、冬两季,常结伴潜入地间,采食玉米、红薯、野菜、瓜果等物。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按:据此,反映今德兴市有猕猴与藏酋猴等动物栖息。
根据《藏酋猴的分类与分布》显示,藏酋猴在江西省的铅山县等地曾有分布(蒋学龙等,1996)。
景德镇市全境山区特征明显,境内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0%。现仍有国家Ⅰ、Ⅱ级保护动物20余种,其中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有猕猴、短尾猴、穿山甲、黑熊、大灵猫、小灵猫、白鹇、鸳鸯、红腹锦鸡等[332]。反映在景德镇市、乐平市、浮梁县等地仍有“短尾猴”,乃藏酋猴栖息。
浮梁县境内以中低山、低山和丘陵为主,均属黄山、怀玉山余脉;总趋势为东西北三面高,三条山脉缓向西南低去,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地貌为山地、丘陵、平原,河流众多。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有国家Ⅱ级保护动物猕猴、短尾猴、穿山甲、黑熊、大灵猫、小灵猫、白鹇、鸳鸯、红腹锦鸡等16种[333]。所谓“短尾猴”,实际上是藏酋猴。
芦溪县地处袁水河上游流域,主山是武功山,为罗霄山脉北段,主要绵亘于赣西中部边界,山势呈东北—西南走向,南坡山势平缓浑厚,北坡则多断层岩,峻峭、雄伟,奇峰怪石,岩穴山洞处处可见。雨量总的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分布趋势大致是:南面多于北面,东面多于西面,山区多于平原。境内野生珍稀动物有华南虎、短尾猴、水鹿、黄腹角雉、白鹇、娃娃鱼等60余种(其中兽类20余种、鸟类30余种)[334]。所称“短尾猴”,应是藏酋猴。
萍乡市称,市境内分布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藏酋猴等12种[335]。此主要指地级萍乡市动物,暂以萍乡市代表。
莲花县称当地野生动物有“猴”等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20多种[336]。所泛指的“猴”,当包括藏酋猴。
玉山县与德兴市交界处的三清山野生动物不仅种类繁多,区系成分复杂,而且还栖息有大量珍稀、特有的种类。其中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猕猴、藏酋猴、穿山甲、豺、黑熊、青鼬、水獭、大灵猫、小灵猫、金猫、獐、鬣羚、鸳鸯、虎纹蛙等47种[337]。
宜黄县地处武夷山西翼,北临赣抚平原,为山区与平原过渡地带。地势南高北低,东倚武夷山脉,西倚雩山山脉,东南西三面环山,东西两边的边缘及中南的部分为中心。自然特征可概括为“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地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森林覆盖率超过75%。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水鹿、苏门羚、大灵猫、小灵猫、水獭、獐、黄猴貂、黑熊、豺、穿山甲、藏酉猴、斑头休鹠、领角鸮、草鸮、燕隼、游隼、黑鸢、苍鹰、勺鸡、白鹇、鸳鸯、大鲵、棘脑蛙、虎纹蛙等25种,野生动物种类达698种[338]。
据称,央视近段时间连续报道资溪县杀害、销售、经营、吃掉猕猴(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新闻(吴丹丹,2013)。证实资溪县仍有猕猴栖息。
1994年11月,宜春市洪江林业派出所截获从明月山国家森林公园偷猎的6只猴,经专家鉴定为藏酋猴(戴年华等,1995),反映袁州区一带[339]曾有藏酋猴分布。袁州区称,当地珍贵野兽有虎、豹、豺、猴、野牛、红毛狗等[340]。从泛指的“猴”看,应包括藏酋猴。
宜丰县称,全县共有脊椎动物341种,其中哺乳类43种,属国家二级保护的有短尾猴等[341]。所谓“短尾猴”,乃藏酋猴。
铜鼓县称,境内野生动物资源丰富,门类繁多,有“猴”等[342]。所泛指的“猴”,似包括藏酋猴。
永新县称当地兽类有“猴”等[343]。其泛指的“猴”,似含有藏酋猴。
8.1.2 中南
中南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有藏酋猴分布记录。
●湖北
湖北省有藏酋猴分布。
虽然《中国重点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称(国家林业局,2008)“本次调查,藏酋猴……湖北未调查”,但是还有记录表明藏酋猴依然存在。
据2012年9报道,谷城县五山镇黄山垭村一村民在马鞍山捕捉到一只野生猴子,林业部门工作人员赶到现场,拍下猴子的照片(图9.43),将其放归山林。经动物学专家鉴定,这只猴子是藏酋猴,别名四川短尾猴,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这也是该省首次发现有藏酋猴分布[344]。
图9.43 谷城县发现藏酋猴
竹山县位于秦巴山区腹地,鄂西北山地,北属武当山,南属大巴山,地势由南、西向东北倾斜,特点是高差大,坡度陡,切割深。以官渡镇的瓦桑河巨型断裂为界,南为高山区,东南为二高山、低山区,中南为低山区,北为高山、二高山、低山区,西北为二高山区,中西部为低山、平丘、盆地区。该县虽为副亚热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区,属北温带,但地处汉江、堵河盆地,又为高温区,热量比较充足。常见野生动物有23目33科300余种,除习见的动物外,还有大蛇、鸡冠蛇、独角兽、过山黄、1.3 m 以上的短尾猴、驴头狼、野牛、花鹿、长颈鹿、白明鬃羊、白獐子[河麂]、白麂子、白熊等[345]。此处高大的“短尾猴”显然应是藏酋猴[346]。
●湖南
湖南省有藏酋猴分布记录。
《中国重点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称(国家林业局,2008):
本次调查,藏酋猴见于……湖南(桂东、宜章、道县、江永、炎陵)。
按:据此,说明在炎陵县、宜章县、桂东县、道县、江永县等地还有藏酋猴存在。
根据《藏酋猴的分类与分布》显示,藏酋猴在湖南省的宜章县等地曾有分布(蒋学龙等,1996)。
石门县经多次调查证实,属国家二级保护的有藏酋猴等49种[347]。
宜章县南北两端高,中间低,地面坡度基本上由南北西三个方向向中部和东部倾斜;山地占全县总面积的57.68%,丘陵占25.04%,岗地占5.41%,平原占10.26%,水域占1.61%。地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春早多变,夏热期长,秋短温凉,冬无严寒,霜雪不多;热量丰富,降水集中,但雨量分布不均,夏秋易涝易旱;由于地形原因,气候介于岭南、岭北之间,冬季虽受北方冷空气影响,气温较岭南低,但因县北部有骑田岭等大山作为屏障,削弱了北方冷空气的强度。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二级保护动物有短尾猴、穿山甲、水鹿、麝、大小灵猫、白鹇、大鲵等[348]。据称,“莽山森林公园成了各类动物的聚集之地。深入林中,可遇见猿猴戏耍于树梢,松鼠跳跃于树冠,野兔惊奔灌丛,麋鹿出没林间。据调查园内共有脊椎动物70科164属300余种(不包括鱼类),这些动物中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3种……二级有穿山甲、藏酋猴等29种”[349]。可见所谓“短尾猴”乃藏酋猴误称。
桂东县有陆生脊椎动物240种,其中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就有藏酋猴等[350]。
据《永州市志.第二编,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称,哺乳纲有“短尾猴”等[351]。然而湖南省所称“短尾猴”,实际上是藏酋猴;说明在永州市、东安县、道县、宁远县、江永县、蓝山县、新田县、双牌县、祁阳县、江华瑶族自治县等地还有藏酋猴等存在。
道县称,当地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有短尾猴等10种[352]。所谓“短尾猴”,应是藏酋猴。
据邵阳地区科委(1985)报道:
(1984年)10月24日上午10点半钟,新宁县水头乡平栗山村农民李贤德、蒋时玉等30来人,在村庄附近的平栗山下捕获了一只野生雄性短尾猴。这只猴体重15 kg左右,身长60 cm,年龄十三四岁,全身披棕褐色毛发,尾长约6 cm,脸呈紫色,四肢指头黑灰色,聪明伶俐,十分逗人喜爱。
短尾猴,又名红面猴、四川猴,分布于我国的粤、桂、闽、川等省区,栖息于多岩石而略有树木的山上,以野果、树叶为主食,在我省的汝城县与桂东交界的八面山、宜章县的莽山,以及我区新宁县的舜皇山,也曾发现过,且以八面山居多,但在新宁县平栗山还是第一次发现。
……行家到实地作进一步考察鉴别,肯定了该猴确属短尾猴,并且认为,新宁的平栗山与广西的越城岭相接,这只猴很可能原在越城岭生活,而且居于“王位”,由于年过壮年,体力下降,在最后一次争夺王位的斗争中,被新兴的雄猴所打败,因此无法归群,只好单身出走,为谋生便来到了平栗山。
按:据此相关描述主要是倾向该动物是“短尾猴”,但其中有涉及“四川猴”“汝城县与桂东交界的八面山、宜章县的莽山”则是藏酋猴。笔者在查看“水头乡”位置时,发现今已似属邵阳县,或是处于邵阳县与新宁县交界处,亦即反映在此二地曾有藏酋猴分布。我们从此获得的是宜章县、汝城县、桂东县、邵阳县、新宁县等地曾有藏酋猴栖息。
另外,又偶然看到涉及此事件的相关报道:
1985年2~3月间,深圳某报和海外的几家报纸都报道了一个令人迷惑不解的事:湖南捕获了一个活的雄性“野人”,世人瞩目的“野人”之谜揭开在即,而且这件“震惊世界”的事件是中国“野人”考察研究会透露的。报道说:这只雄性“野人”是1984年10月在湖南省新宁县水头乡平栗山村由30多位农民捕获的,当时,它正在对一个穿着红花罩衣的姑娘进行挑逗,所以被人们当“长毛鬼”捕获。这只“野人”在湖南土话中被称为“毛公”,它正像过去人们描述的“野人”那样,头脸与人酷似,身高165 cm,体重20多kg。全身长着细软的、放射状的棕褐色毛发和大胡须,长度近10 cm,上肢和腹部略呈灰白色,有一条5 cm长的尾巴,整个身体不像猩猩,也不像猴子。在灰色额头下面,长着一双酷似人的眼睛,黄眼珠,双眼皮,有眼角,嘴平有人中,能发出像老年人一样的声音。鼻子上有苔状斑痕。牙齿、舌头都像人。特别是藏在毛发中的那对约4 cm长的耳朵,几乎与人的耳朵一样。它的双脚比湖北神农架发现的“野人”脚印略小、略窄。上肢很像人手,长着棕色指甲,而且很灵巧,可以拾起丢在稻草中的葵花籽吃,会用勺饮水喝……
但是,后来的鉴定结果却使人啼笑皆非,这只在湖南被称为“毛公”的“野人”,其实就是一只藏酋猴。
按:联系上文浙江省松阳县发现的“野人”,最后确认也是藏酋猴,真是无独有偶。
●广东
广东省有一些藏酋猴分布。
《中国重点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称(国家林业局,2008):
本次调查,藏酋猴见于……广东(乳源、阳山)。
按:据此,反映在阳山县、乳源瑶族自治县等地还有藏酋猴存在。
根据《藏酋猴的分类与分布》显示,藏酋猴在广东省的乳源瑶族自治县等地曾有分布(蒋学龙等,1996)。
连州市地处五岭中之萌渚岭南麓,境内崇山峻岭,丘陵岗峦星罗棋布,山地占全市总面积的72.2%,丘陵占15.9%。地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常年热量大,气温变化明显。据调查,连州市有野生动物500多种,其中兽类有100多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有30多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的动物有红面猴、穿山甲、大小灵猫、白鹇、苏门羚、水鹿、狗熊、毛冠鹿、虎皮蛙、金猫和猛禽类等30多种[353]。此处所谓“红面猴”,当是藏酋猴。
阳山县位于南岭山脉南麓,连江中游,地形复杂,总体地形为南、北高峻,并以单斜山地不规则地由两端向腹地倾斜,形成中间低缓、四周较高的船形地貌;山地约占全县总面积的90%,盆地及冲积平原约占10%。地属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区,天气炎热,夏长冬短,雨热同季;春季温和潮湿,夏季炎热雨丰,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少雨。森林覆盖率73%。境内野生动物有陆栖类25科58属86种,两栖类7科19属33种,爬行类动物74种,鸟类217种,鱼类143种。被列入省或国家保护的动物有水鹿、大灵猫、小灵猫、狗熊、短尾猴、白鸥、虎纹蛙、猫头鹰、老鹰、蟒蛇、山瑞等[354]。藏酋猴在此被误作“短尾猴”。
韶关市称,区域内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穿山甲、猕猴等52种[355]。只是地级韶关市所辖市(县)是否皆有猕猴,尚待核查。
新丰县称,当地列入国家一、二类保护的野生动物有“猴”等[356]。所泛指的“猴”,似包括藏酋猴。
乳源瑶族自治县地处南岭山脉骑田岭南麓,属于山区。地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介于岭南、岭北之间,冬季常受北方冷空气影响,但因县西北部有石坑崆等大山为屏障,削弱了北方冷空气的强度;夏季常受南海暖湿气流影响,雨水充沛。总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春早多变,夏热期长,秋短温凉,冬天霜雪不多;热量丰富,降水集中,但雨量分布不均,夏秋易涝易旱;晴久则隆冬亦暖,雨久则盛夏生寒;由于地形复杂,海拔高低悬殊,形成明显的区间小气候,尤其是山上山下气候悬殊。野生动物资源丰富,仅兽类就有100多种,其中被列为国家二类保护的有短尾猴、黑熊、大灵猫、苏门羚、穿山甲等[357]。另南岭国家森林公园称,在乳源瑶族自治县与湖南省交界地带,属于国家二级保护的兽类有猕猴、藏酋猴、穿山甲、豺、黑熊、青鼬、水獭、小爪水獭、斑林狸、大灵猫、小灵猫、金猫、林麝、河麂、水鹿、苏门羚、斑羚等[358]。可见所谓“短尾猴”乃藏酋猴。
怀集县2015年称,经调查鉴定的陆栖脊椎野生动物有258种,其中属国家二级保护的动物有“短尾猴”等[359]。此“短尾猴”乃藏酋猴。
●广西(www.daowen.com)
广西壮族自治区有藏酋猴分布记录。
《中国重点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称(国家林业局,2008):
本次调查,藏酋猴见于……广西(龙胜、兴安、恭城、灌阳、荔浦)。
按:据此,说明在兴安县、灌阳县、荔浦县、龙胜各族自治县、恭城瑶族自治县等地依然有藏酋猴栖息。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杨梅坳地处九万大山山脉腹地,野生动物种类颇多,属于二级保护的动物中就有“藏酋猴”等[360]。说明仍有藏酋猴等多种猕猴属存在。
8.1.3 西南
西南各省级政区皆有藏酋猴分布记录。
●重庆
重庆市有少量藏酋猴栖息。
《中国重点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称(国家林业局,2008):
本次调查,藏酋猴见于……重庆(南川、江津)。
按:据此,反映在江津区、南川区等地仍有藏酋猴繁衍生息。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称境内兽类33种,属于二类保护动物的有毛冠鹿、云豹、胡猴、猴4种[361]。此处所谓“胡猴”,似为藏酋猴。
●四川
四川省有一些藏酋猴分布记录。
根据《藏酋猴的分类与分布》显示,藏酋猴在四川省的峨眉山市、西昌市、盐源县、德昌县、会理县、会东县、宁南县、普格县、布拖县、金阳县、昭觉县、喜德县、冕宁县、越西县、甘洛县、美姑县、雷波县、木里藏族自治县、汶川县等地曾有分布(蒋学龙等,1996)。
《中国重点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称(国家林业局,2008):
本次调查,藏酋猴见于……四川(南江、平武、绵竹、峨眉、洪雅、汉源、石棉、天全、宝兴、木里、白玉、巴塘、汶川、美姑、马边、古蔺)。
按:据此,说明在平武县、绵竹市、峨眉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古蔺县、南江县、洪雅县、汉源县、石棉县、天全县、宝兴县、汶川县、白玉县、巴塘县、美姑县、木里藏族自治县等地依然有藏酋猴分布。
2006年4~12月,结合保护区内地理信息系统资料对白水河自然保护区的5个区域进行野外重点观察,共遇见29群639只藏酋猴(张强等,2008)。反映彭州市仍然有较多藏酋猴分布。
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在唐家河自然保护区毛香坝区域,对一群50~60只野生藏酋猴生境选择进行多角度研究(黎大勇,2015),证实青川县依然有藏酋猴存在。有网友发布在青川县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到的藏酋猴(图9.44、图9.45),进一步证实那里现今确有藏酋猴分布。
安县称,该县哺乳动物有80余种,其中有“四川短尾[猴]”等[362]。所谓“四川短尾[猴]”,乃藏酋猴,表明依然有栖息。
峨眉山市境内的峨眉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势陡峭,风景秀丽,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该山处于多种自然要素的交汇地区,区系成分复杂,生物种类丰富,特有物种繁多,还
是多种稀有动物的栖居地,动物种类达2 300多种。在山路沿途有较多猴群(图9.46、图9.47),为该山一大特色。从“猴”的形态看,乃藏酋猴。有研究证实峨眉山的猕猴属是:藏猕猴(Macaca thibetana)又名毛面短尾猴、藏酋猴、黑猴,是我国特有种,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李又林,1960;李国刚等,2011)。
图9.44 唐家河的藏酋猴(一)[363]
图9.45 唐家河的藏酋猴(二)
图9.46 峨眉山藏酋猴(一)[364]
图9.47 峨眉山藏酋猴(二)
古蔺县现有藏酋猴在50只以下,但分布较广[365]。
仁寿县境内地势西北高、东部低,地貌以丘陵为主。地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该县龙泉山南麓黑龙滩水库蟠龙岛上偶有小股猴群出现,它们也如峨眉山的猴兄猴弟,平时隐迹于丛林山沟之中,一旦游人出现,便半路堵围,来个前抄后包,不是拱身坐立,静盼施舍,便是左右游移,争取主动,伺机抢食[366]。此处“猴”是何种?按:峨眉山的“猴”,则是藏酋猴[367]。
雨城区称,已查明的脊椎动物种类有330余种,野生哺乳类动物主要有“猴”等45种[368]。所谓“猴”,似包括藏酋猴。
荥经县称,境内珍稀保护动物有大熊猫、羚牛、大鲵、小熊猫、豹、金猫、水鹿、林麝、白鹭、灰角斑雉、盘羊、大灵猫、小灵猫、四川猴、红面短尾猴、苏门羚、岩羊、水獭、白腹锦鸡、红腹锦鸡、白鹇[369]。此处虽称“红面短尾猴”,但缺乏更多证据或旁证,疑似藏酋猴之误。
地处天全县的喇叭河省级自然保护区也见有网友发布拍摄到的藏酋猴(图9.48、图9.49),证实依然有藏酋猴分布。
图9.48 喇叭河的藏酋猴(一)[370]
图9.49 喇叭河的藏酋猴(二)[371]
据2006年3月报道,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斜对面,有一处名叫黑松林的地方,收留着小金、丹巴等地陆续截获偷猎者盗运出的200多只藏酋猴(杨光玉等,2006)。据此,证实小金县与丹巴县等地确有藏酋猴。
小金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形狭长,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寒夏凉,常年干燥,雨量稀少,气温变化剧烈,四季不甚明显。野生动物名目繁多,形态迥异,色彩分明,其中有野生保护动物马鹿、大灵猫、金猫、水鹿、白臀鹿、斑羚、岩羊、猞猁、林麝、兔狲、短尾猴、水獭、血雉等[372]。此“短尾猴”实际上乃藏酋猴。
丹巴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成都平原以西的邛崃山脉西坡,地势西南高、东南低,属岷山邛崃山脉之高山区,大渡河自北向南纵贯全境,切割高山,立体地貌显著,是川西高山峡谷的一部分。境内峰峦叠嶂,峡谷幽深。地属青藏高原型季风气候区,呈垂直带分布;日照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当地主要保护动物有白唇鹿、胡兀鹫、藏酋猴、黑熊、马麝、白臀鹿、藏原羚、獐[麝]、盘羊、白马鸡、鹦鹉、藏马鸡、锦鸡、旱獭等[373]。亦即还有藏酋猴等分布。
《盐源县志》列举哺乳动物有“猕猴、短尾猴、穿山甲、小熊猫、马熊、黑熊、狼、豺、赤狐、白貂、黄喉貂、黄鼬、水獭、小灵猫、花面狸、金猫、豹猫、豹、虎、野猪、林麝、赤麂、小麂、毛冠鹿、白臀鹿、水鹿、牛羚、白羊、斑羚、岩羊、牦牛”(盐源县志编纂委员会,2000)。所谓“短尾猴”,则是藏酋猴。
越西县现存野生动物有21科48种,其中有“短尾猴”等[374]。此处“短尾猴”,是藏酋猴误称。
木里藏族自治县现常见的野生动物有200多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的有“短尾猴”等50多种[375]。“短尾猴”,应是藏酋猴。
●贵州
贵州省一些地方有藏酋猴分布。
《中国重点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称(国家林业局,2008):
本次调查,藏酋猴见于……贵州(松桃、印江、江口、雷山、瓮安、贵定、福泉、龙里、平塘、荔波、三都、水城、盘县、普定、织金、赤水、习水、务川、正安、道真、桐梓、贵阳、修文、清镇)。
按:据此,表明在贵阳市、清镇市、修文县、盘县、水城县、赤水市、桐梓县、正安县、习水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普定县、织金县、江口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松桃苗族自治县、雷山县、福泉市、荔波县、贵定县、瓮安县、平塘县、龙里县、三都水族自治县等地仍然存在藏酋猴。
开阳县称:
开阳县人民政府于1985年6月20日发出通知……小熊猫(又名小猫熊)、猕猴、熊猴、云豹、原猫(芝麻豹)、林麝(獐子)、毛冠鹿(黑鹿)、水鹿、大鲵(娃娃鱼)、中华纱秋鸭[中华秋沙鸭(Mergussquamatus)]、红腹角雉、白冠长尾雉、鸳鸯列为二类保护动物[376]。
按:此处“熊猴”似为“藏酋猴”之误[377]。
杨炯蠡(1994)较早就指出,贵州的藏酋猴俗称青猴,过去的研究中仅对其分布和分类做了报告,但鲜见生态资料,以致仍见有沿用“短尾猴(Macaca speciose thibetana)”的不妥,提出宜更正为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根据《藏酋猴的分类与分布》显示,藏酋猴在贵州省的江口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松桃苗族自治县等地曾有分布(蒋学龙等,1996)。
截至2010年,习水县有野兽72种2亚种,其中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藏酋猴等[378]。
截至2012年,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有陆栖脊椎动物400余种,其中有藏酋猴等30余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379]。
《赫章县志》记载有“大青猴”(贵州省赫章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2001),反映赫章县仍有藏酋猴等繁衍生息。
丹寨县境内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地貌类型有四类,以低山地貌为主,占47.12%,低中山、低山丘陵地貌次之,中山地貌仅占2.38%。地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山地气候特征明显,分为温暖、暖和、温凉、冷凉4个气候亚区;四季分明,夏无酷热,冬无严寒。森林覆盖率30.7%。境内濒危珍稀动物有穿山甲、短尾猴、大鲵、锦鸡、韩鸡、竹鼠、猴面鹰、蛇螈等20种,均主要分布于本县东部山区[380]。此“短尾猴”,似为藏酋猴。
福泉市地势西部和北部较高,中部和东南次之,南部较低。地貌类型多样,以山地为主,丘陵次之,坝地较少。地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怡人,春季冷暖多变,夏季不甚炎热,秋多绵雨寡照,冬无较长严寒。野生动物中兽类有短尾猴、穿山甲、草免、松鼠、黄鼠、田鼠、竹鼠、豪猪、狼狐、黄鼬(黄鼠狼)、青鼬獾、水獭、小灵猫、豹猫(山猫)、野猪、麝、苏门羊[苏门羚]、岩羊、蝙蝠等[381]。所谓“短尾猴”,似应为藏酋猴。
●云南
云南省的藏酋猴主要分布于滇东北一带。
根据《藏酋猴的分类与分布》显示,藏酋猴在云南省的昭阳区、威信县等地曾有分布(蒋学龙等,1996)。
《中国重点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称(国家林业局,2008):
本次调查,藏酋猴见于……云南(威信、镇雄、盐津、绥江)。
按:据此,表明在盐津县、绥江县、镇雄县、威信县等地还有藏酋猴存在。
昭通市称,市内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猕猴、藏猷猴[藏酋猴]、穿山甲、狼、黑熊、水獭、大灵猫、小灵猫、丛林猫、金猫、林麝、斑羚、斑头雁、草原雕、秃鹫、红腹角雉、白腹锦鸡、红腹锦鸡、毛脚鱼鸭、大鼯鼠、娃娃鱼、苏门羚等[382]。这是地级昭通市动物状况,只是更具体分布藏酋猴地方待核查。
《昭通市志》列举“兽纲”动物(昭通市志编纂委员会,2000)有:
云豹、虎、藏酋猴、林麝、狼、红豺、鹿、兔、野猪、豪猪、鼠、松鼠、黄鼠狼、岩羊、狐、獭猫、金钱豹、黑熊、小灵猫、金猫、斑羚。
按:据此,说明今昭阳区仍有藏酋猴等栖息。
经过对兰坪县8个乡镇的78个村庄进行调查,获知有藏猕猴60~230只(王浩瀚等,2015)。表明在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依然有藏酋猴栖息。
●西藏
西藏自治区有少量藏酋猴分布记录。
刘少初(1993)根据1987~1989年野外考察及相关资料,认为藏酋猴在西藏仅分布于东南边缘的芒康、江达、察雅等县。亦即在江达县、察雅县、芒康县等地有藏酋猴栖息。
贡觉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唐古拉山横断山脉北段,金沙江上游西岸;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地貌大体可分为东南峡谷区、西部河流区和西南谷原区;群山连绵,山高峰锐,谷深坡陡,丘原交错,河流纵横,湖泊星罗棋布,高山、森林、草原并存。地属大陆性高原季风气候区;受纬度、海拔和地理位置的影响,气温垂直变化明显,气温偏低,日温差较大。当地兽类有5目12科35种,其中列为国家二级保护的有林麝、黑熊、马熊、水狸、马鹿、盘羊、岩羊、藏酉猴、棕熊、草狐狸、豺、猞猁等[383]。此处保护动物等级不准确。
类乌齐县称,境内有“猴”等动物资源[384]。所泛指“猴”,似包括藏酋猴等。
洛隆县位于念青唐古拉山脉东南端、怒江流域上段,境内地势南北高,中部较低,呈扇形向东北方向倾斜;地势起伏大,沟壑纵横,路况险峻,河流密布,湖泊众多,冰山雪峰、干热河谷与原始森林、高山草甸相间并存,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地属高原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光照充足,空气稀薄,气温偏低,且日照长。森林覆盖率36.7%。据称截至2014年底,境内分布有金钱豹、马鹿、獐子[麝]、岩羊、盘羊、棕熊、猕猴、贝母鸡、野牛、鹿、豹、猴、狼、狐狸、猞狸、雪鸡等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0余种[385]。此处既有猕猴,又有“猴”,后者似指藏酋猴。
边坝县地处念青唐古拉山南麓,藏东南三江流域峡谷地带,地势南高北低。境内山峦重叠,沟沟纵横。地属高原温带半湿润气候区,气温低,光照充足,日温差大等。当地珍稀动物有22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18种,即藏猴、豺、扭角羚(野牛)、黑熊、小熊猫、水獭、野猫、林麝、白臀鹿、藏原羚、岩羊、盘羊、鹰、草原鹞、藏雪鸡、红腹角雉、藏马鸡、白腥黑啄木鸟[386]。所谓“藏猴”,似指藏酋猴。
8.1.4 西北
西北仅陕西省与甘肃省有藏酋猴分布记录。
●陕西
陕西省有少量藏酋猴分布记录,似为鄂西分布的藏酋猴分布区域的边缘。
西乡县称,境内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有“青猴”等[387]。所谓“青猴”,乃藏酋猴。
2013年8~12月在陕西米仓山自然保护区进行野外调查,在茶园附近发现至少1群约35只藏酋猴(图9.50、图9.51)(赵海涛等,2014)。证实西乡县是今藏酋猴分布北界之一段。
图9.50 藏酋猴成体(一)
图9.51 藏酋猴成体(二)
●甘肃
甘肃省陇南一带有少量藏酋猴分布记录,已是藏酋猴分布的西北边缘。
《中国重点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称(国家林业局,2008),“本次调查,藏酋猴见于……甘肃(文县)”,亦即在文县仍有藏酋猴栖息。
8.1.5 保护区
现分布有藏酋猴的自然保护区在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四大区的一些省级政区内(表9.13、图9.52),这既反映当地确仍有藏酋猴存在,又使之得到庇护。保护区的状况显示:
表9.13 栖息有藏酋猴的保护区概况
(续表)
(续表)
注:①本表参考多方面信息综合而成,个别误差进行更正。②《凤阳山志》编委会,2 0 1 2;凤阳山—百山祖自然保护区.h t t p://c id i a n.i a s k.s i n a.c om.c n/a/e q nm.h tm l;浙江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h t t p://z j b s z.n r e.c n/h tm/b a i sh a n z u/j i b e n g a i ku a n g/20 1 0 0 9 1 4/5 7 6.h tml;龙泉山.h t t p://b a i k e.s o s o.c om/v 61 3 7 1.h tm;国家林业局,2 0 0 8;浙江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h t t p://j l s.su i c h a n g.g o v.c n/z y b h/dwz y/2 0 1 0 06/t 2 0 1 0 0 6 2 1_7 8 56 2.h tm;景宁县完善《景宁望东洋高山湿地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报告》_.h tt p://www.l s l y.g ov.c n/d e t a i l-6 6 2.h tm l;安徽省自然保护区简介。h t t p://www.a h l y.g o v.c n/ma i n/mo d e l/n ew i n f o/new i n f o.d o?i n f o I d=1 4 1 6 6;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h t t p://b a i k e.b a i d u.c om/v i ew/3 9 1 6 2 1.h tm;闽江源自然保护区.h t t p://www.ba i k e.c om/w i k i/%E9%9 7%BD%E6%B1%9 F%E6%BA%9 0%E8%8 7%AA%E7%8 4%B6%E4%BF%9D%E6%8A%A4%E5%8C%BA;老鹰尖省级自然保护区.h t t p://b a i ke.b a i d u.c om/v i ew/8 6 3 1 0 7 6.h tm;井冈山自然保护区.h t t p://b a i k e.b a i d u.c om/v i ew/2 4 8 4 3 4.h tm;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h t t p://b a i k e.b a i d u.c om/v i ew/3 14 0 3 0 4.h tm?f r om Id=1 6 1 0 4 7;莲花县高天岩自然保护区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h t t p://www.y u a n l i n 3 6 5.c om/n ews/16 0 5 9 7.s h tm l;十八里长峡自然保护区.h t t p://www.b a i k e.c om/w i k i/%E5%8D%8 1%E5%8 5%AB%E9%8 7%8C%E9%9 5%BF%E5%B3%A1%E8%8 7%AA%E7%8 4%B6%E4%BF%9D%E6%8A%A4%E5%8C%BA;五道峡自然保护区.h t t p://b a i k e.b a i d u.c om/v i ew/8 9 13 5 5 3.h tm;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h tt p://b a i k e.b a i d u.c om/v i ew/4 8 1 7 26.h tm?f r om I d=2 48 7 3 3;都庞岭自然保护区.h t t p://b a i k e.b a i d u.c om/v i ew/9 0 32 1.h tm?f r omI d=4 7 3 3 7 8;湖南省东安舜皇山自然保护区.h t t p://www.h u a x i a.c om/h n-t w/2 0 0 7/0 6/6 9 2 0 6 3.h tm l;江永源口省级自然保护区.h t t p://b a i k e.b a i d u.c om/v i ew/8 7 1 2 7 8 1.h tm;顶寮银杉自然保护区.h t t p://b a i k e.b a i d u.c om/v i ew/8 7 39 2 6 2.h tm;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h t t p://ba i k e.b a i d u.c om/v i ew/4 8 1 7 6 1.h tm?f r om I d=2 4 6 9 5 7;南岭国家森林公园.h t t p://www.b a i k e.c om/w ik i/南岭国家森林公园;南岭自然保护区.h t t p://www.b a i k e.c om/w i k i/%E5%8D%9 7%E5%B2%AD%E8%8 7%AA%E7%84%B6%E4%BF%9D%E6%8A%A4%E5%8C%BA;广东粤北华南虎省级自然保护区.h t t p://b a i k e.b a i d u.c om/v i ew/22 5 8 5 7 0.h tm;石门台自然保护区.h t t p://b a i k e.b a i d u.c om/v i ew/1 4 1 1 1 9 3.h tm;广东曲江罗坑鳄蜥省级自然保护区.h t t p://ba i k e.b a i d u.c om/v i ew/9 2 2 9 7 2 7.h tm;广东仁化高坪省级自然保护区.h t t p://b a i k e.ba i d u.c om/v i ew/30 1 8 4 1 3.h tm;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h t t p://b a i k e.b a i d u.c om/v i ew/3 0 1 8 3 9 3.h tm?f r om I d=4 7 2 7 9 2;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h t t p://g xm l n r.f o r es tr y.g o v.c n/p u b l i c f i l e s/b u s i n e s s/h tm l f i l e s/g xm l bh q/s t z y/2 0 1 3 0 6/1 9 7 9 9.h tm l;重庆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h t t p://www.f o res t r y.g o v.c n/p o r t a l/z r b h/s/2 7 1 3/c o n t e n t-4 3 8 1 1 3.h tm l;城口县.h t t p://b a i k e.b a i d u.c om/l i n k?u r l=g 8 n g v y NeW9 LAI_j JOf i BEL 0Pu FUl 4Sy O0 y u EKJ r e p 8 h 6 eu QP7 ZVMr r-PKLN4JNG2#6;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h t t p://b a i k e.b a i d u.c om/v i ew/34 5 5 3 5.h tm?f r om Id=3 5 3 1 8;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h t t p://b a i k e.b a i d u.c om/v i ew/4 8 1 8 0 6.h tm?f r om I d=2 4 6 9 4 7;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h t t p://b a i k e.b a i d u.c om/v i ew/4 8 1 8 0 0.h tm?f r om I d=2 4 6 86 5;美姑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h t t p://ba i k e.b a i d u.c om/v i ew/4 8 1 8 2 5.h tm?su b Lemma I d=4 8 1 8 25&f r ome n t e r=%C3%C0%B9%C3%B4%F 3%B7%E7%B6%A5%D7%D4%C8%BB%B1%A3%BB%A4%C7%F 8;螺髻山.h t t p://www.ba i k e.c om/w i k i/%E8%9E%BA%E9%AB%BB%E5%B1%B1;黎大勇,2 0 1 5;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h t t p://b a i k e.b a i d u.c om/v i ew/4 8 1 7 9 2.h tm?f r om I d=2 5 19 0 0;鲁庆彬等,2 0 0 3;鞍子河自然保护区.h t t p://b a i k e.b a i d u.c om/v i ew/3 4 9 6 4 4.h tm;金琪等,2 0 1 4;小河沟自然保护区.h t t p://b a i k e.b a i d u.c om/v i ew/1 6 2 8 4 1 2.h tm;瓦灰山.h t t p://t r av e l.mi p a n g.c om/r e c omme n d/1 1 1 2;莫斯卡自然保护区.h t t p://b a i k e.b a i d u.c om/v i ew/37 7 4 9 9.h tm;张强等,20 0 8;白水河自然保护区.h t t p://b a i k e.b a i du.c om/v i ew/1 8 2 21 4.h tm;刘洋等.2 0 0 5;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h t t p://b a i k e.b a i d u.c om/v i ew/3 0 6 9 0 8 9.h tm;李艳红等,2 0 0 7;甘洛马鞍山自然保护区.h t t p://b a i k e.b a i d u.c om/l i n k?u r l=j L 4Na Z j zmw5 u 7B6FH4 j i 6Gz Ql QU8 d 9v QNr X1 5 a T 3XB f BAJ 6Qc 7 x M0BYp h 5As7 u Nh Zm J_r a o G_N8 l t-Yc a Yb 0 8 a;周家自,2 0 1 5;何成亿,2 0 1 5;三溪口森林公园.h t t p://b a i k e.ba i d u.c om/v i ew/99 5 6 4 1 4.h tm;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h t t p://b a i k e.b a i d u.c om/v i ew/2 4 6 3 7 9.h tm;藏酋猴毛面短尾猴.h t t p://we n k u.b a i du.c om/l i n k?u r l=5Gf m0 I I k NZPM-P f i Zs L t i AUFVI 9AGOAt j 2 v xay 8Ro Lo HOu 9CHe Zha Jn d Qu_i s h v d g c QNS1 a d 9Dg SB j d x Gbk t u Cv L j INv JWPx v1wy x e-2W;桫椤自然保护区.h t t p://b a i k e.b a i d u.c om/v i ew/3 7 9 7 7 8.h tm;黄小龙等,2 0 1 6;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h t t p://b a i k e.b a i d u.c om/v i ew/8 2 4 1 1 0.h tm?f r om I d=
12 0 3 1 5;梵净山.h t t p://b a i k e.b a i d u.c om/v i ew/2 1 6 8.h tm;贵州省野钟黑叶猴自然保护区.h t t p://www1.c f s d c.o r g/www r o o t/ba o h u q u/1 0.h tm;习水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h t t p://b a i ke.b a i d u.c om/v i ew/4 7 2 6 9 4.h tm?f r om I d=1 8 1 3 5 8;道真大沙河省级自然保护区.h t t p://b a i k e.b a i d u.c om/v i ew/9 1 3 6 6 68.h tm;榕江月亮山州级自然保护区.h t t p://www.b a i k e.c om/wi k i/%E6%A6%9 5%E6%B1%9 F%E6%9C%88%E4%BA%AE%E5%B1%B1%E5%B7%9E%E7%BA%A7%E8%8 7%AA%E7%8 4%B6%E4%BF%9D%E6%8A%A4%E5%8C%BA;斗篷山自然保护区.h t t p://b a i k e.b a i d u.c om/v i ew/4 7 3 3 9 9.h tm;贵定斗篷山自然保护区.h t t p://www.b a i k e.c om/w i k i/%E8%B4%B5%E5%AE%9A%E6%9 6%9 7%E7%AF%B7%E5%B1%B1%E8%8 7%AA%E7%8 4%B6%E4%BF%9D%E6%8A%A4%E5%8C%BA;云南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h t t p://y n y s
n r.f o r e s t r y.g o v.c n/p u b l i c f i l e s/b u s i n e s s/h tm l f i l e s/y n y s b h q/s t z y/2 0 1 3 0 7/2 2 5 3 3.h tm l;赵海涛等,2 0 1 4;赵海涛等,2 0 1 5;张涛等,20 0 5;白水江自然保护区.h t t p://www.c h i n a.c om.c n/a b o u t c h i n a/z h u a n t i/y s dw/2 0 0 8-1 2/0 5/c o n t e n t_1 6 9 0 5 4 7 1.h tm
●栖息有藏酋猴的保护区共63个,总面积1.8万km2。
●栖息有藏酋猴的保护区,按省级政区数量较多的排序,前五者为:四川省(有18个),贵州省(有10个),安徽省(有8个),广东省(有6个),湖南省(有5个)。
●栖息有藏酋猴保护区中,面积最大的是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四川省),达2 000 km2;面积最小的是顶辽银杉省级自然保护区(在湖南省),达9.53 km2;二者相差将近210倍。
●栖息有藏酋猴保护区中,仅4种级别类型皆有,排序为:省级(占29%),国家级(占27%),县级(占8%),市级(占3%)。
●栖息有藏酋猴保护区是1963~2003年设立的,以1980年代与1990年代占多数,说明较早就对藏酋猴等的保护非常重视。
●栖息有藏酋猴保护区的主管部门虽有林业、环保、农业3种类型部门,但林业部门占绝对优势(达到97%)。
●栖息有藏酋猴保护区地点仅占现有藏酋猴栖息地点的34%,尤其是西藏自治区尚无栖息藏酋猴的保护区,亟待进一步调查研究,增加保护区数量。
图9.52 现有藏酋猴栖息地与其栖息的自然保护区分布图
8.2 分布变迁
文献记载显示出百余年来藏酋猴分布变迁状况(表9.14、图9.53),特点如下:
●20世纪初,可以确认的藏酋猴分布于秦岭—淮河以南15个省级政区,超过350地。
●到20世纪后半叶,藏酋猴分布地消失较多的前三者为:四川省(有14个),安徽省(有11个),浙江省(有9个)。
●到现今,藏酋猴分布地消失较多的前四者为:四川省(有36个),贵州省(有14个),福建省(有11个),浙江省与云南省(皆有8个)。
●百余年间,藏酋猴分布地约消失37%,这一下降幅度不小,值得重视。
●据全国性调查,藏酋猴种群数量除少数地区外,多数地区藏酋猴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388],这种状况不得不引起我们高度重视,进一步调查研究,增设保护区势在必行。
表9.14 20世纪以来藏酋猴分布变迁概况
(续表)
(续表)
图9.53 20世纪以来藏酋猴分布变迁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