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短尾猴分布变迁:中国珍稀野生动物调查续

短尾猴分布变迁:中国珍稀野生动物调查续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短尾猴,别称红面猴、青猴、猴狲、黑猴、泥猴等,它是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广西北部、贵州、广东、湖南、福建等地的所谓短尾猴,其实是在我国广泛分布的藏酋猴。据2013年1月报道,大明山自然保护区 工作人员去年12月7日下午巡林时发现一只被铁夹夹住左后脚的短尾猴,工作人员拍照鉴别,认定该伤猴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短尾猴。

短尾猴分布变迁:中国珍稀野生动物调查续

短尾猴,别称红面猴、青猴、猴狲、黑猴、泥猴等,它是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

3.1 短尾猴与藏酋猴的区分与地理分布

短尾猴与藏酋猴由于长期以来的分类问题屡有变化,落实到不同时期文献中多仅以名称出现,致使我们今天鉴别它们的地理分布困难重重。试看2种代表性(短尾猴分布广域论、短尾猴分布狭域论)与参考性论述:

其一(简称“广域论”):

形态特征:……短尾猴的长相和藏酋猴十分相似,以至于很多书中都把它们混为一谈,也有人认为它们属于同一个种的不同亚种。但是,它们之间明显的不同之处也有不少,例如短尾猴比藏酋猴的体形小,体毛较长而稀疏,为黑褐色或朱古力色,所以在华南地区俗称为“黑猴”或者“泥猴”。另外,短尾猴雄兽的生殖器也与众不同,阴茎扁而长,呈矛状,长度约为40 mm,还会发出一种难闻的腥臭气味。但是短尾猴与藏酋猴不同的最为显著的一个特征,是成体的面部均有鲜红色的斑块,有些老年个体还转为紫红色或者黑红色,所以又叫红面短尾猴、红面猴、红脸猴等。

中国分布:主要在西南部和南岭以南的华南地区和福建南部,包括云南、广西、贵州南部、江西南部、湖南南部、广东以及福建南部[1]

其二(简称“狭域论”):

以前,中国南部的藏酋猴曾广泛地与红面猴相混淆,所谓的短尾猴既被用来称呼藏酋猴,也被用来称呼红面猴,因为它们都具有一条很短的尾巴与长长的面部毛发,其实真正的短尾猴在我国仅分布于广西南部与滇南、滇西。广西北部、贵州、广东、湖南、福建等地的所谓短尾猴,其实是在我国广泛分布的藏酋猴。真正的短尾猴脸部具有典型的裸露红色皮肤,长长的头顶头发与背部毛发,头顶毛发中分,几乎短到没有的尾巴,酷似传说中披头散发的野人形象;藏酋猴则是一个长满了毛的大圆脸,尾巴相对短尾猴来说也相对要长一点[2]

其三(参考性):

【短尾猴】形态特征:头体长485~650 mm,尾长45~50 mm,后足长145~177 mm,颅全长120~157 mm,体重7 kg(雄性)、5 kg(雌性)。被毛暗褐色,从浅黑色变化到浅红色。面部裸露,浅红褐色,激动和发情时变为鲜红色。尾非常短(大约是头体长的10%),蹲坐时压着尾巴。头骨相对较宽,有明显的眉脊。

分布:中国西南部,一般在北纬30°以南,延伸到不丹、阿萨姆、缅甸、印度尼西亚到马来半岛北部。中国有2亚种:①M.a.brunneus(Anderson,1871),云南;②M.a.melli(Matschie,1912),贵州、广西、广东、福建[3]

“藏酋猴”这一中文名字最早出现于1922年出版的《动物学大辞典》,是因为它的拉丁学名中用了一个“西藏”的地名,但事实上,藏酋猴并不产于西藏,所以有的学者根据它的2个主要特点,认为应该叫做“毛面短尾猴”,因为它头顶上的长毛从中央向两侧披散开,而且在面颊上和下巴上都生有浓密的须毛,就像络腮胡须一般,是其独有的特征;另外它的尾巴比猕猴的要短得多,呈残结状,但覆毛良好,上侧的毛色比下侧深,长度仅为体长的十分之一。

藏酋猴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中国中部地区,东至浙江、福建,西到四川,北达秦岭南部,南界为南岭。

在西藏分布于察雅、江达、贡觉、芒康等地。

贵州全省9个地、州、市中,有7个分布有藏酋猴,即铜仁地区、黔东南州黔南州、六盘水市、安顺地区、毕节地区和遵义市[4]

按:综合相关情况,窃以为短尾猴(图9.3~图9.6)

与藏酋猴(图9.7~图9.10)较显著的形态区分有三:①短尾猴体形较小,藏酋猴体形较大(是中国猕猴属中最大者)。②短尾猴颜面裸露,颜色随年龄变化为红、紫色;藏酋猴成年雄猴两颊及下颏有似络腮胡样的长毛,颜面裸露部分红色主要在眼眶周围。③短尾猴额毛呈“中分型”,向两边披散;藏酋猴的额毛无此特征。它们的分布地域,笔者虽倾向于“狭域论”,但对于有比较明确描述且分布于毗邻地带(如贵州等)的短尾猴,也按其实际分布地点对待。

图9.3 攀附(短尾猴)[5]

图9.4 俯视(短尾猴)[6]

图9.5 爱抚(短尾猴)[7]

图9.6 嬉戏(短尾猴)[8]

图9.7 雄猴(藏酋猴)[9]

图9.8 雌猴(藏酋猴)[10]

图9.9 侧视(藏酋猴)[11]

图9.10 小家庭(藏酋猴)[12]

3.2 短尾猴的分布

短尾猴仅见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与云南省有分布记录。

3.2.1 广西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短尾猴主要分布的省级政区之一。

《南宁地区(重点县)珍贵动物资源调查报告》记载(广西珍贵动物资源调查队,1979):

短尾猴(Macaca speciosas F.Curier),又名断尾猴、泥猴。

崇左县的左州公社;龙州县的逐卜、金龙、水口和响水公社;大新县几乎所有公社以及但是林区均有分布,唯数量均不太丰富。

按:据此,说明在武鸣县、宾阳县、上林县、马山县、江州区、大新县、龙州县等地曾有短尾猴栖息。

《中国重点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称(国家林业局,2008):

本次调查,短尾猴见于广西(龙州、宁明、大新、崇左、南丹、天峨、东兰、凤山、巴马、防城、上思、百色、凌云、乐业、田林、西林、田阳、德保、那坡、融水、忻城、荔浦、恭城、灌阳、龙胜)。

按:据此,表明在灌阳县、荔浦县、龙胜各族自治县、恭城瑶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防城港市、上思县、江州区、大新县、宁明县、龙州县、右江区、田阳县、德保县、那坡县、凌云县、乐业县、西林县、田林县、南丹县、天峨县、凤山县、东兰县、巴马瑶族自治县、忻城县等地还有短尾猴分布。

据2013年1月报道,大明山自然保护区(地

处武鸣县、马山县、上林县、宾阳县)工作人员去年12月7日下午巡林时发现一只被铁夹夹住左后脚的短尾猴,工作人员拍照鉴别,认定该伤猴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短尾猴。该短尾猴(图9.11)颜面紫红,雄性,全身毛色棕褐,体重近20 kg。经救治痊愈放归大自然[13]

图9.11 放归前留影

武鸣县东部大明山连绵高耸,峰峦重叠,山势雄伟,并延伸向东北、东南,朝着武鸣河谷呈扇状分布,构成环绕北、东、南三面的马蹄形高丘陵、山地;西北部高土坡连绵,西南部为石灰岩群峰,中部是丘陵、岗地、平原相间交错,呈小盆地状。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夏季炎热多雨,春秋季易旱,冬季温暖少雨,偶有霜雪。境内属国家保护的二类野生动物有短尾猴、猕猴、穿山甲、旱獭、大灵猫、小灵猫、金猫、河麂、鬣羚、白鹇、原鸡、蛤蚧等[14]

上林县位于大明山东麓,西部多山,东南部属丘陵和平地,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各类地貌分布为:中山占9%,低山占17%,山丘占12%,丘陵占30%,平原占28%。县境地处低纬度地区,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境内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的有懒猴、斑冠犀鸟、金猫、金钱豹,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的有黑叶猴、林麝、猕猴、熊猴、短尾猴、苏门羚、穿山甲、大灵猫、小灵猫等[15]。保护动物等级存在瑕疵,但可说明有短尾猴等存在。

《上思县志》记载(上思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2000):

据1974~1975年调查,哺乳动物·灵长目: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蜂猴、赤叶猴;属国家二级保护的有猕猴、熊猴、红面猴、树鼩。

按:保护动物等级存在瑕疵,但据此还是可反映在20世纪后半叶,上思县还有“红面猴”,即短尾猴栖息。

马山县地处红水河中段南岸,大明山北麓,境内多山,大体分东西两大部,东部多大石山,西部多丘陵。地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日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据称,已发现的野生动物有几十种,常见的有野猫、山猪、果子狸、猴子、松鼠、黄京[黄猄]、穿山甲、竹鼠、蛤蚧、龟、鳖、蛇类及山鸡、鹧鸪[16]。此处泛指的“猴子”,似包括短尾猴等。

临桂县地处南岭南缘,北部群山巍峨高耸,南部峻岭连绵。东部略低于西部,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形成东西向分水岭。西北属三台山系,为越城岭余脉,山体庞大,峰峦挺拔,高山深谷随处可见,峡谷之中河道纵横,沿河陡坎、平台、壶穴特别发育。西南属架桥岭山地,山峰嶙峋,溪深谷幽,谷坡陡峭,底部狭小,山地边缘因长期受流水侵蚀,山体渐趋破碎,谷地逐步扩大,成为小型的山间谷地。东南部为峰林平原,石灰岩石林立,孤峰突兀,地下河、岩溶、山洞奇多,故景色多姿、山水秀丽。中部属丘陵平原及岩溶山地,丘顶浑圆成馒头状,山岭无明显走向。地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湿润:夏长而湿,酷暑鲜见,间有冰雹;冬短而干,严寒稀少,偶降小雪;春秋相当,秋温略高于春温,冬夏季风交替规律明显。境内宛田乡东部的蝴蝶谷瑶寨四周群山环绕、古木参天,栖息着娃娃鱼[大鲵]、野猪、麝羊[林麝]、猴子、寒鸡、锦鸡、穿山甲、竹鼠、熊油鱼、油丰鱼等珍禽异兽,是天然的动物乐园[17]。所谓“猴子”,似含有短尾猴。

全州县四面均为山地,中部是丘陵,中间有小块平原。丘陵地形随着湘江及其支流的流向,向西南和东北方向延伸,在县内形成鹿头状地形,占全县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地属岭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主要特点是太阳辐射强,大部分月份阳光充足,雨量充沛,但季节分布不均匀;气候状况为:春寒时间长,阴雨多,气温回升迟;夏季暴雨繁多,盛吹西南风;秋季多晴少雨,干旱明显;冬季干燥,多东北风,寒潮入侵频繁。野生动植物资源中珍稀物种较多,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短尾猴、穿山甲、豺、小熊猫、水獭、红腹角雉等161种(陈仁志,2011)。说明仍有短尾猴分布。

永福县地势西北部、中部和东南部高,中部两侧及东北部较低,地貌复杂,地形多样。地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由于地形和地理位置的差异,可分为三种区域性气候类型:光温充裕易涝区、温暖易旱区、温凉湿润区。境内野生动物资源中有穿山甲、果子狸、猴子、狗熊等野兽18种(叶福多,2011)。据该县志记载,此“猴子”包括短尾猴。

《恭城瑶族自治县概况》记载(《恭城瑶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2009):

动物资源·兽类 国家保护珍贵兽类有猕猴、短尾猴、华南虎、穿山甲、云豹(龟纹豹)、金猫、河麂、毛冠鹿、小灵猫、大灵猫等。其他野兽有果子狸、麂、獐[麝]、猸(田猪)、黄鼠狼、刺猬、山牛、水鹿、苏门羚(水羊)、麝(石羊)、豺狼、狐狸、山猪、豪猪(箭猪)、野猫、松鼠、竹鼠、野兔等。按:据此,反映恭城瑶族自治县仍有短尾猴等栖息。

《崇左县志》记载,“短尾猴(产于左州的林村、立村一带山,数量不详……均属国家二类保护的动物)”(崇左县志编纂委员会,1994)。说明今江州区当时有短尾猴分布。

德保县地形为西北高、东南低,县境内最高峰为黄连山。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主要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秋温凉;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春季干旱,夏季多雨。境内珍稀动物资源有恒河猴、短尾猴、穿山甲、小灵猫、原鸡等,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8]

那坡县地处桂西南边陲、云贵高原余脉六韶山南缘;西北地势较高,向东南倾斜,以德隆坡为南北分界线;南部岩层向西南和东南倾斜,北部岩层向北倾斜;境内,北部石山重峦叠嶂,中部、南部土山连绵起伏。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但受极地气团、热带气团和赤道气团的影响,天气变化无常。森林覆盖率73.3%。境内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已列为国家保护的珍贵动物有熊猴、猕猴、短尾猴、麝香、林麝、水獭、穿山甲、山瑞、果子狸、大灵猫、苏门羚、南蛇、蛤蚧、猫头鹰、鹧鸪、鹌鹑、原鸡、寒鸡等[19]

凌云县地处云贵高原的延伸部分,是比较典型的山地地形,山高谷深,山地面积广大,占全县总面积的93%;平地面积占3%。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冬短夏长,秋高气爽。森林覆盖率76.4%。当地常能见到的野生动物有山鸡、画眉、飞虎等飞禽,山猪、箭猪、猴子等走兽[20]。所称“猴子”,似包括短尾猴。(www.daowen.com)

隆林各族自治县地处云贵高原的东南边缘,是个海拔较高、以中山为主、无平原的山区县,素有山高谷深、“地无三里平”之称;地势南部高于北部,自西向东倾斜。地属亚热带高山气候区,四季较为明显,温润多雨;由于受地形的影响,县境各地降水量差异大,气温差异大,气温随着高度递增而降低,垂直变化显著。森林覆盖率53.6%。境内野生动物共有900多种,并称:

短尾猴(主要分布在龙滩乡的卡甫、弄甫,岩茶乡的卡白,桠杈镇的忠义、龙良、弄徕、纳贡等地,数量约60只)[21]

按:可见当地仍有短尾猴生息繁衍

东兰县地处云贵高原南缘,红水河中游;地势北高南低,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大致分为构造剥蚀中低山土坡、岩溶化中低山、岩溶低山沟谷型、峰丛洼地型、峰丛谷地型等5种类型。位于中、南亚热带之间的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夏长冬短,雨热同季,冬暖夏凉,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局部灾害天气频繁,光、温、水的地域差异明显。境内兽类有猴、麝、獐、箭猪、山獾、九江狸、果子狸(又称花面狸)、野猪、水獭、水麂、黄麂(又名黄猄)、黄鼠狼、黄猺、野猫[22]。所泛指的“猴”,似包括短尾猴。

都安瑶族自治县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盆地过渡的斜坡上,都阳山脉东段,地势北西高、南东低,是全国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发育最为典型的地区之一。境内洼地密布,石山连绵,地下河天窗、峰丛、峰林等地貌单元千姿百态,绮丽壮观,山上岩石多为石灰岩。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春季阴雨连绵,日照时数少;夏季高温湿热,暴雨集中;秋季多晴朗,往往出现秋旱;冬季较寒,雨量稀少。境内兽类有猴子、野狗、野猪、野猫、野兔、果子狸、黄猄、水獭、野山羊、麝、松鼠、田鼠、飞鼠、刺猥、狐狸、山瑞、旱獭等[23]。所泛指的“猴子”,似含有短尾猴。

大化瑶族自治县位于红水河中游,地势呈西北向东南倾斜;属喀斯特地貌,境内峰丛密布,东北部和西南部为峰丛洼地,东南部多为峰丛谷地,中西部为低山丘陵;红水河贯穿大化全境。地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北缘,气候温和,雨热同季。境内野生动物有黑、麻、花三种毛色的山羊,蛤蚧、蛇类、野猪、黄猄、野山羊、猴子、山鸡、毛鸡、果子狸、穿山甲、竹鼠等[24]。所谓“猴子”乃泛指,似包括短尾猴等。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位于云贵高原苗岭山脉九万大山南麓,地势高耸,峰峦起伏,四周青山环绕,中间重峦叠嶂、丘陵交错,夹杂着一小块一小块平坝。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森林覆盖率66.4%。北部的黄金镇在青明山麓,野生动物资源比较丰富,主要有山猪、竹鼠、野牛、娃娃鱼[大鲵]、山龟、黄麂、果子狸、翘鼻梁、蛇、野鸡、猴子、狐狸、穿山甲等[25]。泛指的“猴子”,似包括短尾猴。

象州县东部大明山连绵高耸,峰峦重叠,山势雄伟,并延伸向东北、东南,朝着武鸣河谷呈扇状分布,构成环绕北、东、南三面的马蹄形高丘陵、山地。西北部高土坡连绵,西南部为石灰岩群峰,中部丘陵、岗地、平原相间交错,呈小盆地状。山地占总面积6.7%,平地占20.9%,丘陵占63.5%,其他占8.9%。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夏季炎热多雨,春秋季易旱,冬季温暖少雨,偶有霜雪。森林覆盖率43.2%。野生动物多分布于大明山。1976年调查,有42科65属83种;属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一类有熊猴、黑叶猴、蟒蛇;二类有短尾猴、猕猴、穿山甲、旱獭、大灵猫、小灵猫、金猫、河麂、鬣羚、白鹇[26]。据资料反映,野生动物还是21世纪之前的情况,但有短尾猴等多种猕猴属。

武宣县地形大体是中部低平、开阔,东西两侧抬升隆起;地貌上,中部为岩溶缓坡低丘和洪积、冲积平原,间或土岭、石山交错;向东为岩溶垄岗过渡到低山、中山陡坡的砂岩、页岩山区;向西则为峰林石山洼地过渡为峰林石山槽地,系岩溶地貌类型。地属亚热带气候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河马乡百崖槽一带有许多名贵珍奇动物,如穿山甲、娃娃鱼、山岩蛤蚧、猿猴、小旱獭、黄羊、画眉、山鸡、飞虎等[27];东乡镇合群村百崖大峡谷有珍稀动物猴子、穿山甲、娃娃鱼等[28]。所谓“猿猴”或“猴子”,似包括短尾猴。

3.2.2 贵州

贵州省有少量短尾猴分布记录。

《赫章县志》记载(贵州省赫章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2001):

哺乳纲 虎(华南虎)、豹(金钱豹)、花面狸(果子狸)、野猫、小灵猫、豺、狼(野狗)、狐狸(红狐、黄狐)、狗獾、岩羊(野山羊)、黄鹿、青鹿、野兔、野猪、猪獾、拱猪、黄鼬(黄鼠狼)、猸子(山獾)、水獭、竹溜、麝(香獐、牙獐)、刺猬(豪猪)、穿山甲、大青猴、黄猴、短尾猴、松鼠……蝙蝠、飞虎、狗熊、马熊(豺狗儿)。

按:据此看,反映赫章县有3种猕猴属,其中明确有“短尾猴”,且该地与云南省毗邻,证明赫章县仍有此物种栖息。

铜仁市自然资源介绍称,境内共有各类野生动物400余种,其中兽类60余种,有列为二类保护动物的熊猴、红面猴[29]。与熊猴一地分布的所谓“红面猴”似为短尾猴,表明地级铜仁市内(暂以铜仁市代表)一些地方有分布。

3.2.3 云南

云南省是短尾猴分布的主要省级政区。

《中国重点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称(国家林业局,2008):

本次调查,短尾猴见于……云南(玉溪、思茅、临沧西双版纳红河、文山、保山大理楚雄德宏怒江丽江昆明)。

按:由于此次所列举的皆地级市(州),表明在昆明市、安宁市、呈贡县、晋宁县、富民县、宜良县、嵩明县、石林彝族自治县、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红塔区、江川县、澄江县、通海县、华宁县、易门县、峨山彝族自治县、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隆阳区、施甸县、腾冲县、龙陵县、昌宁县、古城区、永胜县、华坪县、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宁蒗彝族自治县、思茅区、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景东彝族自治县、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西盟佤族自治县、临翔区、凤庆县、云县、永德县、镇康县、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沧源佤族自治县、潞西市、瑞丽市、梁河县、盈江县、陇川县、泸水县、福贡县、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大理市、祥云县、宾川县、弥渡县、永平县、云龙县、洱源县、剑川县、鹤庆县、漾濞彝族自治县、南涧彝族自治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楚雄市、双柏县、牟定县、南华县、姚安县、大姚县、永仁县、元谋县、武定县、禄丰县、蒙自县、个旧市、开远市、绿春县、建水县、石屏县、弥勒县、泸西县、元阳县、红河县、金平苗族瑶族自治县、河口瑶族自治县、屏边苗族自治县、文山县、砚山县、西畴县、麻栗坡县、马关县、丘北县、广南县、富宁县、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等地还有短尾猴分布。

据称,临沧大雪山自然保护区有206.2 km2地跨临翔区和云县两地[30],据初步考察,仅脊椎动物中的兽类和鸟类,就有50多种珍稀濒危动物,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5种,如短尾猴、猕猴、穿山甲、黑熊、小熊猫、大小灵猫、水鹿等[31]

永善县地处滇东北中山山原西北边缘,乌蒙山脉西北面的金沙江南岸,境内重峦叠嶂,峰高谷深,地势南高北低,海拔悬殊。地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由于海拔高低悬殊,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据称,现有獐[麝]、猴、野猪、熊等数十种野兽[32]。此处泛指的“猴”,似包括短尾猴等。

镇雄县称,该县坪上镇境内曾出现过老虎、豹子、果子狸(地方语称维子)、猴子、獐[麝]、貂、野猫、狐狸、野狼、野猪、犀牛、穿山甲、野兔、野猪、黄鼠狼等兽类。但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这些珍贵的野生兽类在坪上镇境内大部分种类已不复存在,这与当地和外地人的捕杀有关[33]。所谓“猴子”,似包括短尾猴等,反映延续到20世纪后半叶。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地处云贵高原西南边缘、横断山系纵谷区东南段,即哀牢山脉中段,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山高谷深,河流纵横,山区半山区占99.8%,丘陵谷地仅占0.1%。地属南亚热带半湿润山地季风气候区,四季冷暖不太分明,有四季如春之称,干湿季明显。据称,“1949年前,境内野兽主要有虎、豹、熊、豺、狼、破脸狗(果子狸)、獐[麝]、鹿、麋、猿、猴、麂子、岩羊、狐狸、刺猬、豪猪、野猪、野牛、野猫、野兔、野狗、水獭、旱獭、大灵猫、穿山甲、松鼠、山鼠、银鼠、蝙蝠等。1949年后,虎、野牛已绝迹,熊、豹、豺、狼、水獭等也很少见,其他各种野兽数量大大减少”。[34]据描述,其“猴”似包括短尾猴,且仍有存在。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地处怒山余脉,地貌以山地为主,南北部多高山峻岭,东西部偏低,多河谷盆地。地属南亚热带气候区,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据称,动物资源有虎、豹、熊、猴、山驴、穿山甲、蟒等[35]。所谓“猴”,似含有短尾猴。

潞西市是以中、低山为主的低纬山原地区,海拔高低悬殊很大,山谷、河流、盆谷走向一致,并呈相间平行排列势态,展现了两山夹一峡谷、一条河、一个盆坝的地貌特征。地处低纬高原,热量丰富,气候温和,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长冬短,干湿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冬季多雾。据称,2006年分布于该市的野生动物有258科1 643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云豹、熊狸、苏门羚、蜂猴、长尾叶猴、菲氏叶猴、白掌长臂猿、豚尾猴、熊猴、黑鹿、绿孔雀等50种,国家二级保护的有金猫、香猫、大灵猫、小灵猫、岩羊、猕猴、短尾猴、河鹿、水鹿、豺、水獭、小爪水獭、江獭、青鼬、黑熊、穿山甲等172种[36]。反映当地有短尾猴等分布。

经过对兰坪县8个乡镇的78个村庄进行调查,获知有红面短尾猴97~222只(王浩瀚等,2015)。表明在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依然有短尾猴栖息。

《漾濞彝族自治县志》记载(漾濞彝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2000):

野兽 目前已知者有下列各种:猴(有猕猴、熊猴、短尾猴、灰叶猴)、穿山甲、狼、狐(有赤狐、黄狐、黑狐)、豺、貉、黑熊、小猫熊[小熊猫]、青鼬(黄猺)、鼬(有黄鼬、纹鼬、黄腹鼬)、狗獾、猪獾、鼬獾、水獭、獐[麝]、麂(有赤、黑等色)、鹿、麝、大灵猫(九节狸)、小灵猫(香狸)、斑林狸、排子狸、果子狸(青猺)、熊狸、金蟹獴(石狟[食蟹獴])、丛林猫(草猫)、金猫(红春豹)、豹猫(山猫)、豹(有龟纹、金钱)、虎、鼯鼠(飞鼠)、松鼠(有……巨型等)……野猪、苏门羚、斑羚、灰岩羚、刺猬。

按:据此,反映漾濞彝族自治县还有短尾猴等多种猴科动物。

南华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南群山纵横,东北丘陵起伏,间有少量平坝和峡谷。以北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兼有大陆性和海洋性气候特点,立体气候明显。据称,动物主要有猴、绿孔雀、小熊猫、红白鹇等[37]。所泛指的“猴”,似含有短尾猴。

元谋县之山分属三台山、白草岭、鲁南山三个山系,将县域构成东南高、西北低,四周高、中间低的态势。地属南亚热带干热季风气候区。当地野生动物已发现的有70多种,较为名贵的有香獐[麝]、毫猪[豪猪]、猴、黄鼠狼、穿山甲、箐鸡、猫头鹰[38]。所称“猴”,似包括短尾猴等。

麻栗坡县地势由西向东南倾斜,山脉也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相间分布;地貌以中低山峡谷为主,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有峰林、峰丛、石牙、溶斗、洼地、溶洞等。地属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立体气候明显。当地有野生动物120余种,主要有豹、黑熊、岩羊、猴、蟒蛇、眼镜蛇、鳄鱼以及各种鸟类、昆虫类和水生动物[39]。所称“猴”中,似含有短尾猴。

马关县地处滇东南岩溶高原南部边缘,为石灰岩山地与峡谷相间地貌,在石山起伏较为平缓地区,有高大的石峰林与深沉的溶蚀洼地、溶蚀盆地,无较大坝子,山地和窄型谷地面积约占全县面积的87.7%,丘陵盆地占12.3%;大致可分为中切割低山峡谷区、中山缓坡区、中山温凉山区、岩溶山区、丘陵盆地区5种地貌单元。气候类型跨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低坝河谷炎热,中山浅丘温暖,高山温凉,有冬无严寒、夏无酷热、干雨季分明等气候特点。截至2012年,该县野生动物近百种,主要有懒猴、猕猴、短尾猴、毛冠鹿、麝、穿山甲、红腹角雉、黑麂、水獭、旱獭、大灵猫、小灵猫、斑羚、岩羊、白鹇、锦鸡、蟒蛇、豹、狐狸、黄鼠狼、熊、画眉、鹌鹑、野鸡、猫头鹰、啄木鸟等[40]。说明还有短尾猴等栖息。

广南县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呈阶梯状倾斜,南北走向,山岭互相切割,形成山区、半山区、丘陵、平坝、峰林交错的地貌。地属中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境内野生动物有豹、野猪、狼、鹿、麂、猴、岩羊、蛤蚧、穿山甲、蛇、蟒、猫头鹰、长尾雉、野鸡、鹦鹉等40多种[41]。所谓“猴”中,似含有短尾猴。

3.2.4 保护区

现分布有短尾猴的自然保护区仅在中南与西南各1个省级政区内(表9.3、图9.12),这既反映当地确仍有短尾猴存在,又使之得到庇护。保护区的状况显示:

●栖息有短尾猴的保护区共18个,总面积1.02万km2

●从省级政区看,云南省有10个栖息短尾猴保护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有8个栖息短尾猴保护区。

●栖息短尾猴保护区中,面积最大的是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云南省),达405 200 km2;面积最小的是大哄豹省级自然保护区(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达2 035 km2;二者相差将近200倍。

●栖息有短尾猴保护区中,仅国家级与省级两种类型,各占50%。

●栖息有短尾猴保护区是1961~2009年设立的,说明较早就对短尾猴等的保护极为重视。

●栖息有短尾猴保护区的主管部门皆林业部门。

●栖息有短尾猴保护区地点仅占现有短尾猴栖息地点的23%,尤其是贵州省尚无栖息短尾猴的保护区,亟待进一步调查研究,增加保护区数量。

表9.3 栖息有短尾猴的保护区概况

注:①本表参考多方面信息综合而成,个别误差进行更正。②本表据全国自然保护区名录.http://sts.mep.gov.cn/zrbhq/zrbhq/201208/t20120824_235172.htm;兴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2002;误遭铁夹后截肢受伤″猴王″大明山获成功放生.http://news.gxnews.com.cn/staticpages/20130125/newgx5102529c-6860044.shtml;元宝山保护区.http://baike.baidu.com/view/246369.htm;融水元宝山.http://baike.baidu.com/link?url=hbYDktxF49eWbPVhLMHxueaJXcGwPo8jcuzxYnFtHJ_xDL6a9n 0lQEsntWws23SOizIL2d76CqgkgLxFyjY3a;大新恩城自然保护区.http://baike.soso.com/v49118837.htm;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http://baike.baidu.com/view/481766.htm?fromId=471252;七冲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日渐增多.http://www.zpol.cn/lyj/stly/show_news.asp?id=555;广西大哄豹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景色美.http://www.gxll.gov.cn/html/2013/longlinxinwen_0526/15659.html;徐治平,2014;云南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http://baike.baidu.com/link?url=ZVyF6q9C7WaOz82O5 ZODnfaMMcxS8Jze118FKsqrYHWXT7GYrE6H-BjST6z8VSjyD1-d3nWPmTrQZzvT8q31UK;菜阳河国家森林公园http://baike.baidu.com/link?url=ZGTEpNQ3WEjmdF1Bu4XnbhoXWSNL7hZl j fqZTYKBDpBLXP595xCQXQvxw-MJxCyadgGfUBm-LUn8qEK8fF9aOR_;王春雷.绿色中国行走进普洱共植太阳河绿色中国林.http://news.iqilu.com/shandong/yuanchuang/2014/1128/2229590.shtml;马关古林箐省级自然保护区.http://yn.zwbk.org/lemma/1294;高黎贡山.http://www.glgs.gov.cn/zrzy.asp?sortid=013002;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http://baike.baidu.com/link?url=uFnTSd1tUWgEhSCjKiY1d uwOyZKWfmbguQ7LKnybmTy9B-huQ6Q3O7h6pr55EmLH_xPowRDOe6y4Itm5bo6k4q;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http://baike.baidu.com/view/1405397.htm?fromId=246469;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http://www.baike.com/wiki/%E7%99%BD%E9%A9%AC%E9%9B%AA%E5%B1%B1%E8%87%AA%E7%84%B6%E4%BF%9D%E6%8A%A4%E5%8C%BA;永德大雪山自然保护区.http://baike.baidu.com/view/1094389.htm;云南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http://baike.baidu.com/link?url=Jq94skpPfLCcQzAa9UISPUa2E4GvrlhJzBCE8DTJiif6SdU5cTqgi9EIEDyl3nHY KuWdGfSXKAXbEfWov4nNpa;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http://baike.baidu.com/view/1439617.htm?subLemmaId=1439617&fromenter=%D4%C6%C4%CF%B4%F3%CE%A7%C9%BD%D7%D4%C8%BB%B1%A3%BB%A4%C7%F8;国家林业局,2008;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http://baike.baidu.com/view/824116.htm?fromId=20195;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http://baike.baidu.com/link?url=ghqjGv99RqHCAOVD2cvVzGaFH_OAMYWZ8_FYLD1YgXoSs-D3UALX9SWF0m-ct9-Z05ztaLSpE4e4dlUMvLwrgq#4_2;豚尾猴.http://baike.baidu.com/link?url=9IXnLdVCsNDR82daxp7cd-SQnBjO1EQ4itxyGdAfDDU7huGX2J1AWKJ8RAX75PzDw YQPis063fS2768amFDowq

图9.12 现有短尾猴栖息地与其栖息的自然保护区分布图

3.3 分布变迁

文献记载显示出百余年来短尾猴分布变迁状况(表9.4、图9.13),特点如下:

●20世纪初,可以确认的短尾猴分布地域并不大,主要在纬度较低的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与贵州省,以前二者为主,约有近180地。

●到20世纪后半叶,广西壮族自治区约11地分布的短尾猴消失。

●到现今,云南省约有10地分布的短尾猴消失,广西壮族自治区约9地分布的短尾猴消失。

●百余年间,短尾猴分布地约消失40%,这一下降幅度之大不容我们忽视。

●得到保护区庇护的短尾猴比例偏低,尽管短尾猴的保护等级略低,但数量减少急剧[42],尤其是它们的实际分布范围并不大,至少应增设保护区,以加大保护力度。

表9.4 20世纪以来短尾猴分布变迁概况

(续表)

图9.13 20世纪以来短尾猴分布变迁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