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旅游翻译研究:功能途径与成果

旅游翻译研究:功能途径与成果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诺德认为,功能主义理论可以涵盖翻译的所有类型,而且对翻译教学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诺德对翻译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我们在这里主要介绍她的“功能加忠诚”理论模式。在全面接受莱思的文本类型理论的同时,诺德也非常忠诚于目的论。她认为,译文目的仍由委托人决定,而不是由译者决定。诺德把译者放在从属地位,认为他们没有制定译文目的的自由,这可能跟她所说的“译者”有关,她的译者主要是学生。

旅游翻译研究:功能途径与成果

由于语言的障碍,很多德国学者的论著与观点不但无法为非德语读者所熟知,有时甚至引起误解。克里斯汀·诺德(Christiane Nord)是当代德国翻译研究界的重要人物,她意识到语言在学术交流中的重要性,于是将其德语著作《翻译中的文本分析:理论、方法及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翻译成英语出版(Nord,1988/1991),此书在翻译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之后她再接再厉,直接用英语著书,《目的性行为——释功能翻译理论》于1997年问世。该书全面介绍了德国翻译学派的理论,解释这些理论的模糊点及其术语,同时也阐明她本人的功能翻译观点。

诺德深受其老师莱思的文本类型学的影响,她还信服弗米尔的目的论,赞赏霍斯-曼特瑞的翻译行为理论;但她同时也有自己的见解,主要是把忠诚原则引入功能主义模式,希望解决翻译中的激进功能主义问题。忠诚指的是译者、原文作者、译文接受者及翻译发起者之间的人际关系。诺德认为,功能主义理论可以涵盖翻译的所有类型,而且对翻译教学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诺德对翻译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我们在这里主要介绍她的“功能加忠诚”理论模式。诺德还在海德堡大学翻译学院从事翻译教学时就设计了“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Nord,1988/1991)。这个模式包括对交际行为进行文本内外各个方面的分析,目的在于从已有的原文以及即将根据要求进行生产的目的文本中识别与功能有关的成分,并通过比较译文目的与原文功能,让译者能够识别在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可以设计出一种全面解决问题的策略(Nord,1997:14)。(www.daowen.com)

她还以布勒(Karl Bühler)的研究模式做范例,即将文本按其功能分为四种类型:信息(指称)功能(referential function)、表情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感染(诉求)功能(appellative function)和寒暄功能(phatic function,此功能为诺德所加),并讨论它们在文本中体现的方式以及它们如何影响到具体的翻译问题。诺德强调的是“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译者一旦了解到原文的功能,就“将其与委托人所要求的目的文本的预定文化功能进行比较,辨认出或排除原文中那些没有用的成分,从而在翻译过程中进行处理”(1988/1991:21)。

在全面接受莱思的文本类型理论的同时,诺德也非常忠诚于目的论。她认为译文目的居翻译过程中的一切确定因素之上,译文目的是对“预定目的环境的描述”(1988/1991:8),要从“委托人”的指示中定出。“委托人”是译者为之工作的雇主,而不是书的原作者或读者,虽然他们也有可能成为委托人。在某种程度上,“译文目的”就是委托人的指示的语用内容。因此,诺德所说的Skopos跟弗米尔所说的有所不同。按弗米尔的观点,译者是在委托人的指示的基础上制定译文目的,而诺德并不认同译者应有自己制定译文目的的自由。她认为,译文目的仍由委托人决定,而不是由译者决定。诺德把译者放在从属地位,认为他们没有制定译文目的的自由,这可能跟她所说的“译者”有关,她的译者主要是学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