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礼德的语篇分析模式建立在他创建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基础之上,其目的是研究交际中的语言。它涉及的是语言与它的的使用情景(即语境)之间的关系。曼迪(2001:90) 把韩礼德的语篇分析模式用图式结构描绘出来。(见图表3)
图表3:语篇体裁、语域与语言的关系(根据Munday,2001:90)
从图表3 中,我们可以看到,语言功能在语言表层结构中的实现与社会文化环境是紧密相连的。社会文化环境决定了要用什么样的语篇体裁,而语篇体裁的体现则决定于语境中三个重要的因素,即“语域”(register)分析中的三个变量:语场(field)、语旨(tenor)、语式(mode)。语场指的是正在发生什么事,所进行的社会活动的性质、特点,语言所谈及或描绘的是什么;语旨指的是谁是交际者,他们的基本情况、特点、地位、角色、关系等;语式指的是语言在交际中所起的作用,包括交际渠道和修饰方式。语场、语旨、语式跟语言的三个纯理功能相互联系:语场体现了语言的概念功能,语旨体现了语言的人际功能,而语式则是语篇功能的具体体现。从更深层次看,与语场相关的概念功能又要由语言的及物性结构来实现,与语旨相关的人际功能由语言的情态系统来实现,而与语式相关的语篇功能则要由主位-述位结构以及衔接手段来实现。
到目前为止,运用韩礼德的理论来研究翻译问题的著作和论文数不胜数,这里只能概述在译学界影响较大的英国语篇分析学派及其理论方法。这些学者是: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础,创造了等值论及翻译转换论的语言学家及翻译理论家卡特福德(J.C.Catford);用英国诗人吉卜林(J.R.Kipling)一首诗中提到的“六位忠实的仆人”来生动地解释韩礼德的语域变量的贝尔(Bell,1991);从韩礼德的语域、语篇拓展到语用分析的哈提姆与梅森(Hatim&Mason 1990),以及引进韩礼德的理论自下而上地进行语篇分析比较的贝克(Baker,1992)。(www.daowen.com)
那么,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翻译研究有什么影响呢?
翻译学有两个主要目标:(1)描写客观翻译现象;(2)建立解释和预测这些现象的原则和参数体系。从图表3 中可以看到,韩礼德的理论框架可以描述从社会文化环境到语篇体裁、语域、话语意义与语言结构各种层次的现象及其之间的关系。例如,如果我们要了解某一语篇在衔接方面的语篇功能,系统功能语法提供了非常详细的描述工具。
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虽然对翻译中的语篇分析有很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该系统功能语法非常复杂,一般的研究者都是各取所需,将其简化进行利用。以下几节分别评介几位比较有代表性的语篇分析翻译学者及其研究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