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意识是一种翻译观,一种态度,是有效实现跨文化交际的前提。“翻译是译者将一种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述出来的文化活动。如果认可这条定义,我们就会发现,译者正是翻译这一文化活动的中介人,是文化结晶的制造者。”(王克非,2006)传播人类文化精粹,促进人类文化交流和融合需要译者摒弃成见与偏见,克服文化“休克”,全面、客观、科学、多视角地看待自我。看待不同文化是前提,更是实现翻译理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利器”。
跨文化交际直面全球化文化交流的现实。翻译,无论是文学翻译的字工句整的追求,还是经典翻译的近乎宁“死”不“曲”的直译;无论是强势文化争夺话语权的“殖民”,还是强调文化个性的“食人”都反映了特定时代、特定文化的特定需求。
相对而言,对象是单一的,需求是单纯的。经济全球化使全球成为“早相见,晚相闻”的“地球村”。不同文化间的交际是多层面的,不同文化交际的范围既有局部小范围,也有全球大空间。关注交际对象文化和需求成为实现交际(无论是政治意图,还有商业动机)的关键。(www.daowen.com)
跨文化交际是翻译标准确定的依据。“信、达、雅”,“神似、化境”,“通顺、流畅”,形式对应、动态对等,功能对等,异化、归化等都体现了特定时代对于特定文本翻译的标准认知。而标准制定或确认的依据是原作者、译者或文本本身,涉及的文本基本局限于典籍经传、文学作品、学术论著和科技研究等。现代跨文化交际,尤其是跨文化营销传播,针对对象明确,强调有效性和精准性,为此翻译标准的确定也强调动态性和可操作性。
跨文化交际学还为从跨文化角度审视特定文本所处的语境和语言特点提供了科学锁定的方法。跨文化交际的实证研究方法源自社会学的调研方法,跨文化营销传播的调查研究手段、调控评估法、质量保障法,对翻译实践、研究、教学人员对文本、语篇生成和传播的宏观语境与微观语境、文化氛围有客观认知,对信息接受者的整体特点和具体个性都有确切了解;关照更“高感”,对精准破译文本、语篇中“符码”所蕴含的文化信息更科学,为确定翻译标准适度性、翻译技巧选用的策略性、确保翻译过程合理性、翻译质量优质性、翻译传播效果的实效性提供了定性或定量的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