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瑗祖上世居陕西安定堡,所以后人有时称他为“安定先生”,他的祖父胡修已到泰州做官,遂举家迁到江苏。胡瑗的父亲胡讷是一个小官吏,俸禄低微,其为官又比较清廉,因而家境十分贫寒。胡瑗出生后,受家庭的熏陶、教育,加之自身十分聪颖、刻苦,根据《宋元学案》记载,胡瑗七岁就能写文章,十三岁便精通儒家五经,乡邻认为“此子乃伟器,非常儿也”。二十多岁时,为了磨砺自己的学问,胡瑗北上泰山与孙复、石介等人一起发奋苦读。读书有成后,胡瑗也曾想通过科举取得功名,无奈多次名落孙山,遂投身到教育领域。他痛感隋唐以来科举选才崇尚文辞而不重视经术,舍本逐末,士子醉心于功名利禄而不重德业。为重振儒学,接续道统,胡瑗执教于泰州、苏州、湖州等地区,传经授道,培养了大批人才,欧阳修称:“先生为人师,言行而身化之,使诚明者达,昏愚者励,而顽做者革。故其为法严而信,为道久而尊。师道废久矣,自明道、景祐以来,学者有师惟先生暨泰山孙明复、石守道三人,而先生之徒最盛,其在湖州之学,弟子去来常数百人,各以其经转相传授。其教学之法最备,行之数年,东南之士莫不以仁义礼乐为学。”从欧阳修的记述可以看出,胡瑗为宋初的儒学复兴做了很大的贡献,特别是对江南一带的士风转变有着深刻的影响。
景祐元年1034年,范仲淹到苏州担任知州,创建苏州郡学,他十分欣赏胡瑗,邀请胡瑗到郡学执教。任教期间,胡瑗将此地作为自己教育改革的试点,推行了新的教规、学规,达到很好的效果,其他地方的学校也纷纷效仿。后因范仲淹举荐,胡瑗以布衣身份奏对崇政殿,被授予试秘书省校书郎。景祐五年,西北地区的党项首领李元昊脱宋自立,建立“西夏”国,这极大地刺激了北宋的统治者,宋仁宗派范仲淹、韩琦等人经略西北,胡瑗为范仲淹征辟,为丹州军事推官,参与军事谋划。但是,宋军因各种原因先后大败,元气大伤。在此情况下,胡瑗虽提出很多关于军事革新的建议,亦无回天之力,适逢其父去世,胡瑗就此离开西北,回乡为父守丧。宋朝对外战争的惨败以及宋军的积弱无力给胡瑗以深重的刺激,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思考,胡瑗向皇帝递呈了《武学规矩》,希望改革北宋的军事以加强国家抵御外辱的能力,但是他的意见遭到许多人的非难而未施行。(www.daowen.com)
庆历三年1043年,宋军在对西夏战争中惨败,统治阶层为挽救危机而开始推行新政,史称“庆历新政”。宋代前期“恩荫”制度泛滥,大批通过“恩荫”出身的官僚碌碌无能,当时的科举制度重文辞而轻治术,选举出来的人难堪大用,鉴于此,时任参知政事的范仲淹提出“精贡举、择官长”等主张选拔人才。在这些主张中,当时士大夫能达成共识的是:先通过修建学校培养人才,再通过州县的考核、保举后,让真正的贤能之士得到任用。因此,朝廷扩大太学的规模,在各地方兴建学校,宋仁宗下诏令这些学校的办学方针、方法皆仿照胡瑗在湖州教学时候所创立、施行之法。在推广湖州教学方法的同时,胡瑗以其博学善教之誉被皇帝任命为诸王宫的教授。胡瑗曾经三度致仕,又两次被起用,他本人对朝廷的贡献集中体现在教育方面。《宋史》记载:“瑗既居太学,其徒益众,太学至不能容,取旁官舍处之。礼部所得士,瑗弟子十常居四五,随材高下,喜自修饬,衣服容止,往往相类,人遇之虽不识,皆知其瑗弟子也。嘉祜初,擢太子中允、天章阁侍讲,仍治太学。既而疾不能朝,以太常博士致仕,归老于家。诸生与朝士祖饯东门外,时以为荣。”胡瑗多年从事教育事业,既得到了士人的广泛认可,也得到了朝廷的重视和嘉誉,由此可见其在宋初儒林中的影响之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