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江苏佛教文化对思想史的影响

江苏佛教文化对思想史的影响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延至今日,南京依然是古刹林立、庙宇众多,这和六朝以来的佛教文化传统密切相关。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体现在诸多方面,如哲学、文学等。直到今天,江苏仍然在中国佛教文化版图上占据重要地位,无锡、南京、苏州等地的著名佛寺层出不穷,以佛教文化为中心的旅游休闲产业十分兴盛,这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也是六朝至隋唐时期江苏地区佛教思想和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江苏佛教文化对思想史的影响

西晋末年,五胡乱华,天下大乱,衣冠士族和普通百姓为逃离战乱纷纷向南方迁徙,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经济重心南移。当然,随着“衣冠南渡”的不仅仅是经济,文化的“南渡”使古代江苏地区的文化繁荣起来,尤其佛教在江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不仅包括对江苏地区寺庙建筑饮食等物质层面的影响,还为中国士林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佛教对江苏地区建筑的影响首先体现在佛教寺庙的营建上。南京的建初寺是孙吴时期江东首座寺庙,它是继洛阳白马寺之后中国第二座寺庙,被认作是江南首寺。作为南方最早出现的寺庙,它是江南佛教活动的中心道场之一。明代在建初寺原址上兴建的大报恩寺,成为当时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寺院。栖霞寺位于南京东北方向的栖霞山上,为南梁僧人僧朗在南齐永明七年所建,是弘扬和传播三论宗教义的重要场所。鸡鸣寺是南京另一著名佛教圣地,是梁武帝在公元527年所建。南京灵谷寺始建于梁天监十四年(515年),移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尔后屡有兴废,民国时迁至原寺之龙神殿,遂成今日灵谷寺。自六朝时期开始,南京就在佛寺营建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力,“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延至今日,南京依然是古刹林立、庙宇众多,这和六朝以来的佛教文化传统密切相关。

除南京外,江苏其他地方也深受佛教文化影响,拥有众多具有悠久历史的佛教寺庙,如苏州常熟兴福寺,始建于南齐,名“大慈寺”;苏州寒山寺南朝萧梁天监年间(502—519年)建成,初名“妙利普明塔院”;扬州大明寺位于江苏省扬州市西北的蜀岗中峰上,始建于南朝刘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 —464年),是唐代著名高僧鉴真法师弘法之地;常州天宁寺始建于唐永徽年间(650年),当时金陵牛首山幽栖寺法融,到常州募化斋粮,因这里环境清幽而情有独钟,便在此筑室,开创了天宁寺的基业;镇江金山的江天禅寺,肇建于东晋时期,距今有1600多年历史,最初名为泽心寺,南朝、隋唐朝时称金山寺,后世还在此地演绎了白娘子与许仙的故事;无锡南岳禅寺,位于宜兴市南岳山,始建于齐永明二年(484年),历经唐宋明清之盛,高僧辈出,是南方地区闻名遐迩的禅寺。这些古寺风景优美,且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大批的游客和信众,带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且佛教寺庙清幽寂寥的环境及高雅的文化气息给处于急剧转型社会中的个人带来心灵上的慰藉与精神上的熏陶。(www.daowen.com)

佛教总体上给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要素。两汉以来,中国文化以儒、道两家为主,佛教传入后,思想文化领域儒、释、道三家并存、互相影响。众所周知,两汉经学发展到东汉末年已经走向枯燥、繁琐的章句之学,逐渐失去其生命力,在此情况下,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中国士人“借助印度的思维方式冲出中国思维模式的重重围墙、栅栏,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继续前进。正是这种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迫使中国文化在衰落中从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自己,在文化反思中取长补短,‘再造辉煌’”。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体现在诸多方面,如哲学文学等。在哲学方面,主要体现在对魏晋玄学宋明理学的影响与刺激;文学方面,则体现在对中国诗词、散文小说、词汇的影响。著名文人王维柳宗元白居易刘禹锡苏轼等均是佛教居士,他们的诗词、散文不仅文字、意境优美,且蕴含了丰富的佛教哲理,如“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等千古流传的诗句都直接描写吴地的佛教景象,引人入胜。

魏晋隋唐之后,佛教文化在江苏继续得到深入发展,成为江苏思想文化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元素。近代的南京内学院培养了许多高僧大德,享誉海内外。直到今天,江苏仍然在中国佛教文化版图上占据重要地位,无锡、南京、苏州等地的著名佛寺层出不穷,以佛教文化为中心的旅游休闲产业十分兴盛,这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也是六朝至隋唐时期江苏地区佛教思想和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