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南山律宗道宣对律学的贡献及其影响

南山律宗道宣对律学的贡献及其影响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道宣因其对律学的弘扬与精深研究,被公认为南山律宗的始祖,他一生著述、翻译了大量著作,其著作蕴含了丰富的思想。鉴于中国佛教不重视戒律的情形,道宣大力宣扬戒律在佛教修行中的作用。道宣强调了戒律的重要性与作用,同时系统地论证了戒体论。道宣强调“心识”的重要作用,把性修养引入律学,对唐代以后佛教徒的修行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道宣对律学的另一重要功绩还在于他能融汇大、小乘佛学。

南山律宗道宣对律学的贡献及其影响

道宣因其对律学的弘扬与精深研究,被公认为南山律宗的始祖,他一生著述、翻译了大量著作,其著作蕴含了丰富的思想。鉴于中国佛教不重视戒律的情形,道宣大力宣扬戒律在佛教修行中的作用。在道宣看来,戒是成佛的根本,“欲见佛性证大涅槃,必须深心修持净戒”,不守戒律则一切的修行方式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终究只是一场空。道宣对戒的具体作用进行了详细论述,他认为“戒如捉贼,定如缚贼,慧如杀贼。三行次第贤圣行之”。戒、定、慧是成佛的重要途径,三者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戒得定、因定开慧。具体而言,“以人,则形服异世;法,则轨用有仪;住,既与俗不同;杂行,条然自别。由世随相有,法逐相成,便能纲维不堕于地”。戒律如同俗世中的法律,约束佛教徒的言行举止,防止罪恶发生。道宣认为对戒法的修持需要从内外两个方面用功,在外在方面需要佛家弟子做到“师徒相摄”,即“互相敦遇财法两济”,特别强调师傅要能够传授“善法”,并且监督纠正弟子的行为。对于师徒间的关系,道宣吸收了传统儒家的一些师道观念,认为弟子事师要做到五点:“一当敬难之。二当念其恩。三所有言教随之。四思念不厌。五从后称誉之。”师傅教授弟子也应做到如下五点:“一当令疾知。二令胜他人弟子。三令知己不忘。四有疑悉解。五欲令智慧胜师。”只有师徒之间能够达到父子关系那样的“相敬重相瞻视”,才能使戒法更好地传授与遵行。道宣的著述中建议对触犯戒法程度不同应给予相应的惩罚,情有可原者,如“脱误而犯,情过可通。量时而用,不必诃止”。必须施以惩戒者,则据其情形给予不同惩戒,“一我今诃责汝,汝去。二莫入我房。三莫为我作使。四莫至我所。五不与汝语”。

道宣同时也认识到仅仅从外在约束是不够的,“恶既已离,事须修善,必以策勤三业,修习戒行,有善起护,名之曰作。持如前解。所以先后者,论云:戒相止,行相作。又云恶止善作,义之次第”。僧人在受戒时,戒法像种子一样植根于人的内心里,不仅可以制止恶性,还能培养善行,教人行善。因此,道宣将戒律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止持戒,一是作持戒;前者止恶,后者行善。

道宣强调了戒律的重要性与作用,同时系统地论证了戒体论。道宣将“戒”分为四科,即所谓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四科之中戒体尤为重要。他对“戒体”的描述为:

明戒体者,若依通论,明其所发之业体。今就正显直陈能领之心相,谓法界尘沙二谛等法,以已要期施造方便,善净心器必不为恶,测思明慧,冥会前法,以此要期之心与彼妙法相应,于彼法上有缘起之义,领纳在心名为戒体。(www.daowen.com)

简而言之,“戒体”就是受戒者将戒法、戒律纳入自己心中,在无形中支配、规范自己行为的意志。道宣之所以认为“戒体”是律法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因为戒法为一套僵化的规范,“应发心作虚空器量身方得受法界善法”,“必豫长养此心使随人成就,乃可秉圣法”,即戒法能否在僧侣的日常生活中发生作用,取决于领受戒法的僧人是否有决心与意志持守戒法,即戒法能否在僧侣心中发生作用形成戒体。“戒体”又分为两种,一种是“作戒”,一种是“无作戒”,“作戒”更多表现在形式上,指僧人通过一定的仪式让律师为其授戒的过程;“无作戒”则指形式上的仪式结束后,戒法在受戒人心中落地生根,形成一种心理意念,这也是戒体真正的形成。

道宣“戒体论”的新颖之处在于他提出了一切唯心、万法唯识的主张,即心识在“戒体”发挥止恶扬善作用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道宣强调“心识”的重要作用,把性修养引入律学,对唐代以后佛教徒的修行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道宣对律学的另一重要功绩还在于他能融汇大、小乘佛学。《四分律》作为道宣律学体系的依据,本是小乘佛教所传律典,道宣为将其纳入大乘佛学体系,兼收并蓄,吸收其他佛教宗派的理论,特别是他受唯识宗理论的影响与启发,依照大乘佛教的宗旨重新解释了《四分律》,他指出,大、小乘戒法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虽形式、重点不同,但目的殊途同归,就是要成圣成佛,因此,可以将小乘教派中的戒法当做作大乘佛教的戒律基础,同时,以大乘佛教的精神宗旨来加持、升华小乘戒法。道宣融通大、小乘佛教的努力,在理论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他消融了戒法与成佛之间的隔阂,将戒律与修行成佛融为一体,促进律宗在唐代的发展,同时,这一印度佛教戒律中国化的努力,为形成中国化的律学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