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道村[Sìdào Cūn]
取柴河镇辖村。位于取柴河镇中部偏西。村民委员会驻前四道屯,因境内四道槽口得名。1912年属烟筒山区。东北沦陷时期,为青杨崴子保苇塘甲、大夹芯子区划所。解放战争时期,为取柴河村、四道槽口保。1958年为取柴河高级社。1960年为四道大队。1984年改为四道村。东西多低山土岭,岔路河(原取柴河)从村中流过,沿河为平地。土壤多为灰棕壤和水稻土。辖前四道、新胜、东安、新开河、地质队、铁南、铁北7个屯。面积19.1平方千米。296户,938人。耕地面积267公顷,其中水田40公顷。主产玉米、水稻。2014年粮豆总产量16 620 吨。境内森林面积803公顷,其中人工林204公顷。有塘坝1座。有医疗诊所1处。沈阳至吉林铁路、黑河至大连公路由村中通过。
前四道[Qiánsìdào]
位于取柴河镇人民政府驻地西北1.5千米。属四道村。村民委员会驻此。由北往南按沟排为头、二、三、四道槽口,因本屯位于四道槽口以南,故名。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有户垦殖。1936年并屯。地处岔路河(原取柴河)左岸,河谷平地,沿公路北侧呈长方形聚落。96户,438人。耕地面积469公顷,其中水田110公顷。黑河至大连公路经此。
新胜[Xīnshèng]
位于取柴河镇人民政府驻地东北1.5千米。属四道村。取争取新的胜利之意,故名。1953年有户开垦,属三兴屯,原名东山。1967年从三兴屯分出生产队建屯,命名新胜屯。地处岔路河(原取柴河)右岸,河谷平地,沿乡路两侧呈长方形聚落。90户,227人。耕地面积216公顷,其中水田100公顷。
东安[Dōng'ān]
位于取柴河镇人民政府驻地东北2.3千米。属四道村。取东方安宁之意,故名。清光绪十一年(1885)有散户垦殖。1936年驻日本开拓团,称东京村。1947年更名为东安屯。地处岔路河(原取柴河)右侧沟口,缓坡地,沿乡路北侧呈长方形聚落。47户,174人。耕地面积230公顷,其中水田60公顷。
新开河[Xīnkāihé](www.daowen.com)
位于取柴河镇人民政府驻地东北3千米。属四道村。因屯中有一条人工河道,故名。1920年有户在此开荒。1936年并屯。地处岔路河(原取柴河)东侧山间溪谷源头,坡地,沿坡呈长方形聚落。29户,69人。耕地面积203公顷,其中水田50公顷。
地质队[Dìzhìduì]
位于取柴河镇人民政府驻地东北2.5千米。属四道村。吉林地质局后勤管理处取柴河家属基地。1967年建立地区综合地质队在此修建办公室、学校、家属房,1970年完工,1980年更为今名。地处岔路河(原取柴河)东侧山间溪谷北坡,沿乡路两侧呈两个方形聚落。10户,30人。耕地面积6公顷,全为旱田。
铁南[Tiěnán]
位于取柴河镇人民政府驻地北0.8千米。属四道村。伪满时期,张作霖修吉沈铁路通过原取柴河四道村,将全村一分两半,以三兴朝鲜族学校至铁道南为铁南,故名。47户,172人。耕地面积25公顷,其中水田10公顷。
铁北[Tiěběi]
位于取柴河镇人民政府驻地北1.2千米。属四道村。伪满时期,张作霖修吉沈铁路通过原取柴河四道村,将全村一分两半,202国道南至铁路道北为铁北,故名。50户,190人。耕地面积29公顷,其中水田14公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