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棚村[Sānpéng Cūn]
朝阳山镇辖村。位于朝阳山镇人民政府东12千米。村民委员会驻三棚,因驻地得名。1912年为朝阳山乡横山村。东北沦陷时期,为拐子炕甲、三棚区划所。解放战争时期,为三棚村、三棚保。1958年为三棚乡三棚高级社。1961年为三棚大队。1984年改称三棚村。地处低山丘陵地带,村北有三棚砬子山,海拔827米,村南有大炕山,海拔569.4米。拐子炕河经村中心流过,多坡地,土壤以灰棕壤和白浆土居多。辖三棚、小保安、大保安、福利矿、小北沟5个屯。面积15.4平方千米。360户,1444人。耕地面积195公顷,其中水田46公顷。主产玉米、水稻。2014年总产量3000吨。境内森林面积50公顷,其中人工林15公顷。有小Ⅱ型水库1座,塘坝1座。有小学1所。
三棚[Sānpéng]
位于朝阳山镇人民政府驻地东南12.4千米。属三棚村。村民委员会驻此。地处三棚砬子山附近,故名。一说三棚为满语“萨布”音转,汉语译写“萨布勒”,含义是“数目稀少”。另说:三棚砬子山的三个石砬形如石棚,故名三棚砬子。清光绪初年始有农户,1913年建屯,曾名三棚砬子,屯借山名,后简称三棚。位于三棚砬子山南侧,拐子炕河两支流沟谷处,沿磐朝公路两侧呈长方形聚落。144户,576人。耕地面积67公顷,其中水田26公顷。有小学1所。磐石至朝阳山公路经此。
小保安[Xiǎobǎo'ān]
位于朝阳山镇人民政府驻地东南12.2千米。属三棚村。取永保平安之意,故名。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李姓等多户于此开荒。1942年有3户人家开烧锅,俗名小烧锅。1947年改为保安屯。1960年分队,因屯小人少称小保安。地处大炕山东北麓,拐子炕河支流沟源,沿坡呈长方形聚落。55户,220人。耕地面积49公顷,其中水田12公顷。
大保安[Dàbǎo'ān](www.daowen.com)
位于朝阳山镇人民政府驻地东南12.8千米。属三棚村。取永保平安之意,故名。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有户开垦。1946年建屯,曾名高丽屯,亦称南沟屯。1947年取名保安屯。1960年分队,因屯较大改称大保安屯。地处大炕山东北麓,拐子炕河右岸,缓坡地,沿乡路呈方形聚落。73户,310人。耕地面积36公顷,其中水田11公顷。
福利矿[Fúlìkuàng]
位于朝阳山镇人民政府驻地东南13.4千米。属三棚村。1954年长春劳教队来此开铁矿,名“福利铁矿”,屯借矿名。1936年有几户朝鲜族住此,俗名韩国屯。1956年成屯时改为今名。地处孤顶子山南麓,拐子炕河左岸,沿公路两侧呈长方形聚落。40户,167人。耕地面积22公顷,其中水田7公顷。
小北沟[Xiǎoběigōu]
位于朝阳山镇人民政府驻地东南12.59千米。属三棚村。因屯地处三棚北沟,故名。清道光三十五年(1845年)有开荒户居住此。1958年建副业队,曾名老头沟。1974年为良种场。1983年又归回三棚村,改为今名。地处三棚砬子山南麓,拐子炕河支流沟源,呈梯形聚落。26户,97人。耕地面积21公顷,全为旱田。主产玉米、大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