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东北岔村:历史背景、地理位置及命名来源

东北岔村:历史背景、地理位置及命名来源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村民委员会驻东北岔,因驻地得名。解放战争时期,为东北岔村、游击区。1958年为东北岔高级社。1960年为东北岔大队。1984年改称东北岔村。地处东北岔河中下游左岸。1933—1934年间,东北抗日联军杨靖宇部队曾于此进行抗日活动。东北岔[Dōngběichà]位于松山镇人民政府驻地东北7千米。因地处沟下段的东北部,故称东北岔。地处东北岔右岸,缓坡地,沿乡村路两侧呈东西向长方形密集式聚落。因屯处东北岔屯之下,故名。

东北岔村:历史背景、地理位置及命名来源

东北岔村[Dōngběichà Cūn]

松山镇辖村。位于松山镇东北部。村民委员会驻东北岔,因驻地得名。1912年属四区黑石乡黑石村。东北沦陷时期,为东北岔甲、东北岔区划所。解放战争时期,为东北岔村、游击区。1958年为东北岔高级社。1960年为东北岔大队。1984年改称东北岔村。地处东北岔河中下游左岸。南部、北部多低丘,坡地,土壤为灰棕壤。辖东北岔、下东北岔、新胜3个屯。面积25.1平方千米。240户,840人,其中满族24人。耕地面积299公顷,其中水田10公顷。主产玉米大豆水稻。境内森林面积2043公顷,其中人工林12公顷。种植人参6000平方米。有塘坝3座。1933—1934年间,东北抗日联军杨靖宇部队曾于此进行抗日活动。

东北岔[Dōngběichà]

位于松山镇人民政府驻地东北7千米。属东北岔村。村民委员会驻此。因地处沟下段的东北部,故称东北岔。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有户垦殖,因贾姓于此开店,俗称贾家店。1934年并屯。地处东北岔右岸,缓坡地,沿乡村路两侧呈东西向长方形密集式聚落。89户,240人。耕地面积110公顷,其中水田2公顷。种植人参1000平方米。有塘坝1座。有医疗诊所1处。

下东北岔[Xiàdōngběichà](www.daowen.com)

位于松山镇人民政府驻地东北5.7千米。属东北岔村。因屯处东北岔屯之下,故名。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有户在此散居。1938年李姓等17户迁此建屯,曾名李家村。1947年改称今名。地处东北岔河下游,聚落沿河两岸分布,左岸平地为方形,右岸沿坡为东西向长方形。96户,370人。耕地面积120公顷,其中水田3公顷。有塘坝1座。

新胜[Xīnshèng]

位于松山镇人民政府驻地东北6.2千米。属东北岔村。取得新的胜利之意,故名。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有户。1937年并屯,因占荒户周姓在此建立七间大房,曾名周大房子。1947年改称今名。地处东北岔河支流右岸,坡地,呈方形聚落。55户,225人。耕地面积69公顷,全为旱田。有塘坝l座。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和磐石县大队曾转战于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