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长胜村(ChángshèngCūn)-磐石市地名志

长胜村(ChángshèngCūn)-磐石市地名志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长胜村[Chángshèng Cūn]吉昌镇辖村。村民委员会驻大窝棚,1977年取每战必胜之意,故名。东北沦陷时期,为常平甲、长胳膊区划所。解放战争时期,为长胳膊村、长胳膊保。1960年为长胜大队。1984年改称长胜村。地属丘陵,英帽顶子山是村北部的界山。境内森林面积967公顷,其中人工林155公顷。村民委员会驻此。因屯东有一长岗,状如长臂而得名。东长胳膊[Dōngchánggēbo]位于吉昌镇人民政府驻地西南12千米。因屯处长胳膊屯之东,故名。

长胜村(ChángshèngCūn)-磐石市地名志

长胜村[Chángshèng Cūn]

吉昌镇辖村。位于吉昌镇人民政府西南13.5千米。村民委员会驻大窝棚,1977年取每战必胜之意,故名。1912年分属五区宽裕乡、六区文会乡。东北沦陷时期,为常平甲、长胳膊区划所。解放战争时期,为长胳膊村、长胳膊保。1958年为长胳膊高级社。1960年为长胜大队。1984年改称长胜村。地属丘陵,英帽顶子山是村北部的界山。南部较低,有两条小溪从北向南注入饮马河(原溴水河)。土壤多为灰棕壤,有少量白浆土。辖大长胳膊、大窝棚、东长胳膊3个屯。面积15.5平方千米。302户,1218人,其中朝鲜族3人,满族17人。耕地面积550公顷,其中水田65公顷。主产玉米大豆水稻。2014年粮豆总产量5000吨。境内森林面积967公顷,其中人工林155公顷。有小Ⅱ型水库1座,塘坝2座。有小学1所,医疗诊1处。

大窝棚[Dàwōpeng]

位于吉昌镇人民政府驻地西南13.5千米。村民委员会驻此。属长胜村。有张姓人家最早来此定居,故名。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张姓于此开荒,1912年成屯,名张大窝棚屯。地处英帽顶子山南麓,饮马河(原溴水河)左岸河间平地,沿乡路呈长方形聚落。90户,416人。耕地面积200公顷,其中水田30公顷。

大长胳膊[Dàchánggēbo](www.daowen.com)

位于吉昌镇人民政府驻地西14千米。属长胜村。因屯东有一长岗,状如长臂而得名。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有户居此。1935年成屯。地处英帽顶子山西南,饮马河(原溴水河)支流右岸,岗坡地,沿乡村路呈长方形聚落。128户,562人。耕地面积230公顷,其中水田25公顷。有小Ⅱ型水库1座。有小学1所,医疗诊所1 处。1933年1月1日,南满游击队总队长孟洁民殉国地。

东长胳膊[Dōngchánggēbo]

位于吉昌镇人民政府驻地西南12千米。属长胜村。因屯处长胳膊屯之东,故名。清光绪四年(1878年)有王、康、郭姓等8户散居此地。1944年建屯。地处英帽顶子山南麓,沟谷缓坡地,沿乡路两侧呈三角形密集式聚落。84户,240人。耕地面积120公顷,其中水田10公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