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木沟村[Dǎomùgōu Cūn]
吉昌镇辖村。位于吉昌镇人民政府西20千米。村民委员会驻腰倒木(沟),因驻地得名。1912年分属五区宽裕乡、六区文会乡。东北沦陷时期,为常平甲、倒木沟区划所。解放战争时期,为倒木沟村、倒木保。1958年为倒木沟高级社。1960年为倒木沟大队。1984年改称倒木沟村。地属丘陵,地势西高东低,西部郭魁顶子山海拔538.7米,两条小溪从西向东汇入倒木沟河,多坡地,沿河为平地,土壤以灰棕壤居多,沿河多水稻土。辖腰倒木、后倒木、半截沟、新建、前倒木、西小旺6个屯。面积13.8平方千米。251户,1141人,其中满族41人。耕地面积390公顷,其中水田63公顷。主产玉米、大豆、水稻。2014年粮豆总产量3900吨。境内森林面积398公顷,其中人工林80公顷。有小Ⅱ型水库和塘坝各1座。有小学1所,医疗诊所1处。
腰倒木[Yāodǎomù]
位于吉昌镇人民政府驻地西14.5千米。属倒木沟村。村民委员会驻此。因屯处前、后倒木沟两屯中间,故名。清同治四年(1865年)王姓等户于此垦殖,屯借沟名,因沟内林中多倒木,故得沟名。1935年并屯。地处郭魁顶子山东麓,倒木沟河中游右岸,沟口坡地,沿乡路两侧呈带状密集式聚落。73户,346人。耕地面积110公顷,其中水田20公顷。有小学1所,医疗诊所1处。
后倒木[Hòudǎomù]
位于吉昌镇人民政府驻地西15.9千米。属倒木沟村。因居在腰倒木沟之后,故名。清同治四年(1865年)由散户居此,片名倒木沟。九一八事变时,房屋被日军烧毁。1936年复建此屯。地处茨芽顶子山南麓,倒木沟河左岸,坡地,沿乡路北侧呈带状聚落。42户,181人。耕地面积65公顷,其中水田20公顷。有小Ⅱ型水库1座。
后倒木
半截沟[Bànjiégōu](www.daowen.com)
位于吉昌镇人民政府驻地西16千米。属倒木沟村。因位于山沟内,山沟较短,故名。清同治四年(1865年)有户。1925年有常、刘姓等户散居北沟。1932年房屋被日军烧毁。1946 年有齐姓等5户迁此重建屯。地处常怀思后山南麓,沟谷坡地,沿乡村路北侧呈方形聚落。19户,84人。耕地面积30公顷,其中水田3公顷。
新建[Xīnjiàn]
位于吉昌镇人民政府驻地西13千米。属倒木沟村。取新建立之意,故名。1977年从西小旺迁户建屯。地处一面山东南,倒木沟河中游左岸,沿乡路两侧呈长方形聚落。21户,96人。耕地面积35公顷,其中水田2公顷。
前倒木[Qiándǎomù]
位于吉昌镇人民政府驻地西16.2千米。属倒木沟村。因居在腰倒木沟之前,故名。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有户垦殖,片名倒木沟。九一八事变时,房屋被日军烧毁。1938年重新建屯。地处郭魁顶子山东南麓,倒木沟河支流左岸,坡地,沿乡路南北两侧呈带状密集式聚落。72户,333人。耕地面积110公顷,其中水田15公顷。有塘坝1座。
西小旺[Xīxiǎowàng]
位于吉昌镇人民政府驻地西13.1千米。属倒木沟村。因处小旺屯西沟里,故名。1937年建屯。地处牛心顶山南麓,三面环山,沟谷坡地,以山势呈块状聚落。24户,101人。耕地面积40公顷,其中水田3公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