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琉串村-磐石市地名志

琉串村-磐石市地名志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村民委员会驻腰琉串,因驻地得名。东北沦陷时期,为安全甲、琉串沟区划所。解放战争时期,为琉串沟村、琉串沟保。1961年为琉串大队。1984年改称琉串村。琉串沟东西长3千米,两侧多坡地。辖腰琉串、东琉串、西琉串、三个顶子4个屯。腰琉串[Yāoliúchuàn]位于呼兰镇人民政府驻地南7.5千米。位于腰琉串东侧,故名。1936年,按各屯所处方位曾名上琉串沟,后改成西琉串。地处琉串沟源,沟谷坡地,沿乡村路呈长方形聚落。

琉串村-磐石市地名志

琉串村[Liúchuàn Cūn]

呼兰镇辖村。位于呼兰镇西南部。村民委员会驻腰琉串,因驻地得名。1912年为呼兰乡三合村。东北沦陷时期,为安全甲、琉串沟区划所。解放战争时期,为琉串沟村、琉串沟保。1958年为苇塘乡琉串高级社。1961年为琉串大队。1984年改称琉串村。地属低山丘陵,南高北低。琉串沟东西长3千米,两侧多坡地。土壤以白浆土和灰棕壤土居多。辖腰琉串、东琉串、西琉串、三个顶子4个屯。面积11.9平方千米。286户,1081人。耕地面积389公顷,其中水田33公顷。主产玉米大豆水稻。2014年粮豆总产量3423吨。境内森林面积56公顷,其中人工林13公顷。有塘坝1座。有医疗诊所1处。

腰琉串[Yāoliúchuàn]

位于呼兰镇人民政府驻地南7.5千米。属琉串村。村民委员会驻此。曾名刘李窜沟,后取谐音,故名。清光绪二十一年(1885年)有刘、李姓单身汉于此占荒,后因刘姓于此开铧炉,给人铸朝鲜锅失败,乃流窜地方,俗名刘李窜沟。1936年并屯,分屯后3个屯以东、腰、西相别。地处呼兰河西侧,琉串沟中段,沟谷坡地,沿乡村路呈长方形聚落。77户,312人。耕地面积111公顷,其中水田13公顷。有小学1所,医疗诊所1处。

东琉串[Dōngliúchuàn]

位于呼兰镇人民政府驻地南6.5千米。属琉串村。位于腰琉串东侧,故名。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有吴姓在此定居,后逐渐成屯,俗名吴家屯。1935年冠东字改为今名。地处呼兰河右侧,琉串沟沟口,沟谷坡地,沿乡村路呈L形聚落。91户,310人。耕地面积107公顷,其中水田10公顷。(www.daowen.com)

西琉串[Xīliúchuàn]

位于呼兰镇人民政府驻地南8.25千米。属琉串村。位于腰琉串屯西侧,故名。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有汤姓来此定居开荒,后逐渐增户成屯,以汤姓名屯,称汤家屯。1936年,按各屯所处方位曾名上琉串沟,后改成西琉串。地处琉串沟源,沟谷坡地,沿乡村路呈长方形聚落。27 户,84人。耕地面积43公顷,其中水田2公顷。

三个顶子[Sāngèdǐngzi]

位于呼兰镇人民政府驻地东南8千米。属琉串村。位于小三个顶子山北麓,故名。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有王姓于此定居开荒。1935年并屯,借山名屯,后简称今名。地处小三个顶子山北麓,呼兰河右侧,沟谷坡地,沿乡村路呈长方形聚落。91户,375人。耕地面积128公顷,其中水田8公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