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顶子村[Gūdǐngzi Cūn]
呼兰镇辖村。位于呼兰镇西南部。村民委员会驻南孤顶子,以山名村。1912年为呼兰乡三合村。东北沦陷时期,为三合甲、孤顶子区划所。解放战争时期,为孤顶子村、孤顶子保。1958年为苇塘乡南孤顶子高级社。1961年为孤顶子大队。1984年改称孤顶子村。境内为低山丘陵区,呼兰河西侧。村中部孤顶子山海拔546米,环山多山坡地。土壤以灰棕壤居多,余为白浆土。辖南孤顶子、西孤顶子、北孤顶子、洼坑4个屯。面积12.6平方千米。397户,1612人,其中满族17人。耕地面积524公顷,全为旱田。主产玉米、大豆。2014年粮豆总产量5600吨。境内森林面积 553.9公顷,其中人工林21公顷。有医疗诊所2处。
孤顶子村
南孤顶子[Nángūdǐngzi]
位于呼兰镇人民政府驻地南4.5千米。属孤顶子村。村民委员会驻此。坐落在孤顶子山南侧,故名。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有张、李姓等户散居于此。1935年并屯。地处孤顶子山南麓,呼兰河右侧,沟源,沿山形呈长方形聚落。105户,405人。耕地面积161公顷,全为旱田。
西孤顶子[Xīgūdǐngzi](www.daowen.com)
位于呼兰镇人民政府驻地西南4.3千米。属孤顶子村。位于孤顶子山西侧,故名。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有吴、刘姓两户定居于此。1935年并屯,曾名三区孤顶子,后简化为今名。地处孤顶子山西麓,呼兰河西侧沟源,坡地,沿山脚呈长方形聚落。135户,533人。耕地面积169公顷,全为旱田。
北孤顶子[Běigūdǐngzi]
位于呼兰镇人民政府驻地南3千米。属孤顶子村。因在孤顶子山北侧,故名。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有苗、程姓两户散居于此。1935年并屯,以山名屯,曾名三区北孤顶子,后简称今名。地处呼兰河右侧,孤顶子山北麓,坡地,沿小溪两侧呈长方形聚落。85户,357人。耕地面积98公顷,全为旱田。
洼坑[Wākēng]
位于呼兰镇人民政府驻地南5.5千米。属孤顶子村。位于半三个顶子山腰的洼坑处,故名。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有孙姓来此垦荒,俗名洼坑孙家。1937年简称洼坑。地处三个大顶子山东坡,海拔300米左右的半山腰洼坑处,沿乡村路呈南北向长方形聚落。72户,317人。耕地面积96公顷,全为旱田。屯有天然泉眼一个。因地势少风向阳,温度高等条件,宜植果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