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呼兰村-磐石市地名志

呼兰村-磐石市地名志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位于呼兰镇中部。1912年分属三区呼兰乡呼兰村。解放战争时期,为呼兰村、呼兰保。1961年为呼兰大队。1984年改称呼兰村。“呼兰”为满语,含意为“烟囱”。1934年并屯,仍名呼兰屯。桥头[Qiáotóu]位于呼兰镇人民政府驻地西北0.5千米。协力[Xiélì]位于呼兰镇人民政府驻地北1千米。距呼兰镇2华里,故名。地处呼兰河左岸,河谷平地,沿公路两侧呈南北向长方形聚落。呼兰变电所驻本屯。

呼兰村-磐石市地名志

呼兰村[Hūlán Cūn]

呼兰镇辖村。位于呼兰镇中部。村民委员会驻呼兰镇呼兰大街。因辖呼兰得名。1912年分属三区呼兰乡呼兰村。东北沦陷时期,为呼兰镇保、呼兰区划所。解放战争时期,为呼兰村、呼兰保。1958年为呼兰镇。1961年为呼兰大队。1984年改称呼兰村。地属河谷平地,呼兰河及其支流东二道河子(原二道河子)于此交汇。烟筒山至白山铁路和磐石镍矿铁路专用线由村北经过,公路贯穿村中心。境内土质较肥沃,土壤多为白浆土和水稻土。辖呼兰、桥头、协力、秦家、二里5个屯。面积12.6平方千米。510户,2046人。耕地面积850公顷,其中水田120公顷。主产玉米大豆、水稻。2014年粮豆总产量10 250吨。

呼兰[Hūlán]

位于呼兰河与支流东二道河左岸。属呼兰村。“呼兰”为满语,含意为“烟囱”。清光绪八年(1882年)开垦。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成屯,原名呼兰集厂子。康熙二十二年(1684年)清军于呼兰河畔驻屯,在河岸野饮,烟囱林立,故以“呼兰”称河,后附近的山岭屯落皆就河名,故有呼兰岭、呼兰河、呼兰屯之称。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高宗东巡,八月十六日经此“驻驿呼兰河大营”。1934年并屯,仍名呼兰屯。1984年乡改镇。1985年屯居民地改为街道,屯名保留。河谷平地,沿公路呈南北向长方形聚落。341户,1350 人。耕地面积458公顷,其中水田116公顷。

桥头[Qiáotóu]

位于呼兰镇人民政府驻地西北0.5千米。属呼兰村。因坐落在大桥头,故名。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有秦姓等于此开荒,秦姓在此开店,俗称“店房”。1940年后逐渐成屯。地处呼兰河与东二道河交汇处,河谷平地,沿公路两侧呈长方形密集式聚落。40户,170人。耕地面积60公顷,其中水田10公顷。

协力[Xiélì](www.daowen.com)

位于呼兰镇人民政府驻地北1千米。属呼兰村。取齐心协力之意,故名。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有徐、姜姓在此烧瓦盆,俗名瓦盆窑。1936年并屯,曾名协和屯。1981年改为协力屯。地处东二道河右岸,烟白铁路南侧,河谷平地,呈长方形聚落。49户,186人。耕地面积64公顷,其中水田14公顷。

秦家[Qínjiā]

位于呼兰镇人民政府驻地西北1.5千米。属呼兰村。秦姓人家最早来此定居,故名。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秦、肖、冯姓等3户于此开荒定居,俗名秦家大院。1937年成屯。地处梁家河下游左岸,河谷平地,沿铁路西侧呈东西向长方形聚落。41户,180人。耕地面积62公顷,其中水田15公顷。1975年烟筒山至白山镇铁路建成后在此设站,名“新兰镇站”。长春至大蒲柴河公路从屯东经过。

二里[Èrlǐ]

位于呼兰镇人民政府驻地东南1千米。属呼兰村。距呼兰镇2华里,故名。清光绪二年(1876年)宋姓在此开荒,后逐渐形成屯落,1936年称为二里。地处呼兰河左岸,河谷平地,沿公路两侧呈南北向长方形聚落。39户,160人。耕地面积60公顷,其中水田4公顷。呼兰变电所驻本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