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磐石地名形成的原因过程,可以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领略先人的思维方式与智慧,了解地名形成的特殊规律。
地名形成有一个规律,就是以小见大,先小后大,即先有屯名,然后扩展为村名,再后扩展为乡名,如驿马屯、驿马村、驿马镇,就是先有驿马屯。所以考查地名,要从屯名研究开来。
自然物名与屯名之先后。可以肯定,凡以自然物名屯的,皆先有自然物名,然后才叫出屯名,如鸡冠山屯、磨盘山屯、小梨河屯、老鸹砬子屯等。
方位概念。东、西、南、北、前、后、上、下等。以自然物名屯的经常出现几个屯用了同一个自然物,如洞口,就有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名了四个屯,锅盔山则名了南北锅盔两个屯。前一面山、后一面山、上富太、下富太等。此方位表现在各类以物命名的地名中,表现了先人的地理方位概念,名屯的过程中,就能让人对屯所在的方位有了定位,便于找寻。
数量概念。1—10、大、小、双等。一步岭、二里、三合、四间房、五奎顶子、六马架、七个顶子、八面佛、九间房、十里,大旺、大青云、小荒、小房等。
用方位与数量概念,省略了相当数量的地名主语,也让地名的地理概念更为聚焦。一个倒木标志,就可名上倒木、下倒木、腰倒木;一个梨树河,就可分成大梨河、小梨河。集约物标,将其周边的屯以方位、数量区分,就给人们带来对目标分辨上的便利,这也成了地名产生运用的一般性规律。(www.daowen.com)
地名中的概念组合。一个地名中可以有多个概念,大部分是2~3个概念混成。地名形成看似偶然,其实必然,有规律可寻。对物象提炼出概念,即成“名”,然后继续向前推演,层层递进,各种人、物、事的名就顺之而出了。如“山”的概念,由象形而成,“山”是个“名”,加上个方位名“南”,合起来就成了“南山”,如果这个地方有个屯子,就叫成了“南山屯”,如此推进,单意、复合意的“名”就层层叠加,一个“南山屯”中就有了三个名的概念,分别为“南”“山”“屯”。
历史文化因素。磐石开发较晚,长期以来与中原文化接壤断断续续,且在中原王朝的眼睛里属“北狄”,处荒蛮之中,被用“穴居”“臭秽”来定性。“肃慎”的先族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几乎空白,中原的文化人足迹罕至,更不用说留下什么风流与墨宝,所以在现在的地名中,除了山就是河,基本是自然物的表象。满语地名历史长,但究不出年代,其意翻译过来也大部分是自然物表述,只是清朝的皇帝巡视到过这里,才有了如“茶尖”地名的由来。如“八面佛”地名属辽金时期,在中原属“南宋”王朝,这期间的地名也乏记载,尤其缺历史记忆及名人痕迹。至于地名中的吉祥与政治意义,进入了文化历史的视野,但略显生硬。
地名形成过程。先有自然参照物,并将其命名,如桃山,然后凡能与桃山搭上边的屯,就顺其名,在其上位的就叫上桃山,下位的就叫下桃山。以姓名名屯的,一般是这家人在此落脚开荒,自己无意名屯,但外边的人要说明这个地方,就叫出“王家”“李家”,于是地名就出来了。一个地方有孙姓人家开了个油坊,外边的人就称此地为“孙家油坊”,这个地名就出来了。以“物”生地名概如此类,先由外地人叫出,然后成其自然,如“窝瓜地”“黄瓜营”等等。
地名中的“店”,不是现在商店的概念,而特指车马旅馆,也就是大车店。旧时交通不便,根据地理交通半径,形成了供商旅住宿的馆驿,如郭家店、罗家店等。旧时商品零售业称“铺”,杂货铺,专项商品店加手工业称“行”“坊”,如皮行、粉坊、油坊等。农业社会的手工业基本以食品加工与农机具制造修理为主,其布局自发形成,便利半径内的生产生活需求。在集镇则聚集了一些相对工艺复杂的加工业态,如染坊、钱庄、典当行、烟馆、妓院、剧场等。
无论哪一种执政形态,作为官方,都要对地名进行确认,亦即“正名”,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看出“正名”之对治国理政之重要。官方确认地名,先要进行地名普查,成立诸如“地名办”之类的机构,对各种地名的来源进行比对考证,广泛汲取各方面意见,形成共识,然后由政府的“户部”——民政部门发布文告,予以确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