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建始县白云村的传统村落

建始县白云村的传统村落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白云村因寺得名。在旧时,米子糖又称斋货、喜糖。数百年来,建始米子糖已是建始县域内广为生产的地方特色小吃,这项传统技艺也在民间得到了广泛传承。建始米子糖的主要原料为糯米,所用的糯米均为本地所产,要求颗粒饱满,外形整齐,色泽均匀,无病虫害,无杂质,无异色。“火米子糖”其色黄亮、温润美观;“阴米子糖”洁白如玉、亮丽大方。

建始县白云村的传统村落

据传,在明朝时期,从武当山飘来一朵白云,一直飘到建始长梁子二道水的一座山上停了下来。从云中掉下一口大钟落在山尖上,人们便在大钟落地的地方建起了一座寺庙。寺庙上空,常年有一缕白云萦绕,从不散去,该寺庙因此得名为“白云寺”。白云村因寺得名。

白云村背靠大山,自深山中出来的茶园河从村中流过。日夜不停的河水千百年冲积,不仅在此地形成了数千亩的平坝,而且使这片土地不受旱灾影响终年能得到灌溉。无数代勤劳的人民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辛勤耕耘,繁衍了一代又一代。随着生产技艺不断提高,种子、肥料等生产要素不断更新,粮食不仅能自给自足,还逐年有了节余。为了保管谷物,聪明智慧的白云人开始制作米子糖,用于自食、馈赠、祭祀等,久而久之演绎为家家户户制作米子糖的传统习俗。白云村几乎人人会做米子糖。

在旧时,米子糖又称斋货、喜糖。凡是用于民间斋祭活动的斋品就叫斋货,用于招郎嫁女喜事活动的就叫喜糖,后来发展成为逢年过节自食和馈赠亲友的特色小吃品。据清同治版《建始县志》记载,清道光八年(1828年),时任建始县训导周鲲化所作《竹枝词》,描写了建始县各地居民年终岁末做米子糖、打糍粑的习俗。诗中写道:“年糍成对米花红,簇簇堆盘馈岁中。要是山人情义重,鲜鱼新出小池中。”数百年来,建始米子糖已是建始县域内广为生产的地方特色小吃,这项传统技艺也在民间得到了广泛传承。

米子糖是一种用米子与糖饴做成的块状物食品,其味甜而不腻,其质脆而不坚,尝之满口生津,闻之回味无穷。逢年过节,建始城乡大都有做米子糖的习惯,县城大街小巷商铺货摊或乡镇店铺,随处可见购买米子糖的人群,或置办自食,或馈赠亲友,到处弥漫着一股浓浓的年味。建始米子糖利用县域得天独厚的条件,不断改进传统工艺,历经了近百年锤炼。用当地生产的糯米、仙谷、玉米麦芽糖、花生、芝麻等纯土特产制作出来的建始米子糖,以其清香、甘甜、酥脆、口感纯正的风味特色,在民族小吃中独占鳌头,深受人们的好评和欢迎。

建始米子糖制作工序复杂,做起来很讲究。每年稻谷收割后,加工户就得精选糯谷,然后将糯谷加工成糯米,就开始为制作阴米而忙碌起来。立冬以后至春节前,是米子糖加工和销售最繁忙的日子,直到第二年春季,还得进行收尾工作。二三月份桃花开时制作的阴米子叫桃花米,秋冬季节制作的阴米子又叫菊花米。

建始米子糖制作工序极其复杂,用料极为讲究,其主要工序包括:选米—浸泡—清洗—浸泡—甑蒸—阴干—晾晒—揉散—炒制—熬糖—配料—搅拌—压形—切片—内包—外包,直至上市,工序复杂、周期长,要学通这门手艺,至少需要三年时间。在工艺技术上,为了达到成品酥香脆甜、色泽口味纯正、不黏牙、无焦糊味、苦味及其他异味的效果,关键在于掌握好以下主要操作工艺。

建始米子糖的主要原料为糯米,所用的糯米均为本地所产,要求颗粒饱满,外形整齐,色泽均匀,无病虫害,无杂质,无异色。在浸泡至揉散环节,又分为“火米子”“阴米子”两种。“火米子糖”其色黄亮、温润美观;“阴米子糖”洁白如玉、亮丽大方。“火米子”做法:首先,要选用优质糯谷,将糯谷倒入木桶或缸中浸泡,然后清洗。注入的水不宜过满,以免被水冲出。清洗时还要不时将水管插入其中,以水的冲力促使谷粒翻滚,使之被充分清洗。当桶或缸中的水变清时,就基本清洗好了。再将清洗完毕的糯谷用泉水浸泡10天左右,以竹制器具沥干水,之后再阴干,再用木甑蒸熟,然后晾晒。晾晒时极为讲究,既不能晒得过干,又不能过湿,否则米粒容易破碎。晒干后的糯谷先用木耒脱去谷壳,再用石碓舂去米粒上的细粉和未脱完的小谷壳,使米粒更加晶莹洁白。然后将米粒再次晾晒,筛去碎粒,以瓦缸(坛)装好封存备用。“阴米子”做法:先用木耒和石碓舂去谷壳与细灰,筛去碎粒,用山泉水浸泡10天左右,再用木甑蒸熟。甑蒸讲究火候和时间,时间过长米粒就会成团,散不开;时间过短,炒制时又不能很好膨化。米粒蒸好后,用2-3天时间阴干,待米粒发硬时用手将其搓成单粒,阴干至七成后,方可晒干装好封存备用。阴干不到七成不能日晒,而且第一天日晒要选择阳光柔和的天气,不能暴晒,否则米粒就会破碎、断裂,此时得用米筛筛选一次,剔除碎粒,摘除杂质。(www.daowen.com)

炒制时选用硬度大的河沙,洗净晒干,用柴火炒到高温,在炒制过程中得用小木棍点上三四滴桐油,让河沙表面光滑圆润,以防河沙黏到米子上磕牙,称之为锻沙。然后将米粒倒入沙中翻炒,每锅下米子二两左右,不能太多,这时要均匀地翻动,当米子全部浮出沙面时便可起锅用隔筛筛去河沙,炒制3~4锅后要重新锻沙。炒好的米花得用双手反复搓揉,将黏在表面的沙子清理干净,再用米筛筛选一次,筛去碎沫,摘除杂质后留下颗粒大小均匀的备用;或以铁锅直接焙炒米花,用瓦缸(坛)装好封存备用。炒制时要注意控制火候,烧火的人要善于观察,根据锅里米子的炒制情况来调整灶膛里火的位置和火力,随时增减柴禾。火力过猛易糊,火力偏小米子膨化率又不高,吃起来不酥。在这时还得将事先备好的花生米、芝麻仁分别炒香,以作添加之用。

建始米子糖除“火米子”“阴米子”原材料外,玉米麦芽稀汁糖是必需之配料。熬糖前,先生麦芽。生麦芽是把精选好的小麦浸泡后,均匀地放入竹编篮筐里,篮筐上面用芭蕉叶或稻草盖紧,不能见丝毫阳光,否则麦芽变青、散叶就不能使用。每天喷水2次,保证麦芽生长湿度。待麦芽长出3~4厘米,呈金黄色又未散叶时停止喷水,控制生长速度待用。一般六天会长出针尖状的麦芽,未散叶变青的为上等麦芽。熬糖时,先将精选的玉米籽磨成块状碎粒,然后按1斤麦芽2.5~3斤玉米的比例进行配料。配料时,先将麦芽的2/3剁碎与玉米碎粒一起浸泡1~2小时,使之充分混合后再磨成浆,剩下的麦芽单独磨成浆待用。玉米浆磨好后便开始炒浆,先用大火将浆煮至即将沸腾,随后改为中火,使其欲沸而不腾,并用锅铲不停地搅拌,利用麦芽将玉米中的淀粉糖化,这个过程一般需要几个小时,当玉米浆越煮越稀,几乎全部变成了水时,可以用锅铲或勺子舀取少量来测试糖化的程度,当玉米浆完全能流出清水时便可以熄火,浆里可加入适量的泉水便于冷却。冷却至手伸入浆中片刻就受不了时加入剩下的麦芽浆,并缓慢搅拌,使玉米浆中的淀粉完全糖化,约半小时后,浆液里会有大量的黄色水汁溢出表面,这时再添柴生火,重新将浆液倒入锅中煮沸,煮浆是个技术活,对火候的把握非常关键,煮干了没有糖水,不煮到位糖汁又没能煮出。然后用细密的纱布过滤,过滤的纱布不能摇动,让其自然流出糖汁,否则走渣了糖汁不纯。过滤完后就可熬糖了,熬糖的时候火力要猛,当逐步浓缩后的糖液开始冒气泡时,得退去灶膛里一部分柴禾来减轻火力,用文火煮至起牛眼睛般大小的气泡时便可熄火起糖封存了。大米糖和糯米糖的熬法和玉米糖一样,只是麦芽的用量有所改变,大米糖比玉米糖麦芽用量略少一点,糯米糖比大米糖又略少一点。

将熬制好的玉米稀汁糖放入锅中再度熬制,熬成既能黏住米粒又不会松散脱落即可,这是检验师傅手艺高低的一个重要环节,糖稍嫩,做好的米子糖不酥不香,更不能存放;太老则黏不住米花,难成形。糖熬好后,按比例把炒熟的米花加入锅中拌匀,冷却到一定程度后放入木盒或案板上压形,木盒和案板一般用上好的香柏树制作。压形时滚筒要均匀用力,既不能压得太紧而切不开,又不能压得太松而难切成形。切片时,用一根木片靠着刀具,刀具要求刃薄锋利,下刀要稳、准、快,不能拖泥带水,以保证成形的切片厚薄均匀。米子糖的厚度以0.5厘米为宜。

米子糖通过压形再切片后,以手工操作装袋,每袋装量1斤、2斤不等。将其进行内包、外包,密封后贴上商标标签进入市场。

建始米子糖历史悠久,传承队伍健全,潘贤成是其代表之一。潘贤成祖籍江西南昌,在清代“湖广填四川”时期,先祖迁入建始长梁白云村,潘贤成系白云米子糖第14代传人,十二岁便开始学做米子糖。他将六月雪梨榨汁浓缩成梨饴,再和米子充分混合,切出来的米子糖酥脆醇香、甜而不腻。之后,他带领村民在不断改进工艺流程的基础上,注册生产“白云米子糖”特色食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