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桥湾村位于县城东南方,东邻四方井、金龙观,南接雀儿笼,西依岩风洞、小垭门,北接金银店,下辖18个村民小组。村里竹子资源丰富,村里山上、田边、屋角到处都是茨竹、金竹、水竹,青翠欲滴。村中从事篾货编织的艺人很多。
村里的篾货自古有名,传承至今,经久不衰,成为家家户户的副业,老人小孩皆会,农村人谁家不用个背篓、筐筐、撮箕什么的?村民闲暇之余编织各种家用篾货,或蹲或坐或站,边摆龙门阵,边编织篾货,因为离县城近,下街赶集也方便,卖几个油盐钱也是举手之劳,也有人专门收集篾货远销巫山、奉节、宜昌甚至更远的地方。
相传石桥湾村有卢姓人家喜得贵子,满月之日,高朋满座,外婆家送来甜甜的米酒,当地人叫祝米酒,这是风俗,左邻右舍都要来祝贺。主事人端起清亮香醇的米酒,正要开口恭贺,忽见门前小河上飞来一双白鹤,高声长鸣,绕屋三圈,冲天而起,向马水河汪家寨方向飞去。主事人觉得这是吉兆,高声恭贺“一对白鹤飞过河,子子孙孙穿绫罗”。旁边一个衣衫褴褛的客人放下碗,嬉皮笑脸地接道:“一对白鹤飞过河,子子孙孙打篾货!”客人们先是哄堂大笑,接着是哑然,看看主人家都寒着脸,纷纷指责此人太不会说话,那邋遢男子放下碗,嘴里咕哝“能织篾货也不错,技能养身,他日免遭饥荒”,整整衣裳,扬长而去。后来卢家人倒也把织篾货的手艺代代相传,周围人家也学上了手艺,当年合作社也收各种篾货,石桥湾村老百姓卖了篾货买下针头线脑、油盐酱醋,生活倒也过得朴实安稳。有人说,这信口雌黄之人乃是罗阳秀才,他金口玉言,卢姓人家也就认命了,认认真真打起篾货来,好在客坊竹子多,弯弯的绿黄的茨竹,青翠的水竹、金竹随处可见,山头屋旁到处都是,是美丽的风景,也是廉价的原材料。正头腊月家家户户喂果木树吃饭,在田坎坡边屋角还补栽几窝竹子,这里的土壤肥沃显酸性,雨量丰沛,阳光充足,竹子连绵不绝,成林成海,竹林篾货真正成了石桥湾村最美的自然人文风景之一。茨竹性柔,一般用来锁口;水竹、金竹质地坚硬,是主要的竹篾编织材料,金竹比水竹质地更好,竹节密度大,辟篾更需要下功夫。(www.daowen.com)
精致的花背篓、小巧的竹篮、铺排的竹席,那是竹器中的精品,需主人家请篾匠师傅在家侍弄十来天才能完工,还得好酒好肉好烟好茶招待。辟篾是篾匠师傅的基本功,编织图案讲究艺术,而编织本身是篾匠师傅辛苦的创作,手艺高超者,篾条在手中翻飞,篾片在身下跳舞,那是技术,更是艺术。大多数竹器是作日常家用的,撮箕、筛子、背篓、刷竹、格子(竹蒸笼)家家都用得着。少部分篾匠发现竹器市场很大,不满足于辛苦编织,开始批发定制各类竹器到高山地区贩卖,到临近县市长阳、巫山、奉节甚至更远处去卖,穿街走巷,串村住店,到后来开上麻木车,换上小四轮,把石桥湾篾货的盛名传扬开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