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干沟村:建始县传统村落,崇文善歌

干沟村:建始县传统村落,崇文善歌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干沟村位于高坪镇西部,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自然村。干沟村村民崇文,全村有能歌善舞的民间艺人300多人,建始闹灵歌和建始南乡锣鼓两项湖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皆源于此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2008年12月26日,郭自炎的儿子郭隆聪被湖北省文化厅公布为湖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闹灵歌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干沟村:建始县传统村落,崇文善歌

干沟村位于高坪镇西部,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自然村。据清道光版《建始县志》记载,干沟村处于建始至巴东的要道上,清代朝廷在此设立铺递,用以稽查私盐、传递消息、递送使客、飞报军情

干沟村村民崇文,全村有能歌善舞的民间艺人300多人,建始闹灵歌和建始南乡锣鼓两项湖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皆源于此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建始闹灵歌,本地称为“箱子井闹灵歌”。因代表性表演者郭自均、郭自炎居住在本村一组小地名“箱子井”的地方而得名,是一种融合歌、舞、诗为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箱子井闹灵歌”即跳丧舞,本地习称为“打丧鼓”“混夜”“撒尔嗬”,以“击鼓踏歌”为表现形式,具有十分鲜明的地方特色。

1957年10月,经过县、地区、省三级层层选拔,本村民间艺人郭自均、郭自炎、于德方和望坪村民姜国翠表演的《闹灵歌》,代表湖北省参加全国民间文艺汇演,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自此,闹灵歌开始闻名武陵山区。

2006年10月,闹灵歌被纳入《神话恩施》专题片内容;2006年11月,建始闹灵歌入选恩施州第一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入选湖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12月26日,郭自炎的儿子郭隆聪被湖北省文化厅公布为湖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闹灵歌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此后,高坪镇相继有多名艺人被州、县命名为传承人。

闹灵歌以鼓、大锣、钹、包头帕作伴奏乐器或道具,舞姿古朴稚拙、粗狂热烈;舞步飘逸洒脱,略呈醉态。这种以乐为形式表达哀悼内容的群众性舞蹈,盛行于全村、全镇、全县乃至整个武陵山区。舞蹈者随着不同套路的鼓点边唱边跳,扭出不同的舞蹈组合。动作以大幅度摆臀、下沉、扣胸、圆肩和以脚内侧交替移动为主要特点,主要舞蹈动作有“摇帕”“升子底”“猛虎下山”“凤凰展翅”“牛擦痒”“犀牛望月”“狗连裆”“燕儿衔泥”“美女梳头”“苏秦背剑”“枯树盘根”“双狮解带”等,分别摹拟农事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动作,反映对生产、生活等活动的观察、理解和感受。

箱子井闹灵歌表演者多为男性,演出时间在出殡前夜(俗称大夜)时,歌者唱腔风格迥然不同,或高昂圆润,或细腻婉转,或淳朴风趣,或幽怨哭诉。通常由击鼓者领唱,众人帮腔或众人接唱,体现本地人独特豁达的生死观,展示坦诚友善、热情奔放的风采。鼓者技艺高超,击打巧妙,或激越雄浑、铿锵豪迈,或低沉呻吟、如泣如诉。

箱子井闹灵歌完整地保留了几百首原始状态的山民歌。演唱因具体地域的不同而有差异,演唱形式有高腔、平腔之分。高腔高亢明亮,具山歌风味;平腔风趣诙谐,活泼生动。歌词通俗易懂、趣味性强。其内容涉及土家人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以即兴编词的内容居多,或叙说男女情爱,或插科打诨。多以伦理道德、孝悌操守、醒人劝世内容为主。如:

这山望到那山高(高腔)

传授:郭自炎、郭隆聪

记谱:林承焱、刘必介

(领)撒忧哎,撒忧嗬

(合)哎呀,幺啊姑子姐儿哎撒忧嗬

(哎呀)情郎哥哥(啥)(哎)撒忧嗬

(领)哎,这山(的个)望到啊,

(合)哟吚哟吚吔,望到(的个)葡萄(啊)

(合)哟吚哟吚吔

(领)那(呀)山的高哇

(合)撒忧嗬,

(领)弄(呀)不到手哇

(合)撒忧嗬

螃蟹

传授:郭自炎、郭隆聪

记谱:林承焱、刘必介

(领)正月(一个)好唱螃(呀)螃蟹歌(呃)(www.daowen.com)

(合)我问螃蟹有(啊)几支脚

(领)一个(那个)螃蟹八呀八只脚(哪喂)

(合)两个大夹夹(哪啊)

(领)六个小脚脚(哪喂)

(合)老鸦子头上叫(呀啊)

(领)像一个乌龟壳(哪喂)

(合)躲在那岩壳壳(啦喂)

(领)捡一个棒棒戳(啦喂)

(合)夹又夹得紧(啦),扯又扯不脱(呃)

(合)夹又夹得紧(啦),扯又扯不脱(呃)

(呀嘿吚哟嗬啊)撒忧子嗬,撒忧子嗬

箱子井闹灵歌是以欢乐的歌舞祭祀亡人的礼仪,是一种艺术的风俗或风俗性的艺术,它充分展示了当地善良纯朴的民风民俗,体现了独特的生活态度和乐观向上、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它从古至今世代相传,在民众中有很大影响。它不仅是民族文化传习的空间、优秀艺术继承的载体,还能体现村寨间及民族间群众间的亲密往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纽带。尤其是它所承载的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在璀璨的民族文化中具有突出价值和重要意义,是弥足珍贵的文化财富。它所包含的内容是当地山民及其先民世世代代文化与心理的积淀,是历史与文化传承积淀的产物,是探视土家族历史与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是土家人历史的艺术再现。

南乡锣鼓是干沟村另外一种影响广泛的文艺形式,流传于高坪镇及其周边乡镇以及巴东县绿葱坡、大支坪和恩施崔坝乃至重庆巫山的邓家乡等地,辐射人口20多万人。从其起源时间考证,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南乡锣鼓以口传身授为主要传承方式,其原始记谱方法为工谱。它是在本地锣鼓的基础上,融合中原舞台戏曲艺术而成的。南乡锣鼓节奏相对固定,为2/4拍,每分钟66—78拍。演奏过程轻吹细打,表现出典雅细腻、温婉缠绵的艺术风格。演奏时,艺人手持各类乐器,坐姿散漫随意,演奏过程不紧不慢,表现出安静祥和、达观自然的神态。2011年,南乡锣鼓入选湖北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南乡锣鼓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从秧歌锣鼓到单钹单吹,从单钹单吹到双钹双吹、对双钹双吹的改良等阶段。

秧歌锣鼓从清中叶后曾在建始县高坪、三里、红岩等地盛行,表演者由4人组成:一人击鼓、一人鸣大锣、一人打钹、一人耍手幞。其表演场地为四合天井内、田边地头、门前场坝等。表演时,四人或扭或舞,来回穿梭;或唱或说,甚至打诨插科。其板口优美、唱词风趣,是农民农闲或歇稍(田间劳作中途休息)时喜闻乐见的一种文艺表演形式。

秧歌锣鼓的唱腔有固定的旋律,其说唱词以农村生活习惯、民族风俗为基础,一般为四句组成。每句为五字或七字,一、二、四句末尾字押韵,如顺口溜般朗朗上口。其内容贴近生活实际,多反映身边事物,或赞美奉承,或痛斥责骂,以即兴起赋为表演艺人的最高水准。唱完后,打鼓者接一干牌子过渡,为下一首唱词作铺垫。

干牌子的形成来源于秧歌锣鼓中每两段唱词中间的过门(即间奏),为使间奏表现得不至于太单调,历代民间艺人创作并发展了间奏的打法,以某种约定俗成的手势代表不同的打法,逐渐形成了今天南乡锣鼓的干牌子。不同的手势变化,业内人称为“鼓眼”,由掌鼓人以双鼓槌来完成。打干牌子,得先画鼓眼。一个干牌子,一个鼓眼,不同的干牌子,鼓眼不同。

历代艺人在表演秧歌锣鼓的过程中,不断创作、增加干牌子的曲牌类别,目前,已经有40多个干牌子。鼓、锣、钹的击法产生变化和锣鼓曲牌的长短不一样,从而使锣鼓的演奏技法显得花样众多。早期的锣鼓是纯粹的打击乐器,艺人被民间称为“打家业的”“打匠”等,一直沿用至今。

为了达到唱词圆润的效果,艺人们在鼓、锣、钹的基础上逐渐加入唢呐,让唱词在唢呐的伴奏中自然流淌出来,使秧歌锣鼓的表现力更强。通过历代艺人的创作、总结、收集、整理,保存下来的简单唢呐调子有《铁金板》《红绣鞋》《朝阳花》等40多个曲牌。上述曲调因为旋律较短,吹打交互,所以最初的唢呐演奏是自然换气。这种以5个人为一个演奏团队的单钹单吹表演形式持续了100多年,即为南乡锣鼓的雏形。

据传,1920年左右,中原河南某戏班一名姓单的艺人因家乡附近黄河发大水而致戏班解散,遂逃难到干沟村,被本村精通锣鼓的私塾先生郭兴杰收留下来,整日供给食物。过了一段时间,单姓艺人见郭兴杰心肠好,且喜欢文艺,遂将随身携带的戏班演奏的戏曲工尺谱拿出来,教郭兴杰演奏、弹唱。在学习过程中,单师傅结合当地秧歌锣鼓,形成本派的独特风格。同时,将单钹改为夹钹(两副钹),将一支唢呐改为两支,大小不同、长短不一样,将单纯的正吹改为小唢呐(F调)正吹(即筒音作5)、大唢呐(A调)反吹(即筒音作1)。小唢呐高亢激昂,大唢呐低沉浑厚。同时,由于部分曲调较长,为使乐音不中断,唢呐的演奏技法加入了鼓腮换气。

20世纪50年代中期,建始南乡锣鼓在改良中不断完善,并基本定型。作为南乡锣鼓发源地的干沟村,受练习者的感染,妇孺皆知锣鼓。本村郭氏、杨氏等家族及居住在这些家族附近的人家,每家都有人会一两门乐器。

高坪司空见惯的民间文化现象,被龙坪、巴东大支坪等海拔较高地方的人们看在眼里,欣羡不已,恳求高坪师傅传授。而最初老辈人观念保守,是严禁将锣鼓演奏技艺传给外人的。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至20世纪70年代初期,传承人代表郭自军、郭自炎兄弟思想较为开明,应当地人的强烈要求,利用晴天的晚上摸黑走路去传承锣鼓,并在高坪境内部分村相继传授。在人民公社时期,高坪公社每个生产大队都抽调通晓乐理或是爱好锣鼓的青年学习锣鼓、普及锣鼓。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很多村民小组都有能演奏锣鼓的人员,使这一文艺形式逐渐遍布开来。这一时期,由于大多数民众文化程度不高,对能够演奏乐器的人员相当尊重。无论是上梁送匾、还是娶亲做寿,或是白事场合,吃饭的时候锣鼓师傅都是坐第一排席,而艺人的称呼也从“打匠”变为“乐师”。

改革开放以后,工业经济在沿海地区迅速兴起。经济发展的同时,吸纳了大量内地的青壮年劳力。每到年终,打工回来的人挣得较多的现金,吸引了在家务农的人员,而锣鼓演奏获得的微薄收入只能糊口、不能养家。于是,部分锣鼓爱好者随着“打工潮”背井离乡,去陌生的地方进厂入行,谋求生计,学习南乡锣鼓的人员相应大幅减少。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这个延续了200多年的文艺形式陷入了低迷状态。

2004年8月,中国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之一,并陆续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调查、保护等工作。在这个大背景下,2009年,高坪有识之士开始挖掘、整理散落在民间的锣鼓曲牌。2010年以后,仅高坪及其邻近乡镇新学锣鼓的人员就达数百人之多。南乡锣鼓再次活跃在村村寨寨,除开民间常见的红白喜事以外,还应邀参加各种舞台表演、开业庆典、文化类展演等,登上了大雅之堂。锣鼓表演者的身份也变为“民间艺人”,佼佼者则被称为“艺术大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