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景阳关:历经千年风雨,荣获州级文物保护称号

景阳关:历经千年风雨,荣获州级文物保护称号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景阳关因景阳河而得名。景阳关雄立于清江北面万仞绝壁之上,与清江南岸隔河相望,关两边悬崖壁立,峰峦叠嶂,有“万山朝贺”之势,立于关上,景阳镇两岸大部分风光尽收眼底。清道光年间的建始县知县袁景晖站在景阳关作《关口崖》诗曰:旧设崖关险,传闻雨洗兵。2002年12月,恩施州人民政府公布景阳关为第三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于2010年7月在关上立保护碑。2014年4月,建始县史志办公室在调查历史遗址时曾拍下关口老街和景阳关图片。

景阳关:历经千年风雨,荣获州级文物保护称号

被破坏了的景阳关(右)与原来(左)对比(傅一中提供)

景阳关,又名建平关,俗称关口,位于长槽村东南端,距村民委员会驻地约1千米,东邻村坊村,南接景阳镇双寨子村,西连长槽,北接蒋家台,现仅存关卡石门及少许围墙。境内有关口崖,位于清江北岸,海拔1080米,山口长45米,宽16米。景阳关因景阳河而得名。景阳河则是由一个人得名。据传,“景阳”本是廪君手下的一员大将,廪君巴务相带兵统一了清江流域之后,见这里地势险峻,于是派爱将景阳镇守这里,筑城守关,因是景阳驻守之地,遂用景阳之名为地名,关也随之得名景阳关。此地位居景阳清江北面绝壁之巅,与清江南岸隔河相望,景阳镇两岸大部分风光尽收眼底,一小道沿峭壁陡坡蜿蜒而下至江北,行走极其艰难,为原建始与官店间唯一通道,从明代起就成了防御兵匪的关隘。清嘉庆元年(1796年),白莲教在清江南官店安营扎寨,建始知县在此修筑关隘,门额刻“景阳关”三个隶书大字,左右门框上书刻对联一副:“峻岭龙蟠胜接西鸿灵秀,雄关虎踞险伺南圉屏藩。”左侧原有木石结构住房一栋(已拆),一遇战情就派兵守卡,居高临下,凭借天险防御。现存于恩施州博物馆,作为该馆镇馆之宝的巴人虎钮錞于,就是在景阳五花寨山脚下的革塘坝二台子出土的。因为这一重要文物证据的面世,巴人曾在这一带征战的传说得到证实。虎钮錞于以实物的形式将建始的文明前推至东汉以前。而传说中景阳之名的来历也变得确切可信起来。

景阳关雄立于清江北面万仞绝壁之上,与清江南岸隔河相望,关两边悬崖壁立,峰峦叠嶂,有“万山朝贺”之势,立于关上,景阳镇两岸大部分风光尽收眼底。关下河谷幽深,门前筑有直通景阳河的石级。雨过天晴,崖下景阳河谷云遮雾绕,山峰沟谷若隐若现,深不可测。从关口至清江北岸古渡口约7.5千米,曲曲折折的万千石级,是昔日的古大道。大道由青石板砌成,沿峭壁陡坡左纡右折而下,不能骑马,不能乘轿。空手而行,自渡口向上走,7.5千米(15华里)才能爬上景阳关;自关口下行,头晕目眩,战战兢兢,一直下到中渡口。清道光版《建始县志》载:“关口,距县治东南一百三十里,下临清江河。河北山绵亘十数里,叠嶂层峦,峭壁悬绝,猿猱愁度。中有大石,耸峙若门,名曰‘关口’。出口仅一线之道,左纡右折而下,骑舆难施。自口至河滨约十五里。明季居人累木石于上以防寇贼。”清道光年间的建始县知县袁景晖站在景阳关作《关口崖》诗曰:

旧设崖关险,传闻雨洗兵。[1]

天梯心目敞,俯瞰一江清。

当他站在清江河的古渡头仰望关口崖时,只见一眼望不到头的、东西向的、巨人般的、千余米高的悬崖矗立,峭壁如刀砍斧削,极目上视,连绵峰顶郁郁葱葱。山崖底部为陡坡,下是湍急的清江河。于是作《自清江望关口崖》一诗:

浩浩临中流,波平心可鉴。

极目入青苍,飞岩挂一线。

清道光三年(1823年),江苏监生顾羹梅任建始县大岩岭县丞署县丞,经过景阳关后留下了《关口》一诗:

破晓上层峦,风高清露沃。

拾级连步跻,蛇径纡而曲。

肩舆旋转难,登顿劳双足。

杉桧笼寒烟,枫柏绚初旭。

垂萝偶攀援,野花自繁缛。

云气湿征衫,泉声漱鸣玉。

乘兴穷其巅,停憩无茵褥。

扼隘俨雄关,考古无高躅。

俯视人村稀,炊痕互断续。

这首诗在清道光版《施南府志》《建始县志》和清同治版《建始县志》中均有记载。(www.daowen.com)

景阳关在历史上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根据有关史籍记载,早在明代,由于容美土司侵占清江沿岸以及匪患寇乱时起,建始县官府在此修建防御工事,垒木石于关隘之上,防御兵匪。清嘉庆元年(1796年),白莲教在清江南官店安营扎寨,官府于是重修景阳关隘,筑有高约5.4米、长约24米、厚约1米的清一色长方形大石块砌成的关墙,左右上下两层射击孔(观察孔)12个,中开石门,石门的南面门额刻“景阳关”三个繁体隶书大字,笔力雄健遒劲,显示出非凡气势。左右门框上书刻楹联一副。据说原先的楹联是:“雾横鹤岭胜接西鸿灵秀,雨洒蚕丛险伺南圉屏藩”。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重修关口时,时任建始县县长金重威将对联改为“峻岭龙蟠胜接西鸿灵秀;雄关虎踞险伺南圉屏藩”。关门两边还撰写有碑文,由当地有名的书法家刘介民书写,著名石匠崔登文镌刻于关门之上。由于对联和碑文均被凿毁,且无文字记载,金重威修改楹联之说无从考证。

2002年12月,恩施州人民政府公布景阳关为第三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于2010年7月在关上立保护碑。2014年4月,建始县史志办公室在调查历史遗址时曾拍下关口老街和景阳关图片。

被人为凿毁的景阳关两侧门框上的文字(傅一中摄)

石门南出口修有石级1487级,左侧原有木石结构住房一栋(已拆),现仅存关卡石门及少许围墙。站在关口南出口上,只见悬岩绝壁中有一条从岩缝中开凿出的独路通向清江河边。天二公路从关口脚下绝壁的景阳关隧道伸出,穿山而过,蜿蜒伸向清江岸边。远眺清江南北,有一种鸟瞰大地的感觉。清江像一根碧绿的玉带,在深山峡谷中穿来绕去,时隐时现;两岸的农田层层叠叠,线条极为优美;翠绿色的庄稼,墨绿色的树林,深黄色的土地,犹如画家笔下的油彩;星星点点的农舍,像鸟笼点缀在山水田园间;新修的景阳集镇坐落在清江南岸,被一片紫气笼罩着,如海市蜃楼一般;景阳河的著名风景点五花寨、轿顶山、双石柱等尽收眼底,一览无余。

离关口不远还有一绝妙去处,那就是观景台。观景台为今人所建,在一绝壁的边缘筑一溜曲曲折折的钢筋混凝土栏杆,游人可扶着栏杆尽情观赏清江两岸的壮美画卷。抬眼远望,茫茫群山与蓝天白云相接;俯看清江峡谷,幽远深邃,一片空蒙,隐约几处农舍散布在奇山秀水之间,给人亦梦亦幻的感觉。

景阳关是古代横贯川、鄂、湘的“盐大路”上的重要关隘,在1959年建(始)官(店)公路通车前,为清江南北两岸间唯一通道,是建始县内八条大道之一,也是古代川盐入湘的重要通道,常年有马帮经过,将川盐和本地出产的桐油、生漆、动物皮毛、中药材等土特产品运往湖南、广东,然后又将布匹、海产品、瓷器、百货等各类生活日用品(俗称“南货”)运入县境,或转贩到四川等地。清道光版《建始县志》记载:“建始至鹤峰道。沿建巴驿道至河水坪分路,经红岩寺、花果坪、关口、清江中渡口、战场坝、官店口、大庄进入鹤峰境。县内里程四百九十华里。”所谓“川盐入湘”的概念是:建始是川东边陲,川鄂要塞,与四川巫山、奉节接壤,川盐经陆路进入建始后,经红岩寺上花果坪,经关口下景阳、上官店,然后经鹤峰进入湖南。景阳关北面约500米处,在古盐道的两侧,有一条关口老街,古道从街中间穿过。关口处于花果坪和清江南岸双土地之间,距两边都有数十里,为来往客商和背夫提供歇脚食宿之便,久而久之,这里就逐渐形成了一条街。最热闹时发展到一二十户人家,有冉、向、王、田、刘、谢多个姓氏。家家都开店铺,有客栈,有饭店,有骡马店。民国时期街上还办有学校、医院、邮局等。过路的背夫相当多,为防土匪抢劫,一路少则几十人,多则百余人,络绎不绝,川流不息。

如今的景阳关位于野三峡旅游风景区的中心地带,面对着景阳镇,背靠着花坪镇,用自己的沧桑历史,默默地关注着花坪、景阳二镇的变化和发展。南可望清江,西可观黄鹤桥石林,东可去飞拉达攀崖,北可往小西湖避暑中心。

站在景阳关向西南方向眺望,在清江河南岸景阳镇西面轿顶山下有一座山,山顶有五个小山峰,多为裸露断裂峭壁,形如五柱相攒,峰尖起伏若浪,状似梅花盛开,故名“五花寨”。日暮时分,五花寨夕阳映照,五彩缤纷,暮霭笼罩,景色绚丽,被清康熙年间建始县知县刘珙征确定为建始八景之一,命名为“五花暮霭”,并作诗曰:

五柱相攒象若花,夕阳遥映势含岈。

峰头叆叇云常绕,岭上苍茫雾半遮。

昏树阴阴来宿鸟,晚霞炯炯逐归鸦。

边陲咸乐熙隆景,樵牧歌回日影斜。

从景阳关下到清江岸边景阳镇的野三峡旅游码头,乘游船游清江画廊,沿途有九叠瀑布、玉帝笔架山、绝壁挂帘、蝴蝶岩、龙湾飞瀑、龙泉溪等景点。

景阳关侧面图(傅一中摄)

黄鹤桥峰林位于景阳关西面,奇峰林立,绝壁高耸,绝壁间有一垂直狭缝,传说附近住着一个叫黄鹤的人为了方便行人往来,曾经在此搭桥,故名黄鹤桥。黄鹤桥峰林中有各种大小石柱、奇峰、怪石、深谷、天堑、地缝、绝壁。雄伟奇特的峰林景观在岩溶地貌中十分罕见,可谓“奇峰异石大观园”。景区的主要景观有群峰朝阳、深谷幽峡(空谷幽兰)、绝壁云海、一峰独秀、金鸡独立、地峡奇观(凉风槽)、雄鹰望塔、展翅欲飞、一线天、五指山(山顶塔林)、石猴望月、雾中石人等。登上黄鹤桥绝顶,足踏百丈悬岩,凭栏南眺,景阳新镇尽收眼底,两岸青峰如黛,谷底江水幽蓝,台地梯田似锦;俯瞰岩下石林,三座石峰拔地而起,相对峙立,中隔百丈深渊,岩如斧削,峰似刀劈,险峻奇绝。

景阳关的东面为鸡公岭飞拉达攀岩户外运动区,由中国蓝天救援队、中国登山协会协作并提供技术支撑,分3期约5年建成。鸡公岭飞拉达垂直高度约550米,绝壁脚下是清江,目前在悬崖峭壁上布局有A、B、C三条攀岩线路。A线是全长650米的体验线路,全程只有一段8米长的钢索,适合胆子较小的人体验,在清江左侧崖壁上,风景略逊于B线;B线是全长约850米的挑战线路,该线对体力和胆量要求较高,全程有4段钢索,其中在接近终点的位置有最长也是最难攀缘的一段40米钢索以及垂直而上的30米软梯,B线正对着清江睡佛咽喉处,站在悬崖上放眼望去,清江从眼前一分为二,右边水流较大的支流通向蝴蝶崖,风景最美;C线是全长约900米的洞穴探秘线路,最高攀爬高度650米。

景阳关的背后即北面是避暑胜地小西湖。小西湖村原名郭家水,位于素有“小汉口”美称的花果坪集镇。这里人杰地灵,自然环境宜人,四周群山环抱,形如盆地,中间是一片湿地和湖水,水域面积约1平方千米。这里也是古代“川盐入湘”必经之地。古盐道经小西湖进入新溪,穿过长槽到达景阳关。1918年6月,国学大师章太炎以护法大元帅秘书长的身份随护国军驻花坪,公务之余,信步游于郭家水,见湖水如镜,湖边翠柳碧蒲,湖光山色,交相辉映,遂喜而易其名曰“小西湖”。目前,小西湖是花果坪集镇的后花园,是通往黄鹤桥风景区的入口。随着建始旅游业的兴起,小西湖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野三峡景区的接待中心。

位于长槽村东南端的景阳关,前有清江画廊和古八景之一的五花暮霭,左有飞拉达攀崖,右有黄鹤桥峰林,后有小西湖,四面景观融为一体,现代旅游与悠悠古道融为一体。展望未来,随着旅游事业和葡萄产业的发展,沉睡了数十年的景阳关又将热闹起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